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二十飞船疑遭撞击,没预警系统?3名航天员、4鼠乘组延期返回
神舟二十号原定11月5日返回的消息,让不少人守着屏幕等英雄回家。
可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一则延期通知,再加上“疑似被太空碎片撞了”的消息一出,全网揪心。
与此同时,“没预警系统”的质疑声也冒了出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1月5日上午,大家没等来神二十返回舱着陆的画面,反而等到了延期返回的官方通报。
![]()
通报里明确说,飞船疑似遭到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做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了安全才推迟返回。
可能有人觉得“微小碎片”能有多大事?千万别小看这东西!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说了,哪怕直径小于1厘米的碎片,速度都能达到每秒7到10公里。这速度有多恐怖?
打个比方,就像一颗子弹狠狠砸过来,威力足以对航天器造成致命伤。
![]()
懂行的人都知道,毫米级的碎片就能划伤飞船舷窗、太阳翼,让透光率或者供电效率下降。
要是厘米级的,直接就能穿透外壳,击穿燃料箱、管线这些关键部件,搞不好就会泄漏甚至爆炸。
就算没穿透,撞击产生的冲击波也可能震坏里面的精密仪器,导航、通信系统都可能失灵。
这次神二十遇到的情况,虽然还没公布具体损伤,但能让返回任务延期,可见绝非小事。
![]()
要知道,返回过程对飞船状态要求极高,任何一点小瑕疵都可能引发大危险。
工作人员肯定要把每个细节都检查到位,确保万无一失才能让航天员动身回家。
消息一出,网上就有声音质疑:“难道咱们的飞船没有预警系统吗?”
所谓的预警系统,说白了就是对危险情况能够提前预知。
![]()
像神二十遭遇小碎片撞击一事,按理来说应该可以避免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不少网友怀疑,是不是飞船没有预警系统或者预警系统出现了问题?
其实,事实并非大家想的那样,咱们不仅有预警系统,而且是一套相当精密的监测网络。
目前监测空间碎片主要靠两种技术:光学观测和雷达监测。
光学观测就像用超级望远镜看,能捕捉碎片反射的太阳光,特别适合探测高轨道的碎片,高精度系统连10微米以上的微小碎片都能分辨。
![]()
雷达监测更厉害,能全天候工作,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不耽误,高分辨率雷达能达到厘米级的探测精度。
除了这俩主力,还有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这些新技术。
激光雷达能实时更新碎片位置,就算有大气干扰也不怕。
多传感器融合就是把各种监测数据整合到一起,消除单一设备的局限性,还能生成3D碎片分布图,让工作人员直观判断风险。
![]()
那既然有这么厉害的系统,怎么还会被碎片撞到?
其实问题出在“微小碎片”上。
现在能稳定监测的主要是直径10厘米以上的碎片,那些更小的碎片数量太多,而且很难精准追踪轨迹,就像在暴雨中躲雨滴,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而且空间碎片的来源特别复杂,有报废的卫星、火箭残骸,还有航天器碰撞爆炸产生的次生碎片。
![]()
这些碎片在轨道上高速运动,一旦形成“碎片雪崩”,密度会呈指数级增长,防范难度就更大了。
咱们的飞船也有被动防护手段,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微小碎片,还是存在一定风险。
消息出来后,不少网友都是对航天员的牵挂.......
这次延期返回,除了3名航天员,还有4位特殊的“乘组成员”也得一起等。
![]()
它们就是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入住时,一起进入空间站的4只小黑鼠,这可是咱们首次送啮齿类哺乳动物进入空间站。
延期返回不是坏事,反而体现了咱们对生命安全的极致敬畏。
每一次检查都是为了万无一失,每一次等待都是为了平安归来。
空间探索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碎片撞击这样的挑战在所难免。
![]()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不断完善技术,筑牢太空安全防线。
相信工作人员很快就能完成评估和处置,让3名航天员和4只“鼠英雄”平安回家。
最后,向所有为载人航天事业付出的人致敬!
![]()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