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斗论15:十岁男孩肿瘤破裂何时发生的决定后果的责任方】
小烨的胰腺肿瘤破裂是腹腔镜探查操作造成,还是该手术前已存在,决定此后多器官切除的后果责任者是谁。
![]()
大家好,这里是天斗医号患者权利保护组,患方依法维权理论策略中心。我是北京的医疗纠纷律师宋中清。
根据现有信息梳理,山东10岁男孩小烨在手术中发生肿瘤破裂的最关键时间点为2023年10月26日13:00左右,即手术开始后的腹腔镜探查阶段。以下是事件关键节点及相关背景分析:
肿瘤破裂的具体时间与手术进程
手术起始时间(2023年10月26日12:40)
小烨被推进手术室,计划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以探查腹部占位性病变(术前CT显示胰腺与胃间存在占位)。
肿瘤破裂发生时间(约13:00-13:10)
13:00:医生开始腹腔镜探查,术中立即发现肿瘤破裂出血,导致胰液泄漏并引发腹腔感染。
13:10:医生首次通知家属需转为开腹手术,家属签字同意。此时肿瘤破裂已造成不可逆的腹腔污染。
肿瘤破裂为何成为关键转折点?
直接触发多器官切除
胰液具有强腐蚀性,泄漏后迅速腐蚀周围器官(十二指肠、胰腺、胆囊、肠道等),造成大面积组织坏死。医生被迫紧急切除受腐蚀器官以控制感染。
术前评估不足的争议
未预见破裂风险:术前仅告知为“微创小手术”,未充分说明占位病变可能是恶性肿瘤,且未提及肿瘤破裂风险及可能需切除多器官的预案。
术式选择瑕疵:第三方鉴定指出,县级医院对高风险肿瘤直接选择腹腔镜探查(而非更安全的穿刺活检等确诊手段),术中操作导致肿瘤破裂,属于医疗过错。
抢救措施与后续恶化
肿瘤破裂后手术转为开腹,但胰液泄漏已引发连锁反应:
16:10:快速病理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低度恶性),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
21:00后:因肠管淤血、血管损伤,被迫追加切除大部分小肠及结肠,最终仅剩不足50厘米肠道。
肿瘤破裂的责任争议焦点
医院责任认定
卫健局调查:认定医院存在“未规范完成病历”“知情同意书签署不规范”“术前会诊不足”三项违规,但未定性为医疗事故。
司法鉴定:医院过错(术式选择瑕疵、风险告知不足)与损害后果(多器官切除)有同等因果关系(原因力50%)。
医学分歧
支持医院方:肿瘤破裂属急诊,Whipple手术是唯一保命方案;县级医院完成此手术已属不易。
质疑方:县级医院缺乏Whipple手术资质和能力,术中多次扩大切除范围反映技术不足。
事件后续影响
肿瘤破裂的直接后果是小烨终身依赖静脉营养,需多器官移植(费用超百万)。家属核心诉求为公开手术录像厘清责任,而非经济赔偿。卫健局已立案调查。
结论
肿瘤破裂发生于2023年10月26日13:00-13:10的腹腔镜探查阶段,是手术从微创转为开腹并最终切除六器官的直接导火索。这一节点暴露了医院在术前风险评估、术式选择及应急能力上的重大缺陷,也成为后续责任争议的核心依据。
感谢收看,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