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璟璟
《电子烟管理办法》2022年即已正式施行,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产品,且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下市面上虽不见果味电子烟售卖,但街头、餐馆等公共场所的吸食者并不少见,一些学生也成了果味电子烟的爱好者。果味电子烟禁而不绝,甚至有从大学蔓延至中学的趋势。除了经熟人介绍外,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果味雾化器”“夏日多巴胺”等关键词,页面均弹出大量售卖果味电子烟的商家。(半月谈)
果味电子烟尽管在法律上早被禁止,但是现实中却从未被禁绝。类似话题,屡次被提及,而媒体每每回访,也总能很容易地找到地下交易的蛛丝马迹。记者调查发现,获取果味电子烟的难度如此之低,与之相关的隐秘成交如此活跃。其中,有点对点的私域销售,也有公域里的暗号系统。尤其令人担忧的一点在于,某些果味电子烟的销售主体,其存活率极高、存续时间极长,一旦买家与之建立了初次连结,后续的买卖关系便异常稳固。
诚如此前一再被曝光的,某些短视频平台评论区,成了非法销售电子烟的藏匿区。大量账号在留言中发布特定表情符号,这些看似正常的回复内容,在吸食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眼里,就相当于一个个销售“暗语”……而如果平台对之加以屏蔽,那么后续就会有新的表情符号,接力成为新的“交易对接暗号”。到底该如何阻断销售者通过公域流量获客,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如若不然,买卖双方,透过公域建立起私下的点对点的联系,监管更难穿透。
从最新的调查情况看,果味电子烟灰产,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代理分销系统。警方透露,“很多商贩从上家直接快递发给买家,货不经手,交易隐蔽很难被发现”。人货分离,上家发展下家、下家寻找买家,这套模式下,一些校园周边店都成了“中介”,在线下帮果味电子烟揽客。由此,线上线下两条路径并进,电子烟禁而不绝乃至逆势“蔓延”,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说,此前管控果味电子烟的思路主要是“卡渠道”,那么今后也许就要更多溯源了。
国内市场禁售果味电子烟,很多厂家的此类产品,理论上只能用于出口。需要追问的是,这些产品到底有多少是真出口了?而厂家的这块产能,还有没有压降空间?或许,建立对果味电子烟产品更精细的去向跟踪,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其暗地扩散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