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的“执迷不悟”,中方不再容忍,直接划定了担责比例,荷兰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全部责任。
![]()
荷兰的操作是从9月30日开始“跑偏”的。那天荷兰政府突然发布了一道行政令,直接干预安世半导体的内部事务,不仅要求安世全球30多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人员全部“冻结”一年,不许有任何调整,紧接着当地法院还应三位外籍高管的请求,作出了更离谱的裁决——暂停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的董事职务,任命一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甚至把闻泰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都交给第三方托管。
这事儿往小了说,是粗暴干涉企业经营;往大了说,是公然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企业的股权结构、董事任免,本来是股东和企业内部的事,而且闻泰的收购完全合法,荷兰政府和法院凭什么伸手?
![]()
这就好比你合法买了套房子,住了好几年了,突然居委会说要把房子交给别人管,还不让你参与小区管理,这换谁能接受?闻泰作为安世的母公司,投入了真金白银,承担着经营责任,荷兰一句话就想把股权控制权拿走,这根本不是监管,而是明晃晃的权益侵害。
如果说9月30日的行政令还是“暗箱操作”,那10月26日安世荷兰总部的举动,就是明目张胆地升级矛盾了。他们直接宣布,暂停向位于东莞的安世中国供应晶圆。晶圆是半导体封装测试的核心原材料,没有晶圆,安世中国的生产线就成了“无米之炊”。
可能有人会说,企业停供不是市场行为吗?但要知道,安世中国是安世半导体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荷兰总部这么做,不是因为产能不足或者质量问题,纯粹是跟着政府的错误导向走,说白了就是把企业当政治博弈的工具。
更关键的是这种断供直接搅乱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安世中国的东莞工厂服务着国内外一大批客户,荷兰一断供,不仅工厂生产节奏被打乱,下游的汽车、消费电子企业都可能面临零部件短缺的风险。
有数据显示,安世中国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虽然能撑到年底,但长期来看,如果晶圆供应跟不上,全球不少依赖安世芯片的产业都会受波及。荷兰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后果,但还是这么做了,这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
![]()
面对荷兰的步步紧逼,中方的反应其实一直很克制,从头到尾都在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而不是一上来就强硬反击。这背后其实有两层考虑:一是不想让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因为双边矛盾进一步动荡,毕竟现在全球经济复苏本来就不容易,供应链稳定太重要了;二是给中荷经贸合作留有余地,毕竟荷兰一直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没必要因为一件事彻底闹僵。
最能体现中方诚意的,就是11月1日的举动。在荷兰已经干预股权、并且放出风声要断供的情况下,中方没有选择报复性的管制措施,反而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半导体出口予以豁免。
![]()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明确告诉荷兰,我们不想把事情闹大,愿意为恢复供应链稳定创造条件,只要你们停止错误操作,咱们有的是商量的余地。要知道,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市场和供应链环节,真要采取反制措施,荷兰相关企业肯定会受损失,但中方没这么做,这就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但可惜的是中方的善意和克制,并没有换来荷兰的积极回应。据商务部透露,在这期间中方进行了多次沟通磋商,提出了合理诉求,但荷兰方面始终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更没有拿出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反而任由断供的局面持续。
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彻底耗尽了中方的耐心。11月4日的回应,与其说是“最后通牒”,不如说是把丑话说在前面——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再这么下去,后果只能你自己担着。
![]()
中方这次的表态还有一个深层含义,就是给全球半导体产业立个规矩:不能把技术和产业问题政治化,更不能滥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合法权益。
这些年美国一直在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胁迫盟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搞限制,荷兰这次的操作,多少有点跟着“跟风”的意思。但半导体产业的规律是“合作才能共赢”,荷兰这么做,看似是给中国企业找麻烦,实际上是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全球化生态。
![]()
可能有人会问,荷兰为什么敢这么做?背后固然有美国施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算错了两笔账。第一笔是“利益账”,觉得中国离不开安世的芯片,断供就能拿捏我们。
但他们忘了,安世中国也有自己的预案,已经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明年就能无缝衔接满足客户需求,而且中国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荷兰企业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远比我们短期找替代产能的成本高。
第二笔是“规则账”,觉得靠着行政权力和法院裁决就能为所欲为。但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契约精神,荷兰政府和法院的操作,本质上是撕毁了之前的监管承诺,破坏了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
![]()
以后其他国家的企业再想和荷兰企业合作,会不会担心哪天也被“突然下手”?这种信任的破坏,可不是一天两天能修复的。而且荷兰作为世贸组织成员,这种干预企业经营、破坏供应链的行为,本身就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真要闹到争端解决机制,荷兰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中方这次明确“荷兰100%担责”,其实也是在给全球产业链敲警钟。现在有些国家总想着用“安全”当借口,把技术和产业当作博弈工具,动辄搞限制、断供,但他们忘了,供应链是相互依存的,你在限制别人的时候,自己的企业也会被反噬。
![]()
从目前的情况看,荷兰还有挽回的余地。中方的要求其实很明确: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恢复对安世中国的晶圆供应,用建设性的态度坐下来谈。
毕竟中荷在半导体产业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合作才能共赢,对抗没有任何好处。但如果荷兰继续一意孤行,中方肯定会采取进一步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到时候荷兰不仅要失去中国市场,还会成为破坏全球供应链的“反面典型”,这个代价可比一时的政治投机大多了。
![]()
说到底,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不是一天建成的,破坏它却可能只需要几步错棋。荷兰现在最该做的,是放弃侥幸心理,正视中方的合理诉求,尽快纠正错误做法。毕竟在全球化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谁,合作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参考资料: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
事关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商务部最新回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