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跌,10月交付量大跌38.25%」
作者|甄 瑶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11月1日,零跑、小鹏、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扎堆公布10月交付数据。
在传统“银十”销售旺季以及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造车新势力交付表现差异明显,市场格局正悄然展开新一轮洗牌。
从增长阵营来看,多个品牌交付量创下新高。零跑超7万辆;鸿蒙智行为68216辆,再创新高;蔚来、小米、小鹏则携手迈入“4万辆俱乐部”。
昔日的明星——理想汽车却走了下坡路。10月交付31767辆,环比下降6.43%,同比大跌38.25%,甚至跌出第一梯队(月销门槛4万辆),这是其自6月起连续5个月销量同比下跌。
![]()
交付下滑,理想汽车核心业绩指标也发生波动。
根据朝阳永续季度业绩前瞻数据,营业收入方面,预测理想汽车2025年Q3营业收入为255.48亿至258.93亿元,同比变动区间为-40.4%至-39.6%;净利润方面,预期更为严峻,预测Q3净利润仅为1.62亿元至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超过93%。
在这组数据背后,理想汽车既有新车型i6订单突破7万辆的欣喜,也有MEGA起火事件后主动召回11411辆车的苦涩。
回看2024年,理想汽车曾是汽车市场现象级的存在——有4个月交付超5万辆,全年交付37.6万辆,成为首个年交付超30万辆的中国新势力车企。自2023年6月起,其SUV销量更是超越BBA(奔驰、宝马和奥迪),成为中国豪华SUV销冠。
彼时,凭借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彩电冰箱大沙发”的产品标签,理想快速构建市场优势,一度被视作行业标杆。
但现在,理想汽车陷入销量、产能、竞品、舆情“四面楚歌”。
从行业标杆到“四面楚歌”,短短几个月,理想汽车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市场变了,还是它的战略变了?
“关于销量下滑,目前我们暂时不接受采访。”11月4日,理想汽车相关人士对帮宁工作室表示。
▍01
乐道截胡
“现在订i6,得等到过年才能提车?”11月3日,在北京长楹天街理想门店,市民张先生的疑问戳中了不少准车主的痛点。
理想这款定价24.98万-26.98万元的纯电SUV,靠精准的家庭定位圈粉无数,可漫长的交付周期让部分消费者打退堂鼓。
该店销售经理给出的理由很直接:“i6太火了,手上堆着7万辆订单,产能实在跟不上。”这和理想汽车CEO李想此前“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的说法一致。
![]()
李想曾公开表示,i6订单超预期,正全力加快交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理想交付数据疲软,和i系列纯电车型产能卡壳直接相关。
i6交付慢,其他品牌类似车型又那么多,一些着急用车的消费者没了耐心。
张先生就直言:“本来想置换新车,现在只能等,实在不行就换别的品牌。”说完,他转身走进了对面蔚来旗下的乐道商超店——那里成了不少理想“候补车主”的备选站。
乐道店里,L60和L90两款展车并排陈列,其中定位为大六座SUV的L90,凭“17万租电开回家”的方案,直接对标理想i8。
在现场能明显感觉到,一些消费者把理想i8和乐道L90放在一起对比,这两款车的目标用户、产品定位高度重合,竞争火药味十足。
相比之下,L90无需等待,下单即交付。
![]()
这场竞争早有伏笔。
今年8月5日,蔚来高级副总裁、乐道汽车总裁沈斐曾在微博晒出聊天截图:一名理想销售顾问劝说客户退订乐道L90,转买理想i8,称“很多L90客户都退了,最后选了i8”。
沈斐没直接指责理想方面,反而激励团队:“专心传递产品价值,让用户多体验,以爱致远,大有可为。”
新势力之间的竞争,从彼时隔空交锋,演化到现在把客户争夺战摆到了台面上。
“理想交付数据不好看的原因,一是L系列增程车型销量乏力,二是i系列纯电车型交付跟不上。”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02
纯电三重坎
当下,理想在走增程+纯电双线路线,L系列(L6、L7、L8、L9)主打增程,MEGA、i6、i8主攻纯电,今年重点发力纯电i系列。
从市场来看,理想在纯电赛道的布局,先后遭遇i8遇阻、i6产能卡壳、MEGA起火等多重负面因素。
今年7月29日,理想i8上市,定位家庭六座纯电SUV,被官方称作十年创新成果集大成者,主打兼顾MPV的空间、SUV的通过性和轿车的驾驶感。
![]()
尽管理想i8也上了不少热搜,但和之前MEGA上市时的热度相比,明显差了一大截,上市声量没达到预期。
更棘手的是,上市次日,理想i8与卡车的对撞测试视频引发激烈争议。从31日起,该事件热度快速攀升,甚至盖过了理想i8上市本身的关注度。理想、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乘龙三方先后出面回应,网友也加入解读剖析,进一步放大了事件的影响。
这一幕,让人联想到理想MEGA(参数丨图片)上市时遭遇的极端负面舆情,i8似乎重蹈覆辙。雪上加霜的是,31日晚,蔚来旗下乐道L90上市,直接冲击理想i8,使i8面临舆论争议和竞品施压的双重挑战。
![]()
9月上市的理想i6,本是理想纯电阵营的希望新星,主打年轻时尚与操控性能,且官方承诺“上市即交付”,初期市场反馈极为热烈。
该车订单表现亮眼,上市5分钟大定破1万辆,首日达3万辆,48小时近5万辆,目前已超7万辆。
需求旺盛,但产能却跟不上,当前提车排期已延长至3个月后,让不少消费者耐心流失,转向竞品。
![]()
祸不单行。10月23日,上海一辆理想MEGA 2024款起火,迅速引发全网关切。尽管理想随后紧急召回11411辆MEGA,并以“主动召回、不等万分之一风险”为由展现负责任态度,但品牌信任度仍然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
MEGA本为理想纯电战略的重要落子,此前已因上市负面舆情影响口碑,此次“起火门”与召回,又进一步被弱了市场竞争力,给理想纯电品牌形象蒙上深深的阴影。
▍03
问界零跑蚕食
“买惯了香奈儿的用户,偶尔也买一买优衣库。”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的这句话,如今成了大六座SUV市场的写照——曾经由理想车型主导的这个细分市场,正被一众竞品以高性价比策略分食。
零跑因车型配置、尺寸对标理想,价格却仅为后者一半,被网友调侃为“半价理想”,率先撕开理想的价格防线。
今年下半年,竞争彻底升级,大六座SUV市场用一年时间,完成由蓝海到红海的转变。吉利银河率先以“价格屠夫”姿态入场,将银河M9限时指导价定在17.38万—23.88万元,顿时把中大型六座SUV的门槛拉低到20万元以下。
![]()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已上市或待上市的大六座或大三排SUV多达十余款,比如乐道L90、吉利M9、蔚来ES8、腾势N9、问界M9、理想i8等。
这些车无一例外都配齐“彩电冰箱大沙发”,增程、插混、纯电动力选项齐全,在20万-45万元价格带展开“史上最卷”的混战。
此前,理想凭借L6、L7、L8、L9快速占领这个细分市场,尝到了甜头,如今却成为价格战中最受伤的品牌——从低价到高端,竞品全方位围堵,理想曾经的“家庭用户首选”标签被不断稀释。
在中高端战场,理想面临的压力更直接。问界是公认的理想头号对手,早在2022年三季度,就凭M7“打残”理想ONE。后来,理想通过组织调整实现反击,二者在中高端增程SUV领域酣战3年,且问界打出M5、M7、M8、M9,精准对标理想L6、L7、L8、L9。
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市的问界M8,累计交付已超10万辆,9月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不仅超越一众传统豪华品牌,更登顶大型SUV细分市场榜首。在华为的加持下,这款40万元区间的车精准把握豪华车消费新趋势,实现后来居上,让理想在这一领域处于劣势。
![]()
不过,尽管理想汽车现在陷入销量、产能、竞品、舆情“四面楚歌”,但也不能因此而唱衰它。
“大家只看到交付新低,即忘记了它还有7万多的订单没有交付。如果理想在2-3个月提升产能,那么它明年1月的交付量肯定提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另有观点认为,目前理想的问题属于产品周期。L系列的确竞争力不足了,或者说性价比不高了,但它们毕竟是2022年9月就陆续上市的产品,到现在已跑了3年,进入产品周期末期,销量下降是很正常的。
帮宁工作室认为,对于接下来理想汽车的业绩走向,可从3个维度来观察:
一是i6和i8的订单能否持续增长,这直接反映理想的品牌势能是否仍在;二是在基建与AI领域的投入是否保持稳定,技术与基础设施布局决定其长期竞争力;三是对其高端产品推荐度是否坚挺。
因此,现在断言理想汽车走下坡路,为时尚早。毕竟,从长期来看,在同等配置与价格下,用户的选择才是产品力的核心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