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害了,我国新型航空发动机再次领先世界,一旦装机服役,将让歼35的航程提高50%,让歼36的速度突破4倍音速。这是什么发动机呢?什么时候能服役?
![]()
中科院某院报告截图
可能,很多朋友比较熟悉变循环发动机,由美国提出的概念,1957年美国首次测试成功,优势是可以在不同飞行模式下实现亚声速、超声速和高超声速飞行中的最优性能匹配,设计理念还是非常先进的,只是工程化落后了。
当然了,美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变循环发动机的服役,美国已经给出的时间表是——预计2030年实现装机服役,而我们中国2025年11月3日已经宣布完成整机地面与高空台实验,计划2028年实现装机服役,大家觉得,这意味着什么吗?
![]()
三涵道变模态发动机
首先,我国完成的“变循环发动机”并不是美国那种传统变循环,我们是创新的“三涵道变模态发动机”,性能远远高于传统的变循环发动机。那么问题来了,高到什么地步呢?
其次,看图说话,下图是我国中科院某院的报告截图,注意看重点,我用红色框框起来的部分文字,“单位推力增加约47%”,“耗油率降低了约37.5%”,也就是说如果我国战机安装了这种新型发动机,那么,航程基本可以提高50%,速度上也会大大提升,如果是歼36的话,速度应该可以突破4倍音速,音速是1225公里每小时,那就是4900公里每小时。
![]()
中科院某院的报告截图
然后,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该新型三涵道变模态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吧:
模态一:主燃烧室开启,这是亚音速巡航;
模态二:涵道燃烧室开启,开始超音速巡航;
模态三:第三涵道开启,开始高超音速巡航。
![]()
工作原理图示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提前实现美国PPT,也不是弯道超车,而且实现了换道领跑,创新设计,开启了三种工作模态,各模态之间可以自由切换,实现战机在亚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之间主动切换发动机工作模态,而美国的变循环发动机技术是被动匹配战机速度。
![]()
中科院报告截图
简单来说,装备变循环发动机的战机,加速巡航时,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加,发动机被动匹配飞机。
而我国三涵道变模态发动机,是先开启想要的速度,主动切换发动机模态,完全做到按需分配燃油,所以非常节约用油,耗油率大大降低。
总结一下:我国说计划2028年实现量产服役,基本上都能实现,而美国说2030年实现服役,一般都要打个问号,多次推迟了。
为什么我国强调三涵道变模态发动机2028年服役呢?
个人看法是与我国六代机服役时间契合,换句话说,应该是为歼36和歼50准备的新型发动机。
大家觉得如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