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林梦晴
2025年11月3日,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因肺炎并发症及慢性心血管疾病去世,享年84岁。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在反恐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的决策中扮演关键角色,被媒体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最具争议的副总统”。
![]()
迪克·切尼(资料图)
他却并非那种会抢镜的政治家。
在乔治·W·布什政府中,切尼更像一台无声运转的机器——用程序取代情绪,以理性压制姿态。2001年“9·11”袭击后,他成为白宫危机体系的核心人物:在地下指挥中心下达击落令,推动《爱国者法案》,协调情报改革,并为入侵伊拉克提供核心逻辑。
从怀俄明州的少年,到白宫的影子操盘手,迪克·切尼以冷静、缜密、低调的方式塑造了美国政治的一个时代。
暗箱中的副总统
迪克·切尼出生于1941年1月30日,来自内布拉斯加州林肯,成长于怀俄明州卡斯珀——一个人口不足六万的内陆小城。那里辽阔、安静、气候严酷,孕育出他一生的性格底色:稳、冷、克制。
年轻时的切尼并非“天选之子”。他曾进入耶鲁大学,却因成绩不佳和纪律问题两度退学;回到怀俄明后,他重新开始,靠奖学金完成学业,并以优异成绩取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1969年,他进入尼克松政府任职,很快展现出超龄的组织与判断能力。1975年,年仅34岁的切尼成为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白宫幕僚长,《纽约时报》评价其执政风格:“不像政客,更像工程师——用制度构建秩序,而非用语言煽动人心。”
2001年1月20日,切尼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副总统。没人预料到,这位沉稳、低调的副总统,将成为布什政府隐藏的“发动机”,尤其在“9·11”事件之后。
2001年9月11日清晨,前总统布什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访问小学,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北塔。切尼在白宫椭圆办公室与幕僚交谈,被特勤局迅速带往地下总统紧急行动中心。
几分钟后,第二架飞机撞入南塔。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记下当时情景:切尼在昏暗的指挥室里下令,要求与五角大楼保持实时通话。他通过空军通讯链路授权美军击落被劫持的客机,并批准关闭华盛顿空域。这是美国现代史上极少出现的情形——副总统在总统无法指挥时,直接下达军事命令。
在随后数小时里,切尼主持白宫与五角大楼的跨部门电话会议,确定政府继任顺序、保护官员安全、重启国家通讯体系,经手了大部分关键决策。
“9·11”后,切尼频繁造访中情局总部,直接听取原始情报简报,要求确认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的关联。他还敦促《爱国者法案》推进,旨在赋予政府更广泛的监听、拘押与数据共享权。
2002年8月26日,他在退伍军人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伊拉克“正在追求核武器”。同年9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伊拉克购铝管制造核弹”的报道。当日切尼在NBC《Meet the Press》节目中引用此说法,强调伊拉克威胁“明确而紧迫”。
2003年3月,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自由行动”。几乎所有开战理由——核项目、化学武器、与恐怖组织的关联——都曾在切尼的讲话或简报中出现。
“他不会告诉布什该怎么想,”一位白宫顾问、切尼的朋友曾对媒体透露,“那是个过程。他把脉络铺开,引导布什的思考走向结论。但他在开始时就知道要到达的结论。”这与小布什父亲老布什的说法相呼应,“切尼在小布什政府中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影响力过于强硬。”
效率机器:“他不谈感受,只谈下一步”
但在一定程度上,切尼的影响力也得益于布什的信任。“只有一个总统”的信条,成为两人合作的基础。布什在第一任期初曾愉快地对来访议员说:“切尼干得好,因为他告诉我,他不想当总统。”预算主任米奇·丹尼尔斯则形容切尼的角色是,“没有未来政治野心的高级顾问”。
两人性格迥异,却因此互补。《时代》杂志评价说,人们信任布什,因为他轻松真诚、言辞随意,显得比寻常政客更真实;人们信任切尼,恰恰出于相反的理由——他沉稳、克制,哪怕笑起来,也像是只有半边嘴角在动。
当布什邀请切尼出任竞选搭档,先遣团队安排了一场游行活动,让切尼去“握手,与选民寒暄”。“嗯……”一位切尼幕僚小心翼翼地说,“切尼先生不太喜欢握手。”
一位同时认识两人的老友说,“切尼让布什对外,当那个能打成一片、能说会道的人。而布什让切尼掌控机器,他完全可以每天都待在办公室里,通过打电话、推进流程、开政策会议而获得满足。”
切尼也因此被冠以“效率机器”的称号。在布什政府的头几年,许多部门的政策文件、能源计划、军费预算,都需经由切尼办公室“预审”。
据其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切尼的工作习惯是早到、简短、留痕。每天清晨七点到办公室,阅读安全简报,标注“需行动”事项。会议上他几乎不插话,只在关键节点提出问题。他很少提高声调,也不使用修辞。“他不谈感受,只谈下一步。”
但极端的理性,也为切尼带来争议。
在反恐战争中,他支持中央情报局采取“强化审讯”措施,包括水刑、长期拘押等。2014年美国参议院报告确认这些手段在某些情况下违反国际法。面对采访,切尼在电视上回答:“同样的时刻,我会再做一遍”。他没有给出理由,也不做解释。
2006年2月11日,切尼在德克萨斯州私人狩猎时,意外击中同行律师哈里·惠廷顿,引发全国关注。三天后,切尼只接受了一次采访。在福克斯新闻的镜头前,他的语速平稳、句式简短:“那是一次意外,我承担全部责任。” 记者问他是否考虑退出政坛,他淡淡回答:“我有工作要继续做。”
切尼长期饱受心脏病困扰,先后经历多次手术,并于2012年接受心脏移植。
2025年11月3日,他因肺炎并发症及慢性心血管疾病去世,享年84岁。逝世前,他仍间或就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发表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