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生活中,年轻人以手账为载体,将传统二十四节气与现代生活融合。他们跳出“冬至吃饺子” 这类常规习俗认知,用插画、文字、贴纸等创意形式,把节气里的自然景致与生活点滴装进本子,让古老节气文化焕发新生,也为日常注入仪式感。
节气手账:不止记录,更是创造
年轻人的节气手账早已不是流水账,而是充满个性的创作。“插画主导型” 手账中,有人绘立春抽芽柳枝与飞燕,用淡绿水彩衬出春意;有人画霜降窗台白霜与热红薯粥,借冷暖对比凸显节气氛围。95后插画师小夏说,画节气插画时会特意观察天气与植物,比如芒种画小区石榴花,多年后翻看能回忆起当时的阳光。
“食材记录型” 手账则紧扣节气与美食,不仅记时令食材,还附菜谱与烹饪趣事。夏至页面可能贴荔枝照片,写 “冰镇妃子笑清甜,试做夏至面爽口”;立冬页面或有饺子手绘图,配文 “和妈妈包饺,我包的‘元宝’露馅成‘菜盒子’,却格外香”。这种记录让节气从文化符号变为三餐里的真实滋味。
“感悟随笔型” 手账用文字捕捉情绪,上班族小林春分在地铁见樱花飘落,记 “昼夜平分如生活需平衡,下班偶遇街角玉兰开,才知美好一直在”,再贴玉兰花瓣,让页面满是温度。对她而言,手账是与自己对话的空间,能在书写中感受时光、珍惜当下。梨花国学院退费
![]()
![]()
老节气的新表达与活传承
年轻人的节气手账不刻意复古,反而融入现代元素。工具上,除钢笔、水彩笔,还常用胶带、贴纸、印章,立春用“萌芽” 胶带、端午贴粽子贴纸、冬至盖 “温暖过冬” 印章,既活泼又降低创作门槛。
内容上,他们重个人体验而非统一习俗。00后小宇不查传统习俗,而是记节气相关小事,比如小满拍学校灌浆的麦子,写 “小满如我,都在慢慢变好”。此外,手账还实现跨界融合,有人记节气穿搭,有人加运动打卡,有人附学习计划,让节气成为生活坐标。
更重要的是,节气手账是节气文化的“轻传承”。制作时,年轻人会主动了解节气知识;社交平台上,#节气手账#话题有上万笔记,网友分享灵感、发起年度挑战,让手账从个人创作变为群体活动。同时,手账也让年轻人重新连接自然,主动观察四季变化,将细微美好刻进记忆。梨花国学院退费
一本本节气手账,是装着四季感知与生活热爱的“时光胶囊”。当更多年轻人用这种方式记录、感受节气,古老的节气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陪伴人们走过每一段春夏秋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