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带看量其实还不错,但客户现在都是‘非必要不买房,买房必捡漏’的心态。”拱墅区房产经纪人小林说。
杭州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份,杭州二手房十区网签量为5934套,环比下降7%,这是今年市场连续第七个月下行,与去年同期的9120套相比,降幅达35%。这除了国庆假期的客观因素外,还有政策空窗期、供大于求以及市场信心不足等原因。
从220万降到185万
95后小夫妻成功“捡漏”
![]()
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刚需购房者,最近成了成交主力。
杭州我爱我家数据显示,总价200万元以下的房源成交占比已连续7个月上升,达到47.1%,接近历史高位。
临平山北一带刚需楼盘云集,这里是新杭州人安家置业的首选板块之一。95后河南小伙小陈和女友在杭州工作3年,最近以18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同样的房子,半年前挂牌220万元,现在这个价格确实让我们动心了。”小两口最终决定“捡漏”入手。
板块分化明显
核心区抗跌性更强
![]()
据杭州我爱我家统计,当前杭州二手房均价已回调至2.8万-2.9万元/平方米的区间,相较于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高点时期,整体降幅为15%-20%。
其中临平、萧山南部、钱塘等非核心普通板块,价格回调尤为明显,普遍降幅20%以上,部分小区超过30%。
市中心的老小区房源,均价较高点普遍下降1万-2万元/平方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奥体、申花、南星桥等核心改善板块,虽然价格也回落了,但降幅相对缓和,且近期价格曲线已趋于走平,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
资深中介小李表示:“品质好、地段优的房源仍然有需求。不同的是,买家更加谨慎,决策周期明显拉长。”
非住宅公寓异军突起
成交占比创四年新高
![]()
在二手住宅市场交易难度增大的背景下,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悄然升温——非住宅公寓产品。
杭州我爱我家统计显示,年初至今,非住宅公寓已累计成交3400套,同比增长18.3%,创下近四年同期新高,仅次于市场极为活跃的2021年。
这类产品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便宜。今年杭州非住宅公寓成交总价的中位数为60万元,较去年下降3万元,与住宅相比,价差高达172万元。在住宅价格预期不明朗的当下,非住宅公寓承接了部分被住宅市场挤出或寻求资产多元化配置的购房需求。
从事电商工作的“90后”小刘,近期在欧美金融城购置了一套40平方米的公寓,总价70万元。“这个价格在市中心连一居室都买不到,但公寓的年租金回报率能达到5.9%,比存银行划算多了。”小刘认为。
目前杭州市场上热门公寓的年租金回报率普遍在4%至6%之间。以临平万宝城、临平欢乐城的三四十平方米小公寓为例,套均总价仅为27万元和31万元,年租金回报率却高达6.4%和6.1%。
“买一卖一”成交周期拉长
“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旋律
![]()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必要的调整期,“年末市场有望温和回升,但不会大幅反弹。”
对于卖家,他建议参考同小区最近的实际成交价,而非高峰期时的挂牌价。
对于买家,他认为自住购房遇到价格合适的不妨考虑入手,投资则要更加谨慎,仔细计算租金回报率与持有成本。
某银行信贷部负责人透露,当前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最低的1.4%,短期内不太可能有较大降息,购房者要有合理预期。
由于中高总价房源的流动性明显偏弱,特别是购买“300万至600万元”区间的改善型购房者,成交周期显著拉长了。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持有的低总价房产能不能快速售出。因此,“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旋律。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陆丹
编辑 成嘉怡
审核 罗祎 邵宇峰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