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和煦,桂子飘香。通山县城市福利院内,一场重阳节文艺演出正在举行。台下,百余名老人与前来探望的亲属手持小红旗,随着节拍轻轻挥动,现场气氛温馨。
整场演出融合了通山本土文化特色。9个节目涵盖小品、独唱、快板等形式,乡音乡情贯穿始终。湖北大鼓《中国好人徐桂梅》用方言讲述徐桂梅老人三十余年免费送茶的故事;舞蹈《九九重阳酿酒忙》在土家族乐曲中展现秋收酿酒的场景;快板《五个媳妇孝婆婆》以反串形式演绎家庭趣事,引来阵阵笑声。
“我们把一些生活故事改编成节目,老人们看得高兴,我们也开心。”68岁的李德彰退休后加入县老年大学爱心志愿者协会,与数十名银发志愿者一起,为重阳节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演出之外,福利院的日常照护是老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观众席中,陈全强老人正和女儿陈秋冬坐在一起,不时低声交谈。
“父亲在这里生活比较方便。”陈秋冬说。作为独生女,她在县城某工业园工作。母亲去世后,为让患有中风的父亲得到更好照顾,五年前将父亲接到福利院居住。每周一次的探望,成为父女俩期待的时光。
通山县城市福利院是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项目,设有300张床位,配备基本医疗科室和活动空间。目前入住的276位老人大多年过七旬,其中不少因失能或缺乏照料而选择在此居住。
近年来,通山县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投入资金建成城市福利院医养中心和民福医院,实行“公建民营、服务外包”运营模式。今年,该县实施改造提升项目,优化养老服务;同时保障养老机构经费,完善膳食管理,由营养师为老人配餐。
通过这些措施,通山县正逐步为当地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养老服务。
特约记者 程思 通讯员 徐忠宽 龙行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