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买杯饮料还送“应急纸巾”?最近网上爆火的“窜稀饮料”,把“喝完跑厕所”当成了营销噱头。去线下门店买,还有店员递上纸巾“贴心提示”。有人实测:喝完4小时,厕所跑了4趟,“精准起效”让不少年轻群体趋之若鹜。
喝几口饮料就能“一泻千里”,“窜稀”俨然成了这类饮料的重点卖点。可以发现,这些带有“窜稀”功能的饮料,虽未在外包装上标识“腹泻”“瘦身”等功能,却通过“轻盈”“必瘦”等文案吸引消费者。“窜稀”常被商家暗含“排毒”“瘦身”等效果,也让想吃又想保持身材的群体愉快下单。
“窜稀饮料”的出圈,与互联网上的分享密切相关。不少消费者分享自己喝完产品后的“窜稀”体验,并配上“便秘患者的小妙招”等文字。对于便秘这类隐疾,互联网显然是更合适的讨论空间,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相关产品得以快速扩散。
需要指出的是,把“窜稀”放在公开场合作为产品卖点,显然属于低俗营销,违背商业伦理,同时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实质性伤害。
互联网上不少所谓“窜稀饮料”打着“纯天然无添加”的旗号,实际上却添加了化学成分。2024年,某网红直播间热卖的、宣称有“通畅功能”的“西梅汁”,就因被举报检出“违规泻药”成分引发关注,后来也被证实长期饮用对身体有害无益。
医学专家指出,即使是羽衣甘蓝汁、西梅汁这类果蔬汁,虽富含膳食纤维可帮助排便,但对肠道敏感人群来说,长期过量饮用也容易诱发肠道菌群失衡。
拿“窜稀”当噱头,本质是沿用网络上传统低俗、擦边商品的引流套路。若想避免重蹈过去网红食品昙花一现的覆辙,这类饮料产品仍需回归正常食品的定位。
最后,对想瘦下来的人来说,减肥没有捷径可走。真正健康的减重,应建立在“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而非剑走偏锋喝所谓的“窜稀饮料”。追求变美变瘦是人之常情,但无论如何,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原标题:《微言 | 硬“卷”肠胃求健康?对“窜稀饮料”别太上头!》
栏目主编:范兵、张裕
本文作者:文汇报 王布米
题图来源:中青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