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联合国安理会一场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表决,突然引爆全球舆论。西方主导的一项提案,试图解除对“沙姆解放组织”的制裁,理由是该组织“转型了”,不再属于恐怖组织。
美英法都表示支持,但中国直接投下否决票,把提案拦了下来,五常中只要一票反对,提案就泡汤了。这事可没那么简单,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
谁在投票,谁在较劲,不只是为了一个叙利亚组织
从流程看,这次表决算不上什么突发事件,联合国安理会过去几年每次谈到叙利亚,总会绕不开“沙姆解放组织”这个名字。
沙姆解放组织的前身是与“基地组织”有关的“努斯拉阵线”,现在的它只是换了马甲继续活动,套路早被联合国1267委员会点破。
西方国家这次突然提出要“解除制裁”,理由是该组织目前在叙利亚伊德利卜地区“稳定局势”,有助于打击其他极端势力。
![]()
但这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从联合国的记录可以看出,该组织至今仍在从事非法武装活动,甚至涉嫌掩护“东伊运”等其他极端组织成员。
俄罗斯虽然表面没反对,但态度模糊。而中国这次明确表达了反对,理由相当直接:不能因为一个恐怖组织换了名字,就当它洗白了,更不能因为一些国家有战略安排,就去改写事实。
中国这票是立场太清楚了
![]()
中国不是第一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但这次算是对“恐怖组织洗白”说法直接亮出红牌。
截至2025年,中国在安理会共使用了19次否决权,频率不高,但每次都很有针对性。尤其在涉及恐怖主义、叙利亚、巴以等敏感议题上,中国的立场始终是“反对双标、维护国际法”。
这次投票前,联合国监测报告早就指出,“沙姆解放组织”仍与多个极端组织保持联系。
![]()
叙利亚人权组织也记录了他们在伊德利卜地区的多起武装冲突。并且该组织高层曾任命“东伊运”头目担任地区事务负责人,中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这事也牵扯到中国西部边境的安全,“东伊运”曾多次在新疆制造恐袭,早被联合国列为恐怖组织。中国早年发布的反恐白皮书中也明确指出,这类组织的跨境流动和“中东回流”现象,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所以这更是相当于保护自己家门口。
美国和西方的判断,有点太“宽容”了
![]()
从表面看,美国、英国和法国这次表现得相当统一,都认为“沙姆解放组织”在叙利亚局势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解禁有助于推动政治解决。
这逻辑其实很微妙,说白了就是想扶持一个“可控力量”,用来牵制阿萨德政府,顺便推一把在叙利亚的地缘布局。
但问题是,恐怖组织不等于棋子,用完就扔也不是第一次。过去二十年,中东多次上演“敌人变盟友”、“武装变政府”的戏码。从塔利班到利比亚反对派,西方国家的“灵活标准”早就让人看不懂。
![]()
中国外交部在相关会议上的表态已经明确:反恐不能搞双标。一个组织今天袭击民众,明天就因为“立场变了”而被豁免,这样的事不能在联合国平台上开先例。否则,国际反恐合作就没法继续往下走。
这场投票更像是大国博弈在联合国的一次小爆发,美国、英国、法国支持解除制裁,更多出于地区战略的考量。俄罗斯虽未否决,但没表达强烈支持,显然也在观望。而中国这次的否决,是对“规则操控”的一次直接回击。
![]()
叙利亚战争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多方势力的角力场。美俄在当地都有军事存在,土耳其也介入不断,而“沙姆解放组织”多数时候就是这些力量之间互相制衡的工具。
但恐怖组织不是棋子,一旦放松约束,后果可能外溢到中亚、南亚,甚至更远。中国不愿看到的,正是这种“战略宽容”为将来埋雷。
从中国的角度看,“安全”两个字不能妥协
![]()
中国对叙利亚问题的关注,更是实打实的安全顾虑。新疆问题一直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而“东伊运”曾借叙利亚战乱活跃于多个地区。早在2015年,中国就明确表示,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必须被打击,不管它披着什么样的外衣。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中亚国家的反恐合作,也在上合组织平台上推动区域安全机制的建设。这次在安理会的否决,等于是明确表态:恐怖主义没有“洗白”的机会,安全红线谁也不能踩。
不止如此,中国还在全球安全倡议中提出,要建立“公平、包容、互信”的国际安全架构。听起来很大,但落实到这次事件上,就是不能谁拳头大谁说了算,更不能谁说这个组织不是恐怖主义,它就真不是。
![]()
这次风波也暴露出一个老问题:国际反恐合作越来越被政治化。每个国家在反恐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算盘,美国在中东的反恐行动,长期被批评为“选择性打击”,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也是各种利益交织。
中国提出的立场其实很简单:反恐要讲原则,不能搞变通。不能今天说这个组织是恐怖分子,明天它成了“稳定力量”就翻篇了。否则,联合国这个平台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权威。
![]()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这次提案背后涉及的安全逻辑,完全忽略了被这些组织伤害过的国家的感受。对于曾经遭受过极端主义袭击的国家来说,一纸决议就让这些组织“脱罪”,在情感和现实上都难以接受。
中国正在国际反恐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也正是中国这次坚决投下否决票的深层背景,从过去的“参与者”,到现在成为“规则维护者”,中国在国际反恐中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不只是投票,还在不断推动新的机制。
![]()
比如上合组织就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区域反恐平台之一,成员国之间的信息共享、联合演习、法律合作,都在不断推进。再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安全合作,中国也在提供情报、培训甚至装备支持。
这些举措都是实打实的安全合作,中国希望建立的是一种不分阵营、不搞双标的国际反恐秩序。这和某些国家“反恐带选边”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
如果真要说这次否决背后有什么深意,那就是给联合国安理会也敲了个警钟。恐怖组织不是靠“名称变化”就能洗白的,也不是靠“地缘需要”就能豁免的。国际社会必须回到最基本的原则上来,反恐就是为了安全。
这票否决是一次中国对底线的重申,安全无小事,但恐怖分子不能有“第二次投胎”的机会。
![]()
这场投票的意义是一次关于国际安全底线的争议,中国这次投下否决票,就是站在反恐这条红线上,说句必须说的话就是,国际反恐这条路,还得靠底线撑着往前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