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无地域公司核名的核心要求
无地域公司核名即 “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登记”,需严格遵循《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
(一)主体资格硬性门槛
基础资质:仅限已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申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主体不得申报。
信用要求:申请企业及下属子公司需无经营异常、违法记录,2025 年起审批部门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交叉核验。
(二)跨省投资布局要求
需满足 “3 省 + 同字号 + 1 年经营” 三重标准:
申请企业需在 3 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内投资设立子公司
子公司字号必须与申请企业完全一致;
子公司需实际经营满 1 年以上,且申请企业需控股该子公司满 1 年。
![]()
(三)字号与名称规范
唯一性要求:
全国范围内同行业无相同字号;
与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同行业企业字号不重复;
与所在地省级区域内无行政区划、无行业表述的企业字号不冲突。
禁用限用规则:
不得使用 “中国”“中华” 等需特殊审批字样,不含低俗、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内容;
不得与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字号高度近似,即使跨行业也可能被驳回。
(四)注册资本与经营范围
注册资本:2025 年政策调整后,不含行政区划的名称对注册资本无强制 5000 万要求,但无行业表述的名称仍需注册资本 1 亿及以上;
经营范围:若申请无行业表述的名称,经营范围需包含至少 5 项国民经济门类。
![]()
二、2025 年核名核心难点
无地域核名的难度集中在前置准备、审批流程、标准把控三大环节,部分难点因政策升级更趋复杂:
(一)前置布局的困境
这是新企业的首要障碍:申请无地域名称需先有跨省子公司,但跨省设立子公司需耗费 3-6 个月,且需投入场地、人员等大量成本。若为满足条件临时搭建架构,易因 “空壳子公司” 被核查,形成逻辑闭环难题。
(二)审批流程冗长与区域差异
时间成本高:常规流程需经 “系统筛查→人工复核→疑难会商” 三环节,单次审核 15-20 个工作日,驳回后需重新排队,全程耗时可达 45-60 个工作日;
(三)材料核验与标准模糊风险
材料驳回率高:子公司经营证明、投资关系文件等细节失误频发,2025 年核查深度升级后,子公司任何异常记录都会直接导致驳回;
近似判定模糊:系统仅能识别完全相同的字号,“近似性” 依赖人工复核,审核尺度受主观因素影响大。
(四)字号资源稀缺与冲突
全国企业数量庞大,常见字号已被大量注册,新申请企业需反复调整字号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