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黄浦区的一项“结婚证书颁发的新服务”引发热议。黄浦区民政局与INS新乐园联手,推出夜间结婚颁证体验项目,颁证服务在INS新乐园举行。
INS新乐园位于黄浦区复兴公园内,是一个集电竞、音乐、演艺和夜经济于一身的商业综合体,是沪上“潮人”的夜间聚集地之一。
将结婚证颁发从民政局搬到一个“潮人”聚集地,对于很多年轻人无疑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仪式感。而且为了吸引年轻人参与到此项服务中,黄浦区还与世界级电音盛会Tomorrowland达成联动,成功预约参与夜间颁证体验的新人,将有机会获赠Tomorrowland室内幻境专属门票。
通过在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举行“结婚证书”颁发,无疑是想提升更多年轻人对婚姻的向往,从而带来更多的结婚生育。需要指出的是,办证还是要去民政局的,在INS新乐园的只是颁证仪式。
黄浦区民政局这种创新背后是当地结婚登记数量大幅下滑和高企的老龄化。
2024年,黄浦区结婚登记数量同比大跌35.2%,是上海各区中跌幅最大的。而同时,黄浦区的老龄化在上海排名第二。2024年末,黄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该区总人口的44.0%,仅次于虹口区。
黄浦区的情况是上海的一个缩影,以下是上海近15年结婚率变化:
![]()
老龄化方面,2024年末,上海户籍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达57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7.6%。
结婚率低的直接后果是生育率低,2024年,上海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0.8万人,出生率为4.35‰;死亡14.8万人,死亡率为5.96‰;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1‰;
上海和黄浦区急了。
但另一方面,上海某些部门对可能极大影响上海人生育意愿的“绿捷校园餐”事件却采取了淡漠的态度。
作为较早参与并持续进行绿捷校园餐事件报道的公众号号主,我收到了很多上海家长的声音,他们对于政府的不作为深感忧虑,很多人甚至因此后悔生娃。这可能是一时的激愤之词,但如果父母无法保护孩子的“午餐”,甚至成为某些机构拿捏的“软肋”,这种激愤之情,就会转变为对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会直接传导给下一代。有家长直言,不希望孩子以后再生娃。
这还涉及到一个孩子教育的问题。午餐是孩子天天吃的,如果连续多年都是这种餐食,孩子对学校和老师是很难长出感激之情的。现在这种质量的校园餐老师也是受害者,但他们至少可以自己点外卖。
![]()
![]()
生育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民政局管婚姻登记,通过各种形式来提升大家对婚姻的向往,但架不住其他部门“逆行”。各个部门有自己的KPI,我记得此前针对稳股市,政府提出各部门之间不能“拆台”,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绿捷事件既可以成为上海解决和提升校园餐质量,改善学校和家长关系,改善孩子和学校关系,改善生育环境,改善上海形象,提升上海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机会,当然也可以走向他的反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