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唐朝被称作巨唐?巅峰时期的唐朝,到底有多大?

0
分享至

真正的巨唐,发怒了跺跺脚,整个亚洲都得颤悠两下。



那时的唐朝皇帝,基本就是亚洲洲长,正球级领导。那时的唐朝,堪称世界的文明高地。经济、文化、政治、制造技术……方方面面,都排在了世界最顶点。

在唐朝的时候,长安有一座特别有名的酒楼。某天,酒楼正常营业的时候,里面来了几个客人。

第一个客人来自于日本,他是日本遣唐使团的使者。第二个客人,来自于越南地区的林邑国,他是一个商人,带来了很多沉香。



第三个客人,来自于柬埔寨地区。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地方叫做真腊。此人也是真腊国的使者,这次来长安,给唐朝送了几头大象。坐在他旁边的同伴,是一个来自于室利佛逝的商人。他的家乡,今天叫做苏门答腊。

第四个客人,是一个唐朝老兵。老兵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唐朝的安北都护府从军。老兵喝了两杯酒之后有些微醺,不由想起了当年在贝加尔湖湖畔,纵马驰骋的自由。

第五个客人,是一个阿拉伯商人。这位阿拉伯商人跋涉万里而来,带来了一些‘贡奴’。而他回去的时候,则是会买走一些丝绸和瓷器。这位客人的家乡,今天叫做也门。



就在这几位客人,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酒楼的歌女开始跳舞助兴。这些歌女,在长安被称作新罗婢,她们的家乡,位于今天的韩国首尔。

一曲奏罢,客人们纷纷叫好打赏。很快,就有几个头发卷曲的黑人,出来找客人们领取赏钱。这些黑人,在长安被称作是‘昆仑奴’。这些昆仑奴,身体非常壮硕,所以长安的贵族豪门,全都争相豢养。

以上这些,看似有点魔幻。但是在盛唐时期,却是可以真实出现的。



历史上巅峰时期的唐朝,版图之大,国力之强,其实都是远超后人想象的。

在唐朝的唐玄宗在位时期,唐朝总人口数超过八千万人。而当时整个世界,也就只有三亿人左右。而据后世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计算,盛唐时期,唐朝的GDP总量,大概占当时全世界的58%!放到现代,五常加起来都没到这个比重。

而在地盘方面,唐朝一度建立了六大都护府。东到朝鲜半岛,西到中亚咸海,北到蒙古高原北部,南到越南,全都是唐朝的地盘。



李治在位的时候,唐朝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当时西亚那边的波斯帝国,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给灭了。然后,末代波斯王子,就跑到唐朝这边,来找李治借兵。

李治当时也没犹豫,直接就给了他一个编制,准备在中亚那边,再建一个都督府。而这个都督府,就叫做波斯都督府。而这个波斯王子的上班打卡点,在今天的阿富汗西南部的扎兰季。这个地方再往西南走几百公里,就到了霍尔木兹海峡。

而且后来,这个末代波斯王子的弟弟,还带着使团跑到了意大利,联系上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见到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所以最后,唐朝和东罗马帝国之间,等于是横跨欧亚大陆,间接开始联手了。



尽管最终,这位末代波斯王子,一直到死也没能复国。但晚年的时候,这位波斯王子还是去了洛阳,并且最后死在了洛阳。

什么叫巨唐?

这就叫巨唐!



这样的唐朝,北方的藩属国见过极光,南边的藩属国抵达了赤道。东面直面太平洋,西边让欧洲人赞叹大唐的繁华。

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巨唐,到底有多令人震撼呢?

大概在唐玄宗在位时期,日本派来了一个遣唐使,名叫阿倍仲麻吕。后来他给自己取了个唐朝名字,叫做晁衡。晁衡在长安生活的时候,结识了很多文化名人,比如李白、王维等人,都是他的朋友。



但既然是遣唐使,学成之后,晁衡自然还是得回日本。走的时候,王维还专门给他写了一首诗。

后来,晁衡的船遇到了风暴,直接被吹到了越南。结果到了越南之后,当地还是归唐朝管。

而当地官员一看:这不是晁衡嘛!再之后,晁衡又被送回来了。

很快,在丁谧的建议下,曹爽上了一道奏疏,提议将司马懿升任为大司马。



按照魏国的官职制度,大司马的地位,还在曹爽的大将军之上。而且,这是一个军职类岗位。一个大司马,理论上可以直接控制魏国的军队,军权比太尉还大。

不过,曹爽这么做,显然也是有私心的。因为在这个时间点,魏国大司马的权力,稍微有点特殊。

魏国的上一任大司马,就是那个差点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当年曹叡为了安抚公孙渊,所以就给了他大司马的职位。但因为当时公孙渊远在辽东,而且坚决不来洛阳。所以,从他那里开始,大司马就开始成了一个虚职,手里的权力很有限。



毕竟,曹叡也不可能真的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来指挥。

而这个情况,也一直延续到了司马懿这里。在公孙渊之前,魏国的大司马,权力确实极大。因为因为公孙渊之前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大司马确实是有点有名无实的意思了。



不过至少,大司马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基本上就已经是最高的官职了。

然而当司马懿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司马懿却并没有任何兴奋。相反,他立刻表示了拒绝,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开玩笑!

谁不知道魏国的大司马,是一个高危职业?



这里我们要稍微解释一下,如果是一个资深的三国爱好者,应该都听说过,所谓的‘魏国大司马诅咒’。就是说在魏国的历史上,当过大司马这个官职的人,基本上都没啥好下场。

在魏国的之前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四位大司马。而且这四位大司马,我们在之前的历史主线剧情里,都曾经讲过。

第一位大司马,就是曹仁。结果,当年曹仁刚刚被任命为大司马之后,没过多久,曹丕就三路伐吴。那一战,曹仁主攻濡须口。结果因为他不听蒋济的劝告,兵败濡须口,随后很快就死了。



第二位大司马,则是曹休。在曹仁死后,曹休后来升任大司马。但就在曹休升任大司马之后不久,曹休就打了那场石亭之战。结果这一战之后,曹休惨败,战后很快活活气死了。

第三位大司马,则是曹爽他爹曹真。在曹休之后,曹真也被任命为大司马。而曹真当上大司马之后,直接力主出兵,征讨蜀汉。结果那一战,魏军遇到了连日大雨,路上走了一个月。最后,曹真连汉中的影都没见着,直接就退兵了。而退兵之后,曹真也很快死了。



至于第四位大司马,则是之前被司马懿干掉的公孙渊。

尽管公孙渊这个大司马,只是曹叡为了安抚他,才暂时给他的。但就算这样,公孙渊还是魏国的大司马,这是没有争议的。

至于公孙渊后来的结局,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



而这样算下来,魏国的四位大司马,好像真的都挺惨的。每一位大司马,基本上都是上任之后不久,就直接死了。唯一一个稍微做的长一点的,就是公孙渊,结果他死的最惨。

有些事情,或许只是迷信。但迷信这种东西,很多时候,人就是愿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反正司马懿是不愿意赌自己的命,所以他果断拒绝了。



眼见司马懿拒绝了大司马这个职位,曹爽很快又想了一个招。他很快就提出,要让司马懿升任为太傅。太傅的地位很高,按照官职制度,太傅的地位是在三公之上的,和大司马、大将军平级。

除了太傅之外,此时的曹爽又提议,要让司马懿效仿‘萧何故事’。也就是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同时,曹爽还主动申请,将司马懿的三个儿子封侯。

而这一次,司马懿出乎意料的没有再拒绝。



对于司马懿接受升任太傅这件事,后世其实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司马懿此时已经看穿了曹爽的想法。他接受升任太傅,放弃权力,主要是想让曹爽擅权,以退为进。等到曹爽足够跋扈之后,他再反杀曹爽,之后由司马家彻底主宰魏国。

对于这种观点,后世支持的人最多。因为后来的事情,确实就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看后来的那些事情,只看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我们可能就会怀疑这种观点。因为如果这种观点是真的,司马懿就必须在这个时候,预判到十年之后的事情。而且,未来十年的事情,要全部都在他的谋算之内。

这个难度,其实是极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第二种观点,则是司马懿此时已经老了。六十多岁的司马懿,能够升任太傅,位极人臣,顺便给自己家多赚几个侯爵的位置,他已经很知足了。再加上当时的曹爽,对他表现的极为尊敬。所以,此时司马懿也觉得,自己可以做出适当让步,以此来换取自己家的荣华富贵。



至于说真正谋朝篡位,此时的司马懿,可能还没这么想过。

这两种观点,到底哪一个是对的,或许,只有司马懿本人才知道了。反正在这之后,司马懿是升任了太尉,拿到了‘萧何三件套’。

如果此时司马懿忽然去世,那么在后世的史书上,他大概就是最有名的‘大魏忠臣’。他很有可能会和诸葛亮齐名,成为三国浪漫的又一个证明。



但可惜,司马懿挺长寿的。

而作为政治交换,在这之后,司马懿让出了一部分宫廷卫戍之权。原本在京城内,司马懿和曹爽,各自执掌三千人。但是在这之后,曹爽就开始独自控制大部分的宫城禁卫了。

非但如此,在曹爽的安排下,另一位士族领袖人物蒋济,也被他推了上去,接替了司马懿空出来的太尉。而蒋济原本的职位是领军将军,统领一部分的洛阳禁卫。但蒋济升任太尉之后,这部分军队,蒋济自然也得交出来。



除此之外,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原本的官职是中护军,也负责管理一部分禁卫军。但是在曹爽的推动下,后来,司马师也被调离了禁卫军,失去了指挥禁卫军的权力。

当然,以上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陆续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而经过了连续的安插交易之后,曹爽这才逐渐控制了大部分的京城禁卫。

对此,司马懿当时或许也有一些看法,但是他还不至于太过担心。



说到底,司马懿之前打了半辈子仗,在军中的威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就算他脱离了军队,在军中的影响也是无人能比的。

可是让司马懿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一个意外的突然出现,却打破了所有人的谋算。

公元241年四月,就在曹叡去世两年多以后,魏国东线忽然传来急报!



东吴方面,孙权忽然出兵,分兵四路,突然就开始全线进攻了。

在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奇人。



文能进文庙陪祭孔子,武能入武庙名垂青史。在中枢任职,能够给国家修订法律,改制礼仪。在地方做官,明确官员赏罚机制,依法治国。

在经济领域,此人执掌全国财政整整七年,积攒钱粮,管控盐运粮价,兴修水利。坐镇荆州的时候,此人弹指之间,以奇谋妙计杀东吴大将。有他一人坐镇荆州,东吴就一日不敢妄动。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人还很擅长发明创造,而且还非常忠诚!

大家是不是以为这是在说诸葛亮?



但实际上,这是在说司马懿的女婿,杜预。

这是一个典型的六边形战士,各个方面几乎没有短板,但在后世的名气却不大的超级牛人。

杜预的开端,其实并不算太好。他的父亲和爷爷,虽然都是魏国的高官,但问题是,他爹是曹爽那边的人。



所以,高平陵士兵之后,杜预他爹直接被流放了,并且死在了流放的地方。

有这么一层关系,杜预的起步,其实是很低的。但是后来,在司马家全面掌权之后,不知道杜预通过什么方法,竟然得到了司马昭的认可。

那时候的司马昭,虽然接过了父亲和哥哥留下来的权力,但自身地位还是不太稳,正是需要帮手的时候。而杜预恰好能力又比较强,在士族当中的口碑也不错。于是后来,杜预就被司马昭大力提拔了起来。



非但如此,后来,司马昭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杜预,成了杜预的大舅哥。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杜家昔日的那些事情,才算是彻底接过去。而接下来,杜预也彻底走上了自己仕途的快车道,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华。

首先,杜预开始给司马昭做幕僚,帮助司马昭处理朝政,彻底成了司马昭的心腹。



而几年之后,钟会南下灭蜀的时候,杜预就被司马昭派到了前线,做了钟会的长史。最后,钟会死于乱军之中,但杜预却成功活了下来。

在灭蜀之后,没过几年,司马昭就去世了。而在司马昭去世之前,杜预就成了司马昭留给儿子的重要助手。等到司马炎登基之后,杜预直接转任河南尹,开始管理洛阳周围的区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杜预展现出了强大的内政能力,将内政处理的井井有条额,而且用人极其公正。

除此之外,在这几年当中,杜预还在司马炎的任命下,参与修订了西晋的法律、礼仪和用人制度。这个工作,当年在刘备入蜀后,蜀汉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就是诸葛亮做的。



而等到西晋开始准备灭吴的时候,杜预先是参与了平定秦凉之变,随后又帮司马炎谋划平定匈奴刘猛的叛乱。再之后,杜预又做了七年的西晋度支尚书,执掌全国的财税调配。

在这几年当中,杜预凭借出色的内政能力,帮司马炎积累的大量的军资军费,这就为后来西晋灭吴,提供了经济基础。

有意思的是,在这几年当中,杜预在主持经济工作的时候,还发明了一种叫做‘人排’的东西。所谓的人排,就是人力版的鼓风机。这种东西看似简单,但是在钢铁冶炼的工序当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是在这几年当中,杜预还帮忙修订了西晋的历法,搞出了一个叫《二元乾度历》的历法,后来通行全国。

就这样,在做了几年准备工作之后,随着西晋国力越来越强,西羌和匈奴的问题,也暂时被解决。到了这个时候,西晋终于有了吞并东吴的能力。于是接下来,杜预又帮司马炎制定了吞并东吴的整体作战计划。

公元278年,在决定了整体作战计划之后,杜预又被司马炎派到了荆州,亲自负责荆州方面的对吴作战。



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杜预巧施离间计,让东吴从荆州方向,调走了主帅张政,降低了荆州方向的进攻难度。

做完这些之后,杜预力排众议,向司马炎提出要开始灭吴之战。尽管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但杜预还是多次上书,为司马炎分析了局势,这才让司马炎下定了决心,正式发动总攻。

就这样,公元279年,随着晋军发起总攻,杜预作为晋军的西线总指挥,全权负责荆州和益州方向的战事。开战之后,整个战争经过,几乎就如同杜预预判的一样,最后成功灭吴。



可以说,在三国时代的尾声,杜预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但是在后世,对于这位名将,大家的了解却极少。在《三国演义》当中,杜预这个名字,也仅仅只是在最后一回出现过,而且戏份极少。

所以,这位在正史上超级厉害的六边形战士,在后世的名气反倒是不大了。

西晋的灭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因为司马衷智力水平不够,或者贾南风专权。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司马家口碑不行,所以才导致基本盘迅速崩坏。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读过三国两晋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真实的原因,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西晋的灭亡,其实是多种矛盾叠加所导致的结果。这些矛盾,单拎出来任何一个,对于古代封建王朝来说,都是很要命的。而叠加起来之后,基本上就彻底无解了。



第一个基础矛盾,就是土地兼并。

尽管西晋王朝存在的时间不长,但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却完全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西晋,严格来算的话,是从司马炎篡位登基开始,一直到长安失守结束。这样算下来,整个西晋,只持续了51年的时间。



但同时,作为一个政权,西晋政权的主体,历史却要追溯到东汉末年,也就是当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的时候。

自从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这个政权的主体,就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而那场高平陵之变,也只是让政权最上层的曹家,变成了司马家。而作为中坚力量的各地士族豪强,则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所以,西晋的地主豪强,在西晋灭亡之前,已经连续进行了上百年的土地兼并。而上百年的土地兼并,和几十年的土地兼并,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际上,在西晋开国的时候,西晋的土地兼并情况,就已经非常恶劣了。当时的西晋地方豪强,已经开始在地方上,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土地。

对于这种情况,司马炎当然也有所注意,而且非常重视。

但是他解决不了。



因为只要动了土地,就等于是在动那些豪强地主的根基。如果他强行夺走地主手里的土地,接下来,西晋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和叛乱。

所以后来,司马炎只能另辟蹊径,推行了‘占田制’。也就是说,西晋不去动地主手里的土地,但是鼓励百姓自己去开荒。

可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好开垦的土地,早就已经被开垦完毕了。少量的荒地,根本无法缓解土地兼并的矛盾。



于是最后,所谓的占田制,也就无疾而终了。

第二个矛盾,则是西晋统治结构的矛盾。

当年在曹魏时期,曹丕和曹叡两代皇帝,都在极力打压曹氏宗亲。这就导致后来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曹家人基本没人出来反对,没人站出来阻止司马家夺权。



要知道,司马炎篡位的时候,曹操的儿子,还有好几个都活着呢!

对此,司马炎显然吸取了教训。所以,在西晋建立的过程当中,为了强化对各地的控制,司马炎就大力分封司马氏诸王。每一个司马家的王爷,都是一个实权藩王。

司马炎的这个选择,原本是为了强化司马家的力量,防止高平陵事变这类情况,再次出现。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举措,却反倒成了西晋亡国的祸根。

后来,司马炎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司马衷智力有问题,根本压不住下面这些王爷。于是后来,八王之乱就爆发了,司马家的这些王爷,纷纷起兵造反,回京城夺权。这就导致整个西晋,国力暴跌。

第三个矛盾,则是民族矛盾。



自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原地区因为战乱,人口数量骤减。而曹操、曹丕、司马懿等人,每次在边疆打赢了战争,总是会选择将匈奴、羌、鲜卑等部族内迁。

在他们的眼里,这既是为了补充中原劳动力,也是为了进行同化。

在曹操和司马懿的时代,这样做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就算这些游牧民族造反,他们也能迅速镇压,根本无法形成什么大问题。



但是到了八王之乱以后,随着西晋国力衰微,再也无力压制这些游牧部族。于是后来,这些游牧部族便纷纷南下,继而攻破了洛阳和长安,灭了西晋。

除了这些基础矛盾之外,西晋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离奇的事情。

比如说,石崇请王敦吃饭,让侍女劝王敦喝酒,王敦不喝。劝一次不喝,石崇就杀一个劝酒的侍女。



这已经是不拿人当人了。

所以,这样的西晋,亡了其实也很正常。

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

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之前对司马懿的忌惮,大概率是不会用他的。



当然,偶然之中,从来都是必然。

到了这个时候,在魏国国内,司马懿的地位,其实已经十分超然了。军事方面,他几乎是最能打的一个。在士族内部,司马懿威望几乎无人能比。就算连蒋济、满宠、卫臻这些人,和他也都差了一个档次。

1a.m0m.BiZ。 9u.m0m.BiZ。ng.m0m.BiZ。 1b.m0m.BiZ。

再加上十多年之前,曹叡登基的时候,他本来就做过辅政大臣。这个工作,他也比较熟悉。



所以由司马懿来辅政,当时绝大多数的人,其实都还算能够接受。尤其是那些士族大臣,更是非常支持司马懿。

但是曹爽就不一样了。

在曹爽成为辅政大臣之初,很多人其实是对他不太服气的。



甚至就连曹氏宗亲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

在这个问题上,后世的很多历史爱好者,其实都容易有一种错觉。因为曹爽后来一度擅权,压得司马懿不得不托病在家。所以很多人下意识以为,从曹叡去世开始,曹爽就开始执掌大权,并且压制司马懿了。

这其实是错的。



在曹叡刚刚去世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魏国朝野上下,大家对于司马懿的认可,其实是要高于曹爽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曹爽的履历,实在是拿不出手。

在成为辅政大臣之前,曹爽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他没有军功,没有政绩,甚至都没有像样的履历!



曹爽作为曹真的长子,从小就被保护的很好。年少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经常出入宫禁,所以得以和曹叡交好。在他稍大一些之后,曹叡就即位了。然后曹叡给了他一个城门校尉的官职,让他去给自己看大门。

给皇帝看大门这个工作,虽然肯定是心腹中的心腹,才能担任。但即便如此,那依然还是一个看大门的。看大门,永远看不出能让大家信服了履历。

再后来,曹真去世,曹爽继承了他爹的爵位,曹叡又顺势给他调了一下工作岗位。但大体上来说,依然还是护卫宫禁,把守皇宫大门。



就这样,在给曹叡守了十几年的大门之后,等到曹叡去世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成了辅政大臣,成了魏国最有实权的两个人之一。

就这样的一个人,他凭什么辅政?他会干啥啊?

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曹爽却偏偏又能暂时坐稳辅政大臣的位置。曹真儿子的这个身份,让曹氏宗亲不得不支持他。因为不支持他,大家就只能支持司马懿,这和绝大多数曹氏宗亲的利益不相符。



而曹叡心腹的这个身份,则是让他顺理成章拿到了辅政大臣的任命。这个任命,甚至还在司马懿之前。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会绝对支持他。

就比如说曹宇、秦朗、夏侯献等人,他们在失败之后,基本上都被罢官了。除了那位燕王曹宇,还有一些剧情之外,剩下的几个人,自此之后,基本上就退出历史的舞台,后面再没什么戏份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人,除了恨孙资和刘放之外,难道就不恨曹爽?难道还能继续极力支持他?

不可能的。

就以司马懿和曹爽的这种情况,如果拿到蜀汉那边,大概就相当于刘禅突然暴毙,刘禅的儿子登基。然后刘禅在临终之前,同时托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刘封的儿子。

别说刘封的儿子了,就连刘封,当年诸葛亮都是一句话,就让刘备把他杀了。

而曹爽和司马懿,情况虽然没这么离谱,但本质上其实还是一样的。



那么,作为一个新人的曹爽,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和司马懿分庭抗礼?甚至反过去压制司马懿呢?

这个问题,接下来曹爽将会用十年的时间回答。

而曹爽的这个答案,也将会成为未来十年,魏国的历史主线剧情。



总之,在进入曹叡刚刚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曹爽对司马懿,其实是极度尊敬的。几乎所有的事情,曹爽都要去找司马懿商议,以示对司马懿的尊重。

而曹爽的这种表现,也让司马懿开始觉得,这个年轻人或许真的还不错。虽然个人简历差了一点,但确实还是愿意为国家做事的。

w6.m0m.BiZ。7j.m0m.BiZ。o5.m0m.BiZ。7e.m0m.BiZ。5e.m0m.BiZ。b9.m0m.BiZ。

但在私底下,曹爽一直都在琢磨,如何能争取更多的权力,并且为此而头疼。



而就在曹爽头疼的时候,有一个人,看出了曹爽的窘境,忽然给曹爽出了一个主意。

这个人,名叫丁谧。

他是曹爽的心腹。



“对于一个辅政大臣来说,真正重要的权力,无非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京城和宫廷禁卫之权!谁掌握了禁卫,掌控了皇宫,谁就能控制皇帝。而控制了皇帝,后面 的事情就好办了。”

“另一个就是帝国中枢的决策权。”



“而所谓的决策权,无非就是在尚书台、中书,以及三公九卿手里。”

“所以,我们只要把这些关键岗位,都给换成自己的人,那不就得了嘛!”

听了这番话之后,曹爽豁然开朗。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历史上之前的那些权臣,他们能够把持大权,基本上也都是这么做的。

但问题是,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却很困难。因为曹爽想要完全控制这些岗位,他就一定绕不开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司马懿,另一个则是后宫里那位郭太后。

这样一来,问题又绕回来了。



同样都是辅政大臣,司马懿又是老谋深算,他怎么可能允许,曹爽让自己的亲信,全部占据这些关键位置呢?

对于曹爽的这个问题,丁谧很快就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简单啊!咱们给他明升暗降,给他高高捧起来,用名望换他的实权,那不就得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位76岁母亲的倾诉: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帮女儿带孩子

一位76岁母亲的倾诉: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帮女儿带孩子

人间百态大全
2025-10-25 06:50:03
北京饭店建到14层时,汪东兴惊出一身冷汗,立即上报:不能再建了

北京饭店建到14层时,汪东兴惊出一身冷汗,立即上报:不能再建了

浩渺青史
2025-11-08 18:09:04
向毛岸英扔下汽油弹的南非飞行员,在51年时获安慰奖,最后咋样了

向毛岸英扔下汽油弹的南非飞行员,在51年时获安慰奖,最后咋样了

抽象派大师
2025-11-04 08:50:03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师徒变死敌?刀郎撤回版权不到一年,云朵终于反击,结果大快人心

师徒变死敌?刀郎撤回版权不到一年,云朵终于反击,结果大快人心

凡知
2025-09-29 10:37:29
纵览热点|演员王祖蓝有了新身份:受聘为福建一高校客座教授,校方回应“主要教授表演艺术相关课程”

纵览热点|演员王祖蓝有了新身份:受聘为福建一高校客座教授,校方回应“主要教授表演艺术相关课程”

纵览新闻
2025-11-05 16:17:03
曾经的“冷清秋”尽显老态!医美也挡不住的苍老让人倍感惋惜

曾经的“冷清秋”尽显老态!医美也挡不住的苍老让人倍感惋惜

鲁妈影视娱乐汇
2025-11-05 12:36:48
冷空气来了! 江苏最低仅5℃

冷空气来了! 江苏最低仅5℃

金台资讯
2025-11-09 08:07:05
妻离子散舞!莱万妻子与他人热舞,遭球迷嘲笑,致夫妻双方大吵

妻离子散舞!莱万妻子与他人热舞,遭球迷嘲笑,致夫妻双方大吵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5-11-08 14:36:39
设计院不敢干的事,让农村包工头干了!

设计院不敢干的事,让农村包工头干了!

小卢说建房
2025-11-08 20:22:05
老婆出轨后,对方的妻子找到我,你老婆跟我老公好上了

老婆出轨后,对方的妻子找到我,你老婆跟我老公好上了

诡谲怪谈
2025-11-04 21:09:44
莫非,所有人都被何小鹏耍了?

莫非,所有人都被何小鹏耍了?

茄小茄说事
2025-11-07 11:39:15
一株近百斤! 2022年, 四川村民家中挖出百年药材, 后捐献给农科院

一株近百斤! 2022年, 四川村民家中挖出百年药材, 后捐献给农科院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8 20:39:42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被教练强吻了,他是喜欢我还是玩我?”

“被教练强吻了,他是喜欢我还是玩我?”

健身厨屋
2025-11-07 14:31:01
出席“白色恐怖”追思会,郑丽文强调吴石是间谍跟政治思想犯不同

出席“白色恐怖”追思会,郑丽文强调吴石是间谍跟政治思想犯不同

新时光点滴
2025-11-08 16:02:08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天赐材料接订单接到手软

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天赐材料接订单接到手软

财经早餐
2025-11-09 06:13:10
曾琦明明很优秀!可惜爱上有妇之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曾琦明明很优秀!可惜爱上有妇之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吃瓜局
2025-11-08 22:02:44
网友改装167度电池纯电车 续航破千公里 还带家人上路

网友改装167度电池纯电车 续航破千公里 还带家人上路

手机中国
2025-11-07 15:46:03
2025-11-09 09:08:49
智慧天气通
智慧天气通
天气预报
505文章数 170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诺辉健康从巅峰坠落谷底 杭州总部多处办公地人去楼空

头条要闻

诺辉健康从巅峰坠落谷底 杭州总部多处办公地人去楼空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时尚
旅游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五十多岁的女性秋季别瞎打扮,这3个技巧实用还时髦,快收藏

旅游要闻

黄河一号公路:徜徉母亲河畔,叩问山河奇观和文明诗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