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受广大观众好评的舞剧《长恨歌》,在历经暑期、国庆演出高峰后,为响应持续火热的市场需求,2025演出季将延长至11月30日。这一举措旨在为更多游客提供充裕、便利的观演档期,并进一步丰富陕西秋冬文旅产品供给,助力秋冬文旅消费升级。
![]()
![]()
“斯山为大幕,斯水作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叙事诗《长恨歌》改编的同名舞剧《长恨歌》,依托“真山真水真历史”,用10幕场景再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千年绝恋,让历史“活”起来,让观众在绝美的场景中与历史、与时代对话。
![]()
作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自2006年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6000余场,接待观众1200万人次,创收超20亿元,成为“山水实景+盛唐文化+科技赋能”模式的实践范例,先后荣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组委会特别奖、“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等荣誉,被誉为“中国最美舞剧”“来陕西游客必看的精品演出”。公司依托《长恨歌》这一IP,构建“演艺+文旅+科技”产业矩阵,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长恨歌》团队每年都会针对服化道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实现常演常新、久演不衰。2021年创新推出的冬季版冰火《长恨歌》,更是突破季节限制,以舞台上冰和雪的效果,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冬日冰雪剔透的浪漫之美。2024年引入全息投影与裸眼3D技术,打造“祥云绕蓬莱”的仙宫幻境,视觉效果令人震撼。
![]()
![]()
深度挖掘、打破常规、创造转化,是舞剧《长恨歌》长盛不衰的关键点之一。近20年来,《长恨歌》艺术团把匠心精神贯穿于艺术、技术、服务、营销等各领域,努力打造行业标杆。公司建立了覆盖人力资源、演出管理、服务经营、安全防护等全方位的标准体系,并提出《精细化服务3719行动方案》,将质量目标纳入绩效考核,持续推动管理升级。以舞剧《长恨歌》为蓝本编制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标准号:GB/T 32941.1-2016;GB/T 32941.2-2016;GB/T 32941.3-2016)3项标准成为国家标准,9项纳入陕西省地方标准。2023年,《“长恨歌”标准化模式铸就旅游演艺文化品牌》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名单。
![]()
![]()
演艺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特色表演,而是一种建构文化原真性的重要方式,是地域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诠释过程。《长恨歌》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撬动区域经济、传承文化基因的超级IP。接下来,公司将继续以《长恨歌》为核心IP,不断开拓创新,锻造更多文化精品,为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
这场跨越千年的秋夜之约,在11月30日前,静候每一位观众的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