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十月,我刚满 50 岁,拿着退休证走出办公楼时,心里既有点激动,又藏着一丝不安。在这家股份制企业的车间里干了大半辈子,从青涩的小姑娘熬成了工友们口中的 “姐”,突然要离开熟悉的机床和朝夕相处的同事,还真有点不适应。
没等我感慨完,领导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他递过来一杯水,笑着说:“姐,我知道你退休了,可咱得聊聊心里话。你家孩子还在上学,等他毕业、结婚,再到你帮着带孙子,还有好几年呢。你看你这身子骨,一点不显老,退休在家闲着多着急?车间里都是老兄弟老姊妹,相处这么多年也知根知底,咱们这儿还需要你这样的熟手,不如继续来干活?”
领导的话正好说到了我心坎里。50 岁的年纪,说老不老,体力还能跟上,我干的是装配活儿,不算重体力,继续干完全吃得消。更重要的是,刚退休还拿不到养老金,孩子没参加工作,以后学费、生活费,还有他将来成家立业,哪样都得花钱。我总不能好胳膊好腿的,在家闲着啥也不干,看着家里开销只出不进。
没多犹豫,我就爽快地签了一年的返聘合同。同事们开玩笑说我 “退休不退岗”,我笑着回应:“咱这是给家里多攒点底气,也给车间搭把手。”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今年十月 —— 返聘合同到期的最后一天。其实两个月前,领导跟我闲聊时顺口提过一句:“姐,没啥事的话,就继续干吧!” 可当时就是随口一说,没真正确定下来,我心里也开始犯起了嘀咕。
现在我已经拿到养老金了,就算在家歇着,也饿不着。是继续在车间干活,还是干脆回家 “躺平”?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好一阵子。闺蜜知道后,直截了当地劝我:“你可别犯傻,先干着再说!这么大的公司,就算工资偶尔迟发,也少不了你的。现在外面找活多难啊,你这岁数,又没别的手艺,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丢了现有的饭碗。”
闺蜜是个直性子,话听着有点冲,可句句都在理。她太了解我了 —— 这辈子几乎都在这家公司上班,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人和事,性子养得像张白纸,单纯得有点 “无知”。平时没干过啥重活,导致现在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身体素质差得很。
上上个星期,我休息了一天,跟着朋友去地里捡花生。上午去了一个多小时,下午去了两个多小时,当时没觉得累,可第二天起床就傻眼了 —— 腰疼得直不起来,大腿根一走路就疼,整个人僵硬得像块木板,上楼梯时一步一挪,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硬生生疼了两三天才缓过来。我问朋友捡了一天花生累不累,她笑着说一点感觉都没有,还调侃我 “身子骨比老太太还弱”。
我也想过,如果不返聘了,出去找别的活干。可 50 岁的年纪,没技术、没特长,能找的大多是超市理货、饭店帮厨、医院清洁这类活儿,工资低不说,还累得够呛。前几年公司活少,安排轮岗休息时,我曾去超市做过促销。促销得会吆喝、会推销,还得负责上货、理货、称秤、打扫卫生,每天要给业务拍照片汇报销量。可我生性木讷,不会主动吆喝,更做不到死缠烂磨地推销,只能像姜太公钓鱼一样等着顾客上门。虽然上货、称秤、打扫卫生这些活儿我都干得很卖力,可销量总是上不去,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再干下去。
车间里的老班长也返聘了,他知道我在纠结,就跟我说:“这事简单,用你就留,不用就回家。领导平时照顾咱,这份情意得记着;但公司有公司的方针,咱也不能让领导为难。” 我特别赞同老班长的话,返聘本来就是双向选择,单位需要我,我也愿意干,那就继续;要是单位有难处,我绝不多说一句,立马回家。
可眼看着合同到期的日子越来越近,领导一直没再提续签的事。我心里犯嘀咕:是他忘了?还是不好意思开口辞掉我?思来想去,我觉得与其等着,不如主动找领导说清楚。伸头缩头都是一刀,干脆利落点好。
我找到领导,开门见山地说:“领导,我返聘合同今天到期了。要是车间能有人顶我的岗,我就回家歇着了。您也知道,车间经费也不富裕,少一个人就能少发一份工资,我现在拿到养老金了,饿不着,不用麻烦公司再为我费心。”
领导听了,连忙说:“姐,你家里要是没啥要紧事,就接着干!车间还负担得起这份工资。再说了,你干的这特殊工种岗位,不管哪个单位都缺熟手,就算你不想返聘,我们还得想办法留你呢!”
我心里一暖,又说:“那要不就签三个月或者半年的合同?要是不签合同也行,先干着,以后再说。”
领导摆摆手,认真地说:“那可不行,必须签合同!这是为了你的人身安全着想,签了合同,车间才能给你买保险。你想签半年,那就签半年,没问题!”
就这样,在返聘一年后的最后一天,我又续签了半年的合同。走出领导办公室,看着车间里熟悉的机器和忙碌的同事,我心里踏实极了。或许这份工作不算轻松,可它不仅能让我多攒点钱,还能让我留在熟悉的环境里,每天有事可做,这样的 “续篇”,挺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