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的主导下,七国集团(G7)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能源与环境部长会议,其间宣布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并同步启动了26个关键矿产新项目。
除G7国家外,美国还拉拢了澳大利亚、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加入其主导的“关键矿产阵营”。
此举充分暴露了美国正加速推进全球矿产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战略野心,是美国遏制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影响力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
10月31日,G7能源与环境部长会议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多管齐下的战略围堵。
当前,中国在全球多类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优势。面对特朗普持续的经贸施压,中国将关键矿产作为重要反制工具,精准打击了美国的要害痛点。
为此,美国一面缓和对华关系、争取战略缓冲期,一面加速重构全球关键矿产市场格局,试图打造由美国主导的“去中国化”供应体系。
组建遏华产业联盟。
“关键矿产生产联盟”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今年6月G7领导人峰会上达成的《关键矿产行动计划》。
据此次能源与环境部长会议内容披露,G7领导人呼吁通过“大规模即时投资”加速关键矿产的采选冶项目开发,大幅提升联盟内部产能。
同时,联盟计划采取“友岸外包”策略,将印尼、秘鲁、巴西等资源国列为优先合作对象,通过资本与技术输出,构建替代中国的关键矿产供应链。
![]()
投融资与产能建设上,联盟计划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多边金融机构与私人资本合作等一系列举措,降低项目初期的高风险投资门槛,为成员国及盟友提供定向融资支持。
供应链稳定与价格干预上,联盟计划年底前制定“促进关键矿物采购来源多元化”路线图,推动成员国与盟友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资源开发,降低对单一地区的依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韦尔德山矿。
同时,联盟还将统一制定“关键矿产清单”,优先保障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的供应安全,强化对关键资源的定向管理。
这一举措直接划定了采购渠道来源,实质是用非市场手段压缩中国的市场份额。
标准制定与技术主导上,联盟高度重视关键矿产领域的标准化与技术研发行动,目标是制定全产业链标准,在环境、劳工、安全准则等方面主导国际规则,“定制”产业门槛,削弱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与此同时,联盟还将组织联合研发攻关,重点突破稀土高效分离、固态电池、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追赶中国技术优势。
拓展矿产开采来源。
长期以来,美国依托传统盟伴体系,通过安全交易、关税胁迫、技术扶植等手段,推动关键矿产资源丰富的重点国家“随美起舞”。
今年9月,美国就牵头G7及澳大利亚、印度等31国组建“关键矿产联盟”,并启动50亿美元“全球稀土勘探基金”,在重点地区全面勘探关键矿产资源。
10月20日,特朗普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了一项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合作协议,意图与澳大利亚共同开发原矿资源。
几天后,特朗普又在东盟峰会期间,先后与马来西亚、泰国签署了多项关键矿产与稀土合作框架,在东南亚大规模布局矿产开采。
很明显,美国软硬兼施在全球各地攫取原矿资源,就是要加速推进关键矿产供应链布局,推动矿产开采渠道的“去中国化”。
“资源冷战”的结盟对抗。
作为此次组建的“关键矿产生产联盟”主要推手,美国加速推进全球关键矿产领域“大洗牌”,主要有三重考量。
补短板:弥补国内产业空心化。
美国经济长期“脱实向虚”,不仅从根本上导致了本土产业生态的退化,更使其丧失了对关键矿产全球供应链的掌控。
![]()
美国本土的MP Materials稀土矿。
当前,美国关键矿产开采与加工能力严重萎缩,本土锂产能仅能满足全球约6%的需求,超过80%的稀土化合物依赖进口。
而美国地质调查局列出的50种关键矿产中,美国对其中41种的进口比例高达50%到100%,其中绝大多数都从中国进口。
这种前所未有的市场集中度,更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战略担忧。
为此,美国主导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希望重振本土加工能力,打造独立于中国之外的矿产供应链,企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谋霸权:推动产业竞争政治化。
关键矿产被誉为未来科技革命的“血液”,美国智库更是直言,“谁控制了关键矿产,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经济命脉”。
为了在同中国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上风,特朗普迫切需要掌握对中国矿产优势的反制能力。为此,他不遗余力地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去中国化”。
![]()
中国在全球稀土磁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将产业问题同地缘博弈强链接的固有思维,不仅是“巴黎统筹委员会”冷战思维的延续,更暴露了美国对自身实力下降的焦虑。
组阵营:推动资源竞争阵营化。
美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力量不足以单独应对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优势。因此,构建一个涵盖G7及印太伙伴的广泛联盟,成为美国达成战略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
在供应链上游,美国选择以澳大利亚、加拿大为核心支点、部分东南亚国家为战略补充,依托成熟的矿业资本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储量,确保矿产资源长期稳定可控,构建多元化供应基地。
![]()
在供应链中游,美国选择依靠日本、韩国等关键盟友,充分发挥两国在高端制造和稀土应用技术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将其打造成技术引擎与资金后盾,从而掌控高端加工环节。
在供应链下游,美国选择推动美欧市场深度融合,让稳定的“内部市场”成为吸引上游投资、维系中游技术的根本动力,确保联盟产能被有效消化。
此外,美国还逼迫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选边站队”,试图打造孤立中国的“供应链同盟”。
目前看,尽管美国大动干戈组建关键矿产排华阵营,但现实恐怕要让特朗普失望,一条成熟产业链的形成绝非朝夕之间,更不是依靠政治手段能一蹴而就的。
美国使用非市场化手段,妄图替代中国的目标,受地缘环境演变影响极大,且具有不可持续性,结果很有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真正的供应链安全应建立在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