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大钊牺牲后,妻子筹措安葬费,鲁迅捐了五十,汪精卫捐了一千

0
分享至

一口深红色棺材缓缓放入北平香山万安公墓,棺木上的油漆还带着新刷的光泽,棺木的主人是六年前牺牲的李大钊。

而让这具灵柩得以入土为安的,还有两笔格外引人注目的捐款——鲁迅和汪精卫。

李大钊就义后遗体暂存于妙光阁浙寺,寺主起初坚决拒绝收留这位钦犯,担心惹祸上身。

经李大钊的北大同事多次登门求情才勉强同意,谁也没想到,这暂存竟成了漫长的六年。



赵纫兰是河北乐亭的农村妇女,李大钊生前是北大教授,可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资助贫困学生和革命活动上。

他曾长期资助进步青年,甚至把自家客厅当作秘密联络点,赵纫兰总是默默备好饭菜毫无怨言。

可这样的付出换来了丈夫牺牲,家中空无长物,仅存破烂家具的窘境。

军阀政府没有放过这家人,暗探日夜盯梢,赵纫兰带着五个孩子躲在同乡家中,连门都不敢轻易出。

每月4元的停灵费对她来说如同天文数字,她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

陪嫁的木箱、做饭的铁锅、孩子们的旧衣物,甚至拆了家里的土炕,变卖木料,可依旧凑不齐连贯的费用。



后来日军侵占山海关,赵纫兰带着孩子逃到北平,靠捡破烂、缝补衣物勉强糊口。

每次去看望丈夫的灵柩,赵纫兰都心如刀割,她伸出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棺木,眼泪顺着皱纹滑落。

有一次,寺里的僧人偷偷告诉她:李夫人,这棺材再放下去,恐怕就撑不住了,然而赵纫兰只能跪在灵前痛哭却无计可施。

后来走投无路的她赶到北大校长蒋梦麟的家,一见到蒋梦麟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蒋校长,求您救救守常,他的棺材烂得快撑不住了……

蒋梦麟扶起她眼眶泛红,作为李大钊的同事,他深知李大钊的为人——治学严谨,待人宽厚,把学生当作亲人。

李大钊在北大讲学的时候,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他的课不仅传授知识,更传播革命思想,许多学生受他影响走上了救国道路。



蒋梦麟

蒋梦麟当即答应:李夫人放心,守常是北大的骄傲,我们一定让他入土为安。

很快蒋梦麟联合胡适等北大教授发起了募捐活动,除了鲁迅和汪精卫,还有许多知名人士,蔡元培远在海外托人捎来200元,北大师生捐款共计1500余元。

普通市民也纷纷解囊,有卖菜的小贩捐出当天的全部收入,有拉洋车的车夫捐了5角钱,凑起来的捐款总额最终达到3000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北方党组织也在暗中助力,当时党组织不便公开出面,便通过联络进步学生和工人参与募捐和后续的公葬组织工作。

他们还特意制作了一块刻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的墓碑,因为担心被军警发现,只能藏在骡车的破棉絮下,悄悄运往公墓。

鲁迅捐出的50元,在当时不算小数目,相当于他一个月的稿费收入。



很多人不知道鲁迅与李大钊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志同道合,但私交并不算深厚,可这份捐款,却藏着最真挚的战友情谊。

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和鲁迅都在《新青年》撰稿,共同抨击封建礼教。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鲁迅写下《狂人日记》,两人虽文风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救国理想。

李大钊参与领导五卅运动,鲁迅在上海写下文章声援,李大钊牺牲后鲁迅悲痛不已,在私下里对友人说:守常的死,是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

1933年,鲁迅正处于生活拮据的时期,当时他因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只能四处躲藏,稿费收入极不稳定。

那段时间鲁迅的日记里,多次出现“买窝头度日”“赊账买煤”的记录。

可当他看到募捐启事后立刻从微薄的积蓄中拿出50元,托友人转交,还特意嘱咐:不要留我的名字,以免给主办方惹麻烦。

这份低调的捐款体现了鲁迅对革命同志的尊重,他知道李大钊生前最痛恨张扬,

这份默默的支持,正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也是对自己这份情谊的最好诠释。

与鲁迅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汪精卫的1000元捐款,这笔钱是当时个人捐款中最大的一笔,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当时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入狱,李大钊得知后,敬佩他的爱国情怀,托人给狱中送去衣物和书籍,还四处奔走呼吁营救。

李大钊被捕后汪精卫曾出面说情,只是最终未能挽回。



他捐款1000元,一方面是为了偿还当年的人情,另一方面也有政治考量——通过悼念革命先烈,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

捐款当天,汪精卫派秘书带着记者前往灵堂,将1000块银元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拍照留念。

可赵纫兰对此却十分纠结,她知道丈夫生前与汪精卫的政治立场不同,更担心接受这笔钱会引来非议。

最终她留下200元作为孩子们的学费,将剩下的800元退回。

后来的历史证明,汪精卫的捐款不过是一场政治作秀,他公开投降日本成为汉奸,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33年4月23日,公葬仪式如期举行,党组织早已暗中安排了进步学生在队伍中领唱《国际歌》。



当歌声响起时,沿途的群众纷纷驻足,有人跟着哼唱,有人流下眼泪。

黄昏时分,队伍终于抵达万安公墓,下葬时赵纫兰抓起一把黄土,撒在棺木上,低声说:守常,你终于可以安息了。

党组织送来的墓碑被悄悄埋在棺木旁,直到1983年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时才重见天日。

赵纫兰用六年的坚守为丈夫赢得了体面的安息,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7 21:01:57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16:32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邱处机
2025-11-17 19:06:09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49:25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释凡电影
2025-11-18 04:12:09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刘哥谈体育
2025-11-18 03:33:3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40:56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又走了一家外企

又走了一家外企

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2025-11-17 15:03:31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0:06:14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扬子晚报
2025-11-17 22:06:24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西楼饮月
2025-11-18 01:35: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2025-11-18 10:36:49
华人书画艺术
华人书画艺术
学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
3797文章数 92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健康
数码
艺术

教育要闻

报告显示美高校国际学生今年秋季入学人数减少17%

旅游要闻

循浪而行 晋入千年|黄河臂弯里的万荣后土祠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数码要闻

中国平板最新排名:华为独占三成份额!小米快被挤出前三

艺术要闻

墙上这十四个字太难读,你敢挑战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