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刹车!放话必闯最高法院,3天后突然认怂,被谁拿捏了?
最近美国政坛的瓜,比肥皂剧还跌宕起伏。
前阵子特朗普还拍着胸脯说,11月5日要亲自去最高法院旁听关税案辩论,号称“这是对国家的义务”。
结果11月2日突然改口,说“不想分散大家对判决的注意力”,不去了。
这波180度大转弯,可不是单纯的行程冲突那么简单。
你可能不知道,美国最高法院这地方,看着是个打官司的地儿,实则规矩比皇宫还多,尤其是跟总统打交道的规矩,更是刻在骨子里。
最高法院历史学会的专家克莱尔·库什曼早把话挑明了:“翻遍235年的记录,就没见过在任总统去旁听口头辩论的!”
咱得先搞懂这规矩的根儿,三权分立。
总统是管行政的,最高法院是管司法的,两部门各司其职,互不越界。
总统跑去旁听辩论,明着是听,暗着就有给大法官施压的意思,这在美式民主里,算是踩红线的事儿。
说句实在话,历史上总统跟最高法院打交道的次数不少,但都守着规矩。
1969年尼克松去过一次,但不是听辩论,是给退休的首席大法官沃伦致辞,还特意穿了政府律师的“正式短外套”,姿态摆得极低。
还有些总统当过最高法院的辩手,但要么是当总统前,要么是卸任后。
咱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是最牛的,当总统前在最高法院辩过39次,后来还当了首席大法官,算是把行政和司法都干过了。
林肯当总统前也辩过一次,赢没赢咱不说,至少没在任时去凑过热闹;还有约翰·昆西·亚当斯,当总统后倒是辩过一次,赢了个大案子,帮一群在“阿米斯塔德号”上造反的奴隶脱罪,但那是卸任后以律师身份去的,跟在任总统旁听完全两码事。
特朗普一开始那叫一个硬气。
10月中旬在椭圆形办公室开新闻发布会,拍着桌子说这关税案是“美国史上最重要的判决之一”,自己必须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不是真想去听法律辩论,是想给大法官们递话:这案子对我很重要,你们看着办。
要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打最高法院的主意。
![]()
去年他申请旁听总统豁免权案,结果被拒了,理由是纽约的商业欺诈案要开庭,时间冲突。
这次关税案他更上心,因为关税是他的“核心政绩”,发布会还说“关税让美国变强大了,没关税早垮了”。
但这硬气没撑几天就泄了。
转折点出在他自己人身上。
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直接泼冷水:“这是个错误,大法官们最烦被施压,你去了反而适得其反。”
民主党那边更不客气,参议员布卢门撒尔直接骂:“这就是赤裸裸的恐吓,想干预司法独立!”
不光政客反对,法律圈更是一片吐槽。
哈佛法学院的教授亚当·科恩就说:“总统去旁听,就像老师站在考生旁边看你答题,你能不紧张?这根本不是尊重司法,是挑衅。”
加上11月5日当天迈阿密还有个商业论坛要发言,两边跑根本赶不及,特朗普顺坡下驴取消了行程。
我跟你讲,特朗普这么在乎这案子,压根不是争“能不能去旁听”的面子,是这案子关系到真金白银的大生意,他搞的关税政策,到底合不合法。
事情得从去年说起。
特朗普拿《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当幌子,搞了个10%的“基准关税”,还对着不少国家加征更高的税,嘴上说“保护本土产业”,结果12个州的政府加上5家小企业主直接把他告了,说他“伸手太长,越权了”。
今年8月29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了,7个法官赞成,4个反对,维持原判:特朗普的大部分关税都超了总统的权限。
为啥?说白了,征税权是国会的,不是总统的。
你拿“紧急权力”当借口,但关税搞了这么久,根本不是紧急情况,这理由站不住脚。
更关键的是,最高法院2022年定过“重大议题原则”,像关税这种影响全国人的大事,总统必须有国会的明确授权,不能自己说了算。
这案子的赌注有多大?说出来能吓你一跳。
财政部长贝森特早算过账,要是输了,政府最多得退1万亿美元的关税税款。
耶鲁大学也做过调查,现在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快到19%了,是大萧条以来最高的,平均每个美国家庭一年要多花2400美元。
咱举个实在例子,俄勒冈州有个家具厂,老板说以前进口木材一吨600美元,加税后变720美元,一张沙发成本涨了300多美元,只能涨价卖,结果销量掉了三成。
11月4日刚出的民调更直观:七成美国人说今年食品杂货花得比去年多,六成说水电费涨了,足足55%的人直接说,是关税让家里的财务状况变糟了。
11月5日庭审当天,特朗普果然没去最高法院,倒是派了财长贝森特去旁听。
贝森特在法庭上反复强调:“这案子关乎国家安全,总统有权为了国家利益采取关税措施。”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案子其实是美国三权分立的一次大考。
现在最高法院里保守派大法官占6比3的优势,按说特朗普是共和党出身,占着天时地利。
但麻烦的是,“重大议题原则”是保守派大法官自己立的规矩,这次要是偏袒特朗普,就等于打自己的脸,以后这规矩就没人信了。
法律专家们也吵翻了。
有人说:“要是允许总统随便用紧急权力加关税,那国会的征税权就成了摆设,以后总统想征税就说‘有紧急情况’,这不就乱套了?”也有人说:“在国际贸易里,总统确实需要灵活的权力,不然怎么跟其他国家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不少总统都当过最高法院的辩手,但没一个是在任时去的。
比如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当总统前在最高法院辩过13起案子,最出名的是1866年的米利根案,直接定下“不能用军事法庭审平民”的规矩;还有亚当斯,当总统后还帮一群造反的奴隶辩过案,赢了官司。
但这些都是以律师身份去的,跟在任总统旁听完全是两码事。
特朗普取消行程,算是走了步聪明棋,真去了反而落个“干预司法”的骂名。
这案子根本不是简单的贸易纠纷,是行政权和司法权在掰手腕。
不管最高法院明年怎么判,1万亿美元的退税窟窿、千万家庭多花的开销,都是实打实的。
美国的三权分立听着玄乎,其实就是靠这些案子守住底线的。
说到底,再牛的总统也不能越过法律边界搞特权,毕竟老百姓的钱包骗不了人,规矩破了再想立起来,就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