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地产市场一扫持续已久的沉闷气息,接连传来的消息让即使是最悲观的分析师也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判断。
一线城市率先感受春江水暖。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网签量集体大幅上扬,犹如久旱逢甘霖。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释放出更为明确的信号——“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被写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文件,房地产的民生属性被提到了新高度。
![]()
1、 政策转向:从限制到激活的质变。
过去几个月的政策变化,已经远超市场预期。仔细研读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发现政府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决心非同一般。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10月28日,今年有超200个省市县出台政策超510条。这些政策不再是小修小补,而是从根本上重构房地产市场的生态环境。
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同步优化调整限购政策,明确在五环外或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上海青浦区甚至为人才购房开辟绿色通道。
更为关键的是,上海和深圳明确在利率定价机制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直接降低购房利息支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建议:“将文旅流量、节日人气流量、消费旺季与住房促销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假期经济模式。”
![]()
2、 市场反应:数据背后的真相。
政策效果已经悄然在数据上显现。传统“金九”期间,北京二手住宅网签15629套,同比上涨17.7%,环比上涨17.2%,创6个月以来新高。
上海的表现同样亮眼——二手房网签成交量20389套,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27.89%。
深圳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更为有趣的趋势:新政落地第二周,贝壳深圳合作门店新房认购项目套均总价达到470万元,环比上涨29%。
深圳贝壳研究院院长肖小平分析道:“这一变化背后是消费者出于改善需求开始积极入市。”
有业内人士指出,改善型需求入场往往是市场回暖的先兆,这部分买家通常对市场更为敏感,决策也更为理性。
![]()
3 、供需重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轮廓初现。
房地产行业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中,“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表述出现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章节,这一定位变化意义深远。
未来,我国将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供应格局。
在开发制度方面,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在融资方面,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在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
同时,“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也将建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透露,将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
放眼全国,多地已通过优化公积金贷款、购房补贴等措施刺激市场。浙江衢州对三孩家庭购买120平方米以上住房补贴20万元;湖南岳阳针对三孩及以上家庭,以所购住房20平方米的金额作为奖励。
这些现象印证了一个趋势:房价普涨时代已经结束,但结构性机会正在出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