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你也喜欢旅行与美食,请关注+置顶我,谢哈
好吃的人,哪儿都想去
![]()
来了,坐会,喝杯茶。
前不久向周围的人发起出游邀约:”要不要一起去潮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回绝:”潮汕有什么好玩的呀?!”——“吃!” 就这一个理由,足可以支撑我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到这向往已久的美食之地。
都说广东人会吃也爱吃,作为粤菜重要组成部分,潮州菜与广府菜、客家菜并驾齐驱,独具特色。这次的潮汕美食之旅,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各类美食清单早已了熟我心。四天的行程安排,想吃的东西还远远没有完成,估摸着再呆上一周、借一个胃肚方可满足。
这一次单纯的美食之旅,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真理:“每一个来潮汕的人,都是用生命在吃喝!”
No.1 潮州肠粉VS汕头肠粉
说起肠粉,爱吃广式茶餐厅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通体雪白透亮的米皮,包裹着各种丰富的馅料,再淋上一勺酱汁,咬上一口,丰富的口感、充实的味觉体验呼之欲出。
早听闻潮汕地区的肠粉与传统的广式布拉肠粉不同,作为抽屉式肠粉的代表,潮汕地区的肠粉在内陷和酱料的选择上独具一格。
而潮州与汕头两地,其肠粉的酱料选择也有所区别。
可以说,肠粉是来到潮汕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
![]()
潮州无名肠粉
地址:潮州市西湖公园对面(镇记牛杂旁)
最为私心推荐的,是位于潮州西湖公园对面的这家肠粉店。
门脸之小,极其容易被忽略。
店内面积也不大,可以说就是依势隔出的一条狭长的空间。
虽然摆设简易陈旧,但收拾的干净整洁,可见老板的心细。
![]()
![]()
![]()
金属抽屉,几打鸡蛋,这便是肠粉店地象征。
只见老板熟练地将米浆平铺在屉笼上,而后分别撒上青菜,打上鸡蛋,即刻推入笼蒸,不到几分钟的时间,米浆颜色变成不透明状,再拉出抽屉,用刮刀轻轻一推,摆上盘子,浇上一勺调配好的酱料,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
![]()
与之前常吃的布拉肠粉不同,潮汕地区的肠粉主要是用青菜豆芽作馅料,爽脆清甜,裹上米肠衣,口感十分特别。
最为称道的应该是最后浇上的酱汁,除了传统的酱油,还要添加上花生酱或沙茶酱,浓郁的酱料弥补了馅料的平淡,一下子充盈了口感。
若不是之后还有几餐的安排,真的想要再来一份。
汕头肠粉
![]()
![]()
![]()
汕头地区的肠粉店众多,但大多与其他小吃一起混卖。
总体来说,各家的肠粉出品都比较稳定,比如上图,我们就是随意在小公园附近走入的一家小店。
比较惊喜的是最后淋上的一勺炸蒜粒,搭配肠粉,入口极香。
![]()
![]()
No.2 牌坊街上的潮汕小吃
潮州古城并不大,中心的牌坊街可以说是美食的聚集地。很多当地的小吃、老字号店铺都落座于此。
我们这几日都住在牌坊街的一家民宿,一有空闲,我们就出来寻找美食。
若无闲事挂心头,在潮州古城里走街穿巷,在领略古城风貌和历史遗迹的同时,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边吃边逛,既不觉得饿也不觉得累,只觉得时间流逝地飞快,只想要分分秒秒走得更慢一些。
咸水粿
![]()
![]()
“粿”是潮汕地区的特色食物。
简单说来,就是用大米做成的各类小食。
咸水粿是粿子中的代表性食物,它形状小巧玲珑,宛若盛酱料的小碟,每一个粿子中间都盛着加了少许辣椒酱的潮州特色菜脯粒。
粿子本身色泽洁白剔透如豆腐,口感滑润柔软,带着清甜的米香,很好的突出了菜脯的咸芳味,是大众化的民间小食。
无米粿
![]()
无米粿我十分喜爱。
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外型玲珑剔透,俗称水晶包,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
这次我们吃到的是用去皮绿豆沙做的馅料,调味则为咸鲜。
无米粿既可蒸熟食用,又可放在油里用细火慢滚,形成外酥里嫩的口感。
笋粿
![]()
潮州地区盛产竹笋,笋也是潮州小食的主要原料。
笋粿皮是用粳米制成。
粳米磨成粉浆,放炊笼中炊熟,再加开水揉至柔软,推成圆条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用面棍推成圆形皮。
笋粿的馅料颇为丰富:竹笋、猪肉、香菇、虾米均切成细粒,调进盐、味精、胡椒粉、蒜头朥,包好后放蒸笼蒸熟即可进食。
猪肠涨糯米
![]()
一直对米肠情有独钟(重口味不解释)。
这次吃到的潮汕地区特有的猪肠涨糯米又充实了我对米肠类食物的认知。
"涨"在潮汕方言中有把东西装入容器中的意思,而与糯米一同装入肠衣里的还有猪肉、香菇、虾、莲子、去皮绿豆等辅料,甜咸兼备,非常好吃。
反沙芋头
![]()
![]()
返沙是潮州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白糖融成糖浆后投入炸熟的食材,让其冷却凝固,待裹在食材外层的糖浆变成白霜便成。
本身就很爱吃芋头的我,对反沙芋头格外偏爱。
芋头加白糖返沙制成,无论热食冷食都甜香留齿。
**以上提到的小吃都在牌坊街一带分布,店铺很多家,味道也相差无几,可以放心选择。
No.3 胡荣泉朥饼&鸭母捻&春饼
![]()
地址:牌坊街太平路183-185号
说到老字号的潮州小吃,不得不提胡荣泉。
很多店家打着”百年老字号“的招牌却常有夸大之嫌,但胡荣泉这家百年老店却真真如假包换。
其创始人胡荣顺、胡江泉两兄弟早在清代末期就在东府巷头“昌黎路口”摆贩。
一九一一年,二人在太平路 140号合资开创饮食店,各用其名一字为牌号“胡荣泉”。
其独创的朥饼、鸭母捻、春饼至今都是民众喜欢的小食。
牌坊街的太平路上有好几家胡荣泉,但最正宗的一家应该在牌坊街的最顶头。
当时赶到的时候,我们已经吃了好些小食,肚子的容量告急。
看着刚刚出炉的金灿灿的朥饼和腐乳饼,我们只能咽下口水。
但既然来了,定不能错过,我还是经不住,打包了一大盒芋泥、老香黄的朥饼带回来。
若是当时能吃现烤出来的,想必一定更加美味。
![]()
朥饼是潮汕一带的传统名点,类似于月饼。
朥饼皮是用猪油、面粉、糖混合而成,烤制之后,皮薄起酥反油。
馅料则选择颇多,我最爱的莫过于芋泥和老香黄口味。
说起老香黄,不得不说说随处可见的“科普”广告——潮州三宝。
潮州三宝即老香黄、老药桔以及黄皮豉。
在牌坊街上最常见的就是兜售这些凉果的小店。
柑橘类的果物本身就带着特别的芳香,经过长时间的腌制,让其变化出独有的香气和肉质。
酸甜口感的凉果既可以直接食用,又可以泡茶饮用。
都说这三宝的药物价值高,我到不以为意,但作为开胃醒神的小食,我却钟爱有加。这几日饱食,多亏时不时来几片,立刻感觉清爽许多。
![]()
![]()
老香黄朥饼
![]()
芋泥朥饼
![]()
腐乳饼
![]()
来到潮汕,不得不尝尝这重口味的腐乳饼。
如果听名字就避而远之,就很可能错过一样美味。腐乳饼造形小巧,外皮柔润清香,甜里带着香味。
最为称道的必然是用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醇酒调制的内陷,可谓回味无穷。
![]()
鸭母捻
![]()
鸭母捻,这道特色小吃,名字奇特。
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元宵,因为取其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而撰名。
鸭母捻有绿豆、红豆沙、芋泥、芝麻糖四种口味,常与糖水打底,加上鹌鹑蛋、银耳、莲子、百合、白果、绿豆等配料一同食用。
一碗鸭母捻,是很多潮州人远离他乡,最为怀念的味道。
![]()
春饼
![]()
搭配清甜的鸭母捻,最好不过炸春卷。
潮州的炸春卷外型壮硕,内陷丰富。
春卷皮里包裹着去皮绿豆、猪肉末、粉丝、香菇丝、虾米等,再下锅过油。
一个下肚,特别满足,再搭配一碗鸭母捻,吃得我们大喊撑肚!
![]()
No.4 司徒棕球VS老妈宫棕球
![]()
潮州司徒世家棕球
地址:太平路624号
若不是提早做的攻略,这家司徒世家粽球真的很容易错过。
当时步入店门,不见桌椅,也不见店家。我们登堂而入,屋内的人也见怪不怪。
带着试探,我们询问是否还有粽球卖。
应声的阿姨随即走入深深的里弄,一会儿拎出几个煮好的粽球。
潮汕地区的“粽球”极有特色,做法一般是以糯米掺猪肉、虾米、花生仁、蛋黄、香菇为馅,糯米也事先腌制,形成咸馅,另一半为甜陷,是用去皮绿豆泥做成,因此也称为“双烹粽球”。
司徒家粽球听说特别紧俏,旅游旺季的时候很难买到。
若是幸运买到,一定要趁热食用,真的是美味的不得了!!
![]()
![]()
![]()
汕头老妈宫粽球
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新关街2号
说到粽球,得再加上一个汕头老妈宫粽球,因为店家开在汕头的老妈宫附近而得名。
听说在吃粽子的节气,这家要排很长队购买。
我们是去小公园的路上偶然经过,因而只买了一个尝鲜。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赶上吃粽球的时间,个人觉得味道差强人意,糯米没有那么软糯,馅料也不算有味,总体来说,尤不及潮州的司徒家。
![]()
![]()
No.5 顺兴记杏仁茶与芝麻茶
![]()
地址:牌坊街东门57号
夏日午后的潮州城热气蒸腾,奔着解暑去凉,我们专门去顺兴记喝冰爽的杏仁茶。
之前看推荐,说温润的杏仁茶口感更好,只不过这炎炎夏日,实在无法喝热的,要是赶在秋凉冬冷之时,来一碗滋补温暖的杏仁茶一定特别好。
看到邻桌的芝麻茶和绿豆爽,喝着杏仁茶的我们禁不住又加了两碗,意想不到,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
谁曾想这冰冰凉凉的芝麻茶竟如此美味啊!
低温降低了芝麻茶的甜度,让口感刚刚好,芝麻茶浓郁却不齁喉咙,一口下去,只觉得轻抚了身心,特别满足。
![]()
![]()
No.6 潮州小西湖周边美食
还没进潮州城,就听司机叨念着西湖公园,说年轻时约会郊游,人们必去的便是小西湖。
我们倒是没抱有幻想,毕竟这小小的潮州,无论是西湖东湖自不会多么壮丽。
果不然,清早步行去小西湖,揭晓其果真就是一个街心公园,面积不算大,景致也然然。
但就是这其貌不扬的小公园,在当地人心中有着坐标性的属性感。
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旅人,假期周末携伴沿着湖边走一走,尝尝周边的美食,这样的时光,不能再美好。
干草果
![]()
![]()
来到潮汕,千万不要错过甘草果。
新鲜可口的水果,加上酸甜的甘草汁,在配有潮汕地区独特的南姜末、芫茜,最后裹上芝麻,这些东西掺杂在一起,不骗你,真的美味极了!
如果需要选择,建议挑选一些平时不常见的水果,比如青芒、芭乐、杏子等,偏酸的水果搭配甘甜的酱汁,不知道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吃来也完全不觉得腻味,反倒多了一丝清爽。
离开潮汕这么久,我又有些想念甘草水果的味道了。
![]()
![]()
![]()
镇记老尾牛杂
![]()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环城西路103号
潮汕人民有多爱吃粿条,你看看沿街的店铺就一目了然了。
粿条的外形和口感都类似于河粉,也是用米粉、面粉、薯粉加工制成的,但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
很多临街的店铺,支起门脸,摆上锅炤就可以张罗起一家粿粉店。
有些粿条店压根就不取名字,一个“粿”字挂起便开门迎客。
大概粿本就是当地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物吧,无论是用于买卖,还是自己食用,想来都是稀疏平常的需要。
![]()
这家镇记老尾牛杂店就在西湖公园边,二楼的堂食区,邻窗就可以欣赏到湖景。
我们选择牛杂粉作为早餐,开始了蛋白质满满的一天。
去之前,很多人推荐这家,还不忘反复强调一定要去老尾这家,说是哥哥弟弟分家后开的,味道更好。
也不知是去得早还是避开了旅游旺季,一大早赶到,没有排队就买到了。
一大碗牛杂粉热腾腾的端上来,我禁不住赶紧喝了口热的清汤,真的是异常鲜美啊。
再来一个牛丸,也是饱满多汁,是不是手打的我吃不出来,但觉得入口弹牙,非常好吃。
其他的牛肉、牛杂应该是过汤汆烫熟的,因而肉汁鲜嫩。
南姜丝和豆芽菜搭配配着吸足汤汁的粿粉条刚刚好。
这一碗扎实的牛杂粉下肚,一上午都不会觉得饿。
十八曲老尾鱼饺店
![]()
地址:环城西路(近西门面包屋)
找寻这家店费了些功夫,我们反反复复在附近走了几道都与其插肩而过。
这家不起眼的鱼饺店也是老字号了。
除了手工鱼饺,店里还有鱼丸、鱼册、鱼面等等,都是新鲜制作的,很多当地人会在这里买做好的成品回家加工。
![]()
因为什么都想尝试,我们就和老板要了一碗大杂烩,每样都来一点。
汤底清淡,就是紫菜加芹菜末熬煮的。
因为碗内所有的食物都是鱼肉做成,自然的鲜甜在滚烫的热汤中满满散发出来。
我最喜爱的莫过于鱼册了。
![]()
鱼册制作工序考验技术,鱼肉打成肉蓉,加入味精,再大力用手掌拍打,使其形成有胶状的鱼泥,而后压成扁扁的册子状,最后铺上调味好的猪肉团、芹菜茎、红辣椒丝卷起即可。
![]()
![]()
潮州这座古朴的小城除了美食,还有其南方沿海地区极其生活化的景致。
这里不是没有商业的发展,但似乎极其顽固的保存了旧时的点点滴滴。
沿海地区人民典型的生活状态在这里体现的淋漓。
没有喧嚣嬉闹,更不会与时间赛跑,一切都显得闲适而井然。
城镇里年岁大的老年人居多,青壮年大多在外谋生,这也使得这座城多了一份慢生活的安详。
选择一个清晨早起
在店铺都未开张时在古城里闲逛
![]()
![]()
![]()
![]()
![]()
![]()
这里的一切都很生活
![]()
![]()
![]()
勤劳的人们开始出售凌晨新鲜采摘的花朵与水果
![]()
![]()
![]()
![]()
![]()
慵懒的城市最好猫
毕竟有着相同的生活追求
而这里的猫镜头感都特别好
![]()
![]()
![]()
![]()
古城里的咖啡厅不少
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元素气息
装点了宜古宜今的街道
炎热的午后随意走入一家
一杯冰凉的滴漏咖啡重新平复了燥热的心情
![]()
![]()
![]()
![]()
![]()
夜幕降临
在古城墙吹吹风
看着月亮升起
这一日的行程结束
我们明日又要启程去汕头继续寻味潮汕
依依不舍之中
希望这个夜可以更长一些
![]()
关于住宿:
我们两日都住在牌坊街的一家民宿(大街小院),曲径通幽,在一个隐秘的小巷子里。
古城里类似的民宿挺多,主要是地理位置极好,去哪里都很方便,非常推荐。
房间类型不同,价格适中,很有特色。
老板人都很好,可以在闲时与我们泡茶聊天,介绍当地美食。
![]()
![]()
![]()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带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