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临床)治愈是当前重要的治疗终点,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中国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临床)治愈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在既往研究基础上,聚焦其核心临床议题,系统阐述了基于患者特征的人群分层与阶梯式治疗策略;针对实现血清HBsAg 清除后的巩固治疗、复发管理、长期监测,以及对未达到治愈目标患者的优化管理,制定了符合中国患者特征的临床指导性建议。
专家共识意见一览
推荐意见1: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基线HBsAg水平≤1 500 IU/mL,特别是≤500 IU/mL的患者,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IHC),特定人群(如产后女性、儿童)是易实现功能性(临床)治愈的人群,尊重患者意愿或与监护人充分沟通,且获取知情同意后可考虑应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的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2:对于血清HBsAg 水平相对较高的患者,应采取阶梯式、动态评估的治疗策略,通过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等逐步降低HBsAg 水平,争取将“优培(路上)群体”转化为“优势群体”甚至“优选群体”。
推荐意见3:依从性好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符合CHB功能性(临床)治愈条件,在充分告知风险获益及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可考虑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s)联合PEG-IFN-α 的治疗,但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
推荐意见4:“ 优选”及“ 优势”CHB 患者,推荐优先采用在NAs 基础上加用PEG-IFN-α 的治疗策略。
推荐意见5:IHC 人群可使用PEG-IFN- α 单药或PEG-IFN-α 联合NAs 治疗作为实现功能性(临床)治愈的策略。
推荐意见6:接受PEG-IFN-α治疗的HBeAg阴性患者,若治疗24 周时HBsAg 水平较基线下降≥1 log10IU/mL或
推荐意见7:PEG-IFN-α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尤需加强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遵循相关指南或共识进行规范化处理。
推荐意见8:治疗第24 周 HBsAg 下降≥1 log10IU/mL及ALT水平升高,提示48周血清HBsAg清除率高。
推荐意见9:治疗24 周时较基线下降10IU/mL或HBsAg ≥ 500 IU/mL 可选择停止PEG-IFN-α,使用NAs 维持治疗。
推荐意见10:PEG-IFN-α 治疗获得血清HBsAg 清除后,但尚未产生保护性抗体,建议PEG-IFN-α 巩固治疗12~24 周。
推荐意见11:血清抗-HBs 出现不应作为硬性停药指标,是否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证据不足。
推荐意见12:获得血清HBsAg 清除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谨慎停止NAs 治疗。
推荐意见13:功能性( 临床)治愈后需定期监测HBsAg、抗-HBs 及HBV DNA 以评估复发。如单纯HBsAg 复阳,无需处理。如病毒学复发,建议重新启动抗病毒治疗,优先推荐PEG-IFN-α再次治疗。
推荐意见14:功能性(临床)治愈后仍需定期随访,特别是肝癌监测,应每6 个月监测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等。
推荐意见15:对于未实现功能性(临床)治愈的患者,可采用NAs 维持治疗,在适合的时候再次追求功能性(临床)治愈。

来源: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临床)治愈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5,33(10):977-98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