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声传情,以情为引
在护患相守的时光里,用温暖的声音描绘那些无声的守护与感动。
让我们在聆听中,感受白衣之下的仁心,体会生命交织的温情。
![]()
朗读者:娄小尚(变态反应科)
![]()
在一个普通的上午,变态反应科治疗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5岁的琪琪。她在母亲陪伴下,前来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这项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精准锁定导致琪琪频繁出现鼻子过敏症状的元凶,从而为后续治疗与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琪琪刚踏入治疗室,眼神中便透露出不安。我轻声询问她的名字,她却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当我拿出点刺试验的工具,准备开始操作时,琪琪瞬间紧紧拉住妈妈的手,身体本能地往后缩,嘴里嘟囔着:“我不要打针,我害怕。”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陌生的医疗环境、用途不明的医疗器具,这些未知因素带来的恐惧是巨大的。在她的认知里,医院似乎就是专门打针、抽血的地方。她的抗拒,让检测工作一时陷入僵局。强行推进不仅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还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我深知,此刻首要任务是驱散琪琪内心的恐惧。于是,我微笑着轻声对她说:“琪琪,别害怕,阿姨给你看些照片。”我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其他小朋友进行点刺试验的照片,一边展示,一边耐心讲解:“你看,这个测试是这样做的。首先,阿姨会用笔在小朋友的胳膊上写一排整齐的数字,就像琪琪在幼儿园做操时,小朋友们排队那样整齐。接着,阿姨会用这个盒子里的小滴管,在每个数字旁边滴上不同的药水,你瞧,这一滴滴的药水,像不像小雨滴呀?最后,阿姨会用这个头部长着小刺的铁片,在每个小雨滴上轻轻刺一下,测试就完成啦!这些小哥哥、小姐姐都特别勇敢,顺利完成了这个小测试。做完测试,我们就能知道琪琪为什么总是打喷嚏、流鼻涕了。”琪琪看着照片,眼中的恐惧稍稍褪去了一些,可仍有些犹豫。
为了让她更直观地感受试验过程,我拿起一个点刺针包装,用边角在她的小前臂轻轻点了点,同时说道:“琪琪,一会儿用小铁片刺的时候,就像这样轻轻的,不会很疼,就像小蚂蚁轻轻地咬了一口。”她好奇地盯着我的动作,缓缓点了点头,原本紧绷的身体也渐渐放松了几分。这时,我留意到她头上戴着一顶超级飞侠的帽子,顿时灵机一动:“哇,琪琪喜欢超级飞侠呀!乐迪是不是特别勇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害怕。你也能像乐迪一样勇敢,对不对?”一提到超级飞侠,琪琪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用力地点了点头,终于不再抗拒。
在我的鼓励下,琪琪小心翼翼地伸出小胳膊。点刺过程中,她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已不再抗拒。甚至,她还主动和我聊起了超级飞侠的故事:“护士阿姨,乐迪上次去送包裹,遇到了大风暴……”我一边专注地进行点刺操作,一边微笑着回应她。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顺利完成了检测。琪琪的妈妈满脸惊喜,不住地向我道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检测结果显示琪琪对花粉过敏。这一结果为后续治疗和防护提供了关键依据。随后,医生参考过敏原检测报告,为琪琪开具了抗过敏药和鼻部用药。我向琪琪妈妈详细交代: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尽量减少孩子外出时间;若外出,一定要给孩子戴上口罩;回家后,及时帮孩子洗脸、洗手,更换衣物,避免花粉残留。同时,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减少花粉在室内的附着。离开医院前,琪琪拉着我的手说:“谢谢阿姨帮我找出了鼻子难受的'坏蛋',琪琪回家一定乖乖吃药。”我蹲下身,冲她竖起大拇指:“要说功劳,还得是琪琪。正因为你像乐迪一样勇敢地完成了测试任务,医生才能找出你生病的原因呀!”“哈哈哈”,大家都开心地鼓起掌来。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在儿童诊疗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告知和心理安抚是多么重要。孩子们年龄小,对未知事物充满恐惧。有效地沟通和安抚,能够消除他们因陌生环境和诊疗操作产生的焦虑和不安。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能仅仅机械地执行操作,更要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给予尊重,用爱和耐心消除他们的恐惧,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诊疗工作顺利开展,帮助孩子们早日恢复健康。每一个生病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我们要用温暖和专业,为他们修复翅膀,让他们重新快乐飞翔!
文 | 娄小尚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