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尼采:渴望被爱是一种深刻的孤独,你需要主动去爱

0
分享至

主动去爱的人,会将一个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对方面前。

渴望被爱的人,则会用对方的手将自己包装好后,虔诚地献给对方。

——尼采《神圣的成长》

1.“存在”模式的爱

主动去爱是一种“存在”的模式:我爱,故我在。我的价值由我定义,并通过我的行动(去爱)来确认。

1)内核稳定:爱是内在丰盈的分享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主动去爱的人,内核稳定,其爱的动力来源于内心的丰盈。他们的爱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它如同太阳,发光是因为其本质如此。因此这种爱是自由的、无条件的。

主动去爱的人本身是完整的,爱是一种分享和溢出,而非索取和填补。

这里的“完整”不是完美无缺,而是自我价值的确认无需向外求。正因内在独立,才能自由而真诚地走向对方。最深刻的联结,恰恰源于两个独立个体的自由相遇。

2)敢于脆弱:信任与勇气的最高表达

脆弱不是软弱,而是信任。主动呈现真实,尤其是在暴露自身弱点和缺陷时,这其实是在无声地宣告:“我卸下盔甲,是相信你不会用它来伤害我,并有能力识别我的珍贵。” 这是一种对他人的最高信任。

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这意味着你的坦诚可能会被辜负,真心可能会被伤害。

但脆弱也是一个绝佳的过滤器:无法接纳你真实面貌的人,也无法给予你有深度的爱。通过展示脆弱,你实际上也在筛选那个能看到你的软肋,却选择成为你的铠甲的人。

展示脆弱同时也是一种邀请,邀请对方也放下伪装,进入一个真实的关系空间。它不是说“你必须接受真实的我”,而是说“我选择向你展示真实的我,也欢迎真实的你”。

真正的联结正是源于这种勇敢的自我敞开。


3)“我与你”:一场主体间的相遇

在主动去爱的关系中,双方都是拥有独立精神和尊严的主体。

我们不试图将对方纳入自身的世界,而是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之间领域” 里彼此共鸣、共同成长。

“我爱,故我在”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宣言:我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不是通过他人的评价、社会的认可来定义的,而是通过我主动选择去爱这一行动本身来确认和实现的。

这意味着,我承担起了为自己生命和关系负责的全部重量。无论对方如何回应,我选择去爱的这个行为本身,已经让我的人格得到了确立和升华。

4)一场伟大的精神突破

它要求一个人:

建立起不依赖于外部反馈的自我认同。

将真实的自我作为通向深度联结的桥梁,而非需要隐藏的耻辱。

永远将对方视为一个同样自由、神秘而值得敬畏的生命主体。

通过“去爱”这个创造性行动,活出属于自己的、充满力量的生命叙事。

这条路充满挑战,因为它要求我们与内心最深的不安全感和解。但它也通往最真实、最自由、也最深刻的人际关系。这是一条通往“成为一个人”的道路。

2. “占有”模式的爱

尼采所说的渴望被爱不是健康的希望被爱,而是一种不健康的“占有”的模式:我被爱,故我在。我的价值由你决定,通过你的反馈(爱我)来确认。

1)渴望被爱的形成:从生存策略到存在模式

从婴儿时期起,我们的生存与心理安全,完全依赖于养育者的爱与照顾。因此,最初的“被爱”体验,是构建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的第一块基石。

在健康的环境中,个体成功地将早期“被爱”的体验内化为一个稳固的内在客体。这个内在的、充满爱的声音会说:“你是好的,你是值得的。”

于是,个体不再需要不断地从外部索取确认,而是能将这份内化的丰盈外化为主动去爱的能力。爱,从而完成了从 “接收到的养分” 到 “外化的能力” 的转变。

如果这个内化过程受阻(比如在童年经历了情感忽视或条件性的爱),个体就会固着在“渴望被爱”的阶段,终其一生,都在外部世界寻找那个能替代“完美父母”的救赎者。

因为在生命最初期,孩子的思维是“魔法思维”和“自我中心”的。他无法理解养育者忽视或拒绝自己的复杂外部原因(如父母情绪不佳、生活压力大)。他只会得出一个唯一的、关乎自身存在的结论:“我不可爱。” 或者 “我的需要本身是错误的。”

一个稳固的、自发的“真实自我”还没来得及建立,就遭到了根本性的否定。

为了在这个“自己不够好”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孩子开始发展出一套新的逻辑,以换取生存所必需的关爱和连接。这套逻辑就是:

“只要我表现得足够好、足够乖、足够优秀/可怜……我就能获得爱。”

这意味着自我价值的外部化和爱的条件化:从此以后,我的价值不再由我的“存在”决定,而由我的“表现”和“他人的反馈”决定。爱不再是自然流露的情感,而是需要努力争取的“奖励”。

孩子开始塑造一个 “假性自体” (温尼科特的概念)。这个“假我”会敏锐地侦测养育者的喜好和期待。

它会努力压抑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因为那些曾被拒绝),转而表现出能取悦对方的样子。

“用对方的手将自己包装起来”,正是这个“假我”在成年关系中的熟练运用。

此时,异化已经完成。 这个孩子已经将“用假我获取被爱”这套程序,内化为自我存在的操作系统。

这种“渴望被爱”之所以是病态的、成瘾的,是因为:

  • 它无法真正满足。他人爱的永远是那个“包装好的假我”。而那个渴求被看见的“真我”依然饥渴,就像一个人拼命吃沙子解渴。

  • 它需要不断重复。每一次“被爱”都只是暂时缓解了“我不值得爱”的焦虑。很快,焦虑会再次袭来,需要更大剂量的“被爱”来确认。形成了一个 “焦虑→索取→暂时满足→更大焦虑” 的恶性循环。

  • 它扼杀了真实联结。建立在“假性自体”上的关系,如同幻影与幻影共舞,无法产生真正深刻的、灵魂层面的共鸣,因此无法带来真正的滋养和满足。

是一场令人心痛的 “生存压倒成长” 的悲剧。

心灵在早期做出了一个当时最优的生存决策:“既然真实的我不被接纳,那我就创造一个能被接纳的假我。并将获取‘被爱’作为证明自己存在的唯一方式。”

这条路径,让个体在当时得以生存下来,但却为其后的人生埋下了无法真正生活的祸根。赢得了生存,却迷失了自我。

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对他人乃至自己内心的这种“渴望被爱”抱有一份深刻的悲悯——那并非软弱或贪婪,而是一个幼小灵魂在绝境中,为了活下去而找到的、充满痛苦的“解决方案”。


2)渴望被爱的运行:从空心到关系绑架

  • 内核不稳:存在性的焦虑

这是一种根植于存在层面的自我缺席。

渴望被爱者的内心不是一个坚实的容器,而是一个空洞的回音壁。他们无法从内部听到自己价值的声音,必须依靠外部的回响,即他人的爱、关注和赞赏来感知自己的存在。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在此完全显现:那个被包装的自我,是为了满足外部期待而构建的,真实自我则因恐惧而隐藏。

他们将“被爱”视为解决自身存在性焦虑的终极方案。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幻想:“只要有人全心全意爱我,我内心的空洞就会被填满,我的痛苦就会消失。” 这使得“被爱”背负了一个它根本无法承担的救世主角色。

  • 行为:恐惧与操控——爱的权力游戏

渴望被爱是在“用对方的手包装自己”,看似是彻底的奉献,其实是隐藏着控制。

他们将塑造“我是谁”的权力拱手让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讨好,更是一种深层的交易:“既然我按你的喜好塑造了自己,那么你对我的任何不满或拒绝,都将是你而不是我的责任。” 这是一种彻底的责任逃避,将自己情感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方。

这种“虔诚的奉献”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道德与情感绑架。它传递的潜台词是:“你看,我为你牺牲了我的真实,我如此卑微而忠诚,你怎么忍心伤害我、拒绝我?” 这给接收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爱变成了一种基于愧疚和责任的偿还,而非自由的给予。

  • 关系:双重物化的牢笼——“我与它”

对方不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欲望的、完整的“你”,而被降格为一个功能性的“它”,即一个用于验证自我价值的工具,一个填补内心空洞的补丁。他们爱的并非对方本身,而是对方所能提供的“被爱的感觉”。

更为悲剧的是,他们同时也将自我物化了。他们把自己当作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精心包装,等待被“爱”这个货币所购买。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我必须足够好(符合你的标准),才值得被爱。” 这完全颠倒了爱的本质,爱本应是无条件的“看见”与“接纳”,而非有条件的“交换”与“奖励”。

  • 结果:深刻的孤独和双向消耗

这种模式最深刻的悲剧在于:它恰恰扼杀了它最渴望得到的东西——真实、深刻、无条件的爱。

因为他们爱上的,永远只是那个他们亲手参与“包装”的幻象,是那个虚假的、迎合的“假性自体”。而那个躲在包装之下的、真实的、有缺点的自我,则永远无法被看见、被触碰、被接纳。

他们用尽力气奉献自己,却让真实的自己永远失去了被爱的机会。

即使置身于最热烈的爱慕之中,他们依然感到无比孤单,因为他们知道,被爱着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一段关系中,一方始终是“渴望被爱”的奉献者,而另一方是“被爱”的接受者,关系就会陷入能量耗竭的共生系统。

因为奉献者遵循“付出——期待回报”的隐秘契约。当回报未能如期而至,委屈和怨恨便油然而生。这种带着枷锁的付出,最终会让给予者和接收者都喘不过气。

而接受者看似是关系的“权力上位者”,实际上同样被困。他们被剥夺了爱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的权利,而是被期待去爱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假象”。这会产生深层的厌倦与窒息感。

这个系统建立在“匮乏”与“操控”之上,无法持久,最终会在指责与疲惫中分崩离析。


3.健康的爱:爱与被爱的共舞

1) 基石:辨析三种被爱

  • 原始依赖和不健康的渴望被爱的区别

原始依赖的最终目的恰恰是为了结束依赖本身。一个“足够好”的母亲通过及时的回应和关爱,让婴儿确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种确信会内化为婴儿内心的基石,让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探索世界,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依赖是手段,独立才是目的。

不健康的渴望被爱的目的是永无止境地维持这种依赖关系。它将早期未能满足的依赖需求,固化为一种对“完美父母”的永恒追寻。他们不想长大,只想找到一个能永远为自己提供无条件的爱、关注和照顾的“替代父母”。这种渴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原始依赖的对象是特定且不可替代的。婴儿与母亲(或主要养育者)建立的是一种深刻、排他的联结。这种一对一的关系是形成深度信任的基础。

不健康的被爱渴望的对象常常是泛化且可替换的。他们渴望的“被爱”,可以来自伴侣、朋友、同事甚至社交媒体上的陌生人。谁能提供他们所需的情感价值,谁就能暂时成为这个“救星”。这种关系比较浅且不稳定的。

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是否促进了真正的成长”。

原始依赖是一个发展性阶段,我们顺利通过它,从而走向更成熟的心理状态。

不健康的渴望是一个心理陷阱,它将人困在幼稚的情感需求中,无法发展出健全的自我。他们用尽一生力气,在外界寻找一个能让自己不需要长大的港湾。

  • 健康的渴望被爱与不健康的渴望被爱的区别

不健康的“渴望被爱”,是 “生存层面的乞求” ,如同乞求空气。其逻辑是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这是一种寄生性依赖。目的是 “请用你的爱,证明我的存在。”

健康的“接受被爱”,是 “成长层面的邀请” ,如同迎接阳光。其逻辑是 “有你,我的人生更美好” ,这是一种相互依存。其姿态是 “我已然存在,并欢迎你的爱来共同创造更丰盛的生命。”

在健康的爱里,“被爱”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两个独立完整的人相遇后自然产生的美好副产品。它珍贵,但不构成生存威胁;它令人喜悦,但不定义你的价值。

理解这些区别,能帮助我们对自己更慈悲——承认我们内心那个渴望被爱的小孩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对我们更负责——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疗愈和满足那个小孩,终究是我们自己的责任,而不能将它强加于任何一段成年关系之上。

现在,我们可以在一个清晰的对比基础上,构建什么是健康的爱。

2)核心:一场“我与你”的共舞

在健康的关系中,“爱”与“被爱”不再是固定的角色,而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每一个瞬间自由翻转。

展现脆弱不再是危险的示弱,而是传递信任的强大信号;接受呵护不再是软弱的依赖,而是对彼此联结的滋养。

双方像两个音叉。当一方以自己的频率振动(呈现真实的自我)时,并不是要求对方变成同样的频率,而是引发对方最真实、最独特的共鸣。

3)路径:从依赖到创造

健康的爱并非一蹴而就,它始于成功的 “内化” 过程。如上文所说,在健康的环境中,个体能将早期“被爱”的体验,内化为一个稳固的内在声音:“你是好的,你是值得的。” 于是,他不再需要不断向外索取确认,而是能将这份内化的丰盈 “外化” 为主动去爱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种幸运,不幸在不健康的环境下长大,那么,这条路径,需要我们亲自填满内心的空洞,建立起自我价值的圣殿。进而停止在他人眼中卑微地寻找自己的倒影,而是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主体,走向另一个同样完整的主体。

—小结—

真正的爱,是一场勇敢的自我揭示与神圣的相互看见。

它邀请我们完成的,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爱的革命,更是一次关于“存在”本身的蜕变。

当我们停止向外乞求爱的残羹,转而成为爱的源泉时,我们便从一座等待被发现的孤岛,成长为一片可以与整个世界自由相连的、丰饶的大陆。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勇气,不再将自己包装成贡品,而是作为一本敞开的、不完美却真实的书,等待另一位勇敢的灵魂来阅读。并在那相互映照的篇章中,共同书写名为“我们”的、生生不息的史诗。


插图来自莫奈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艾米儿育儿
2025-11-08 17:31:16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史阁
2025-11-10 11:05:34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混沌录
2025-10-20 20:17:14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1:30:08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红星新闻
2025-11-10 11:11:22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珊姐姐
2025-11-09 23:09:05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崩塌的莫兰特

崩塌的莫兰特

仰卧撑FTUer
2025-11-10 11:31:04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晚报
2025-11-10 11:08:07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替补席看球
2025-11-10 12:02:04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小七追剧站
2025-11-09 21:28:05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体坛热评
2025-11-09 23:40:12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快科技
2025-11-09 18:30:15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谢纶邮轮摄影
2025-11-10 09:39:31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10:07:33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秋风专栏
2025-11-09 00:55:05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混沌录
2025-10-16 21:54:07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懂球帝
2025-11-10 11:23:19
2025-11-10 12:48:49
名著精读与赏析 incentive-icons
名著精读与赏析
阅读、思考、探索、沉淀
80文章数 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青岛富源路小学:掐丝珐琅里,非遗与亲情共闪光

亲子要闻

守护稚嫩肺脾 小儿膏方夯实健康根基

手机要闻

欧洲地区限制严格 苹果iPhone 18系列电池受限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