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要是往前倒个一百年,大概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会儿,你要是问一个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很可能不会太乐观。
那时候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很多西方观察家的眼里,就是一个积贫积弱、随时可能分崩离析的“东亚病夫”。基本上所有的西方国家都认为“中国必亡”。
然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
![]()
一百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25年,我们再来看,会发现一种截然相反的论调开始在西方世界流行起来。
一些曾经最不看好中国的声音,现在开始讨论:中国会不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新的领导者?
其实在很早之前,一位英国老头,他很独特,根据他的判断:中国必将崛起!
“中国必亡”已成悲观论调
上世纪二十年代。
![]()
那时候的中国,确实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清朝刚刚覆灭没多久,国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各地被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分割占据,彼此之间打来打去,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当苦。外面呢,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各种不平等条约像枷锁一样捆在中国身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来到中国的西方人,无论是记者、商人还是外交官,他们写回国内的报告和文章里,全是绝望、悲观。
他们亲眼看到的,是一个四分五裂、暮气沉沉的国家。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似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随时可能像奥斯曼帝国一样,彻底瓦解。
![]()
虽然我们今天很难找到一本具体由谁在哪一年写的、书名就叫《中国必亡录》的西方著作,但这种“中国必亡”的思想和情绪,确实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普遍存在。
这并非一个人的观点,而是一种集体的判断。
这种判断基于他们当时看到的现实:一个在工业革命浪潮中远远落后,并且在政治上陷入巨大混乱的国家,似乎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
章家敦和他的世纪“豪赌”
时间快进到21世纪初。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理说,百年前那种“中国必亡”的论调应该早就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可偏偏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不但捡起了这个论调,还把它包装一新,推向了全世界。
这个人就是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 Chang)。
![]()
这本书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在书里信誓旦旦地断言,中国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内部问题重重,比如国有银行的坏账、国企的低效、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
这个预言在当时非常有市场。一个有着华裔面孔、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的精英,用看似严谨的分析,来告诉你那个正在飞速崛起的红色巨人其实外强中干、马上就要倒下了。
![]()
这对于很多对中国崛起感到焦虑和不解的西方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定心丸”。
然而,历史又一次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2006年过去了,中国没有崩溃。2011年也过去了,中国不但没有崩溃,还在那一年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章家敦的预言彻底破产了。
![]()
但他本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像一个执着的赌徒,不断地修改他预测的“崩溃时间表”,从2012年、到2015年、再到后来……他因此被许多媒体和网友戏称为“战忽局”的高级顾问,因为他唱衰什么,什么就发展得特别好。
章家敦和他的“中国崩溃论”,就像是百年前那种悲观论调的幽灵,一直在西方世界上空盘旋。
![]()
但是,就在这个“崩溃论”幽灵四处游荡的时候,另一种完全相反的声音,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响亮。
百年间的远见
有一位英国的“老头”,他也有不一样的观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
罗素在1920年访问了中国,待了将近一年。和那些只看到中国表面混乱的西方人不同,罗素深入到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肌理之中。
他看到了军阀混战,也看到了普通民众身上那种惊人的忍耐力、韧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
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华文明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中国人有一种“从容不迫的乐观主义”。
罗素当时并没有预言中国会“取代”谁,但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看似衰弱的古老民族,其内在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这在当时“中国必亡”论调盛行的背景下,无疑是一种惊人的远见。
除此之外,英国知名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 近年来多次发布报告,其核心观点非常明确: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大约在2030年代初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他们认为中国“会不会崩溃”,而是开始严肃地探讨中国“什么时候超越美国”。
中国凭什么“取代美国”?
说一千道一万,预言终究是预言。那么,那些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的观点,究竟底气何在呢?我们不谈虚的,就看几组实实在在的数据和趋势。
![]()
经济体量是最直观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虽然近几年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但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长期高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按照目前的追赶速度,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英国CEBR等机构甚至给出了2030年至2035年这个具体的时间窗口。这是全世界最庞大、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强大支撑。
![]()
其次是科技创新的后来居上。过去,我们总说中国是“世界工厂”,靠的是廉价劳动力。
但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在研发(R&D)上的投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研发总支出预计在2025年左右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决定未来的关键领域,中国正在从“跟跑者”变成“并跑者”,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领跑”。
![]()
这才是动摇美国全球地位最核心的力量。
另外再说说军事和综合国力。虽然中国的军费开支目前还远不及美国,但其增长速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海军舰艇的总吨位和数量快速增加,先进战机不断入役。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多边合作机制,以一种不同于传统军事扩张的方式,稳步扩展。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中国自身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关键技术“卡脖子”等诸多挑战。
![]()
所谓的“取代美国”,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实现的过程。
但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和趋势,那个百年前被断言“必亡”的国家,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在全球舞台上,有实力与现任“霸主”掰手腕的重量级选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