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号南海坠机尴尬挣扎,福建舰悄然准备入列,中美航母力量迎来历史性转折!
南海的风浪从来不止于自然。10月26日下午,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在半小时内连续折损两架舰载机——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先后坠海。飞行员虽全部获救,但这场“谢幕演出”的狼狈场面,让服役50年的老舰颜面尽失 。
![]()
同时,美军也在事故发生的海域一一划设了禁航区,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对残骸的打捞工作,而对外的口径则咬着牙一一宣称“不因局部的故障就退缩”,但如卫星的“实地”揭露却彻底地将强撑的“体面”一一打破,“尼米兹”号甲板此起彼伏的不断地装卸各种维修的设备,甚至连舰载机的起降也被迫暂停了整整48个小时。
但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艘原本就要退役的老“航母”,近期竟在黄岩岛附近的海域徘徕不去,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样的“指令” 。
答案或许藏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军港,商业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画面显示,停泊于南部战区某港口的福建舰甲板上,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等舰载机模型清晰可见,舰艏还有作业船正在涂抹舷号“18”。
![]()
港口边悄然立起的红色观礼台,与当年辽宁舰、山东舰入列时的布置如出一辙 ,这一切迹象表明,中国第三艘航母的服役已进入倒计时。
福建舰的加入绝非简单增加一艘航母。它满载8万余吨的排水量、全球领先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意味着舰载机出动效率远超滑跃式甲板。
未来搭载的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将彻底补齐中国远洋航空反潜与指挥短板 ,而美军此刻正陷入“航母真空”困局:11艘航母中4艘维修、3艘训练,唯一能及时部署的“尼米兹”号却已老态龙钟,连燃油系统都被质疑存在污染风险 。
![]()
不经意间的“隔空对峙”,也反衬了两国海军的发展之道各不相同,相较而言,福建舰从下水到首次出海的试验仅用了大约1200天,就已初步具备了某些较高的海试能力,而同为052D级的美国“福特”号却耗时近2200天,且还经常受电磁弹射的故障所困扰 。
与此相比,中国的造船业却在稳步地推进,甚至在造船的建造效率上也已远远地超过了美国,给了美国的造船业一份不容乐观的“面子” 。
其更深的层面则悄然将战略的博弈推到了更加的微妙的层次上来。美军借“打捞残骸”之名,调集深海声呐舰在南海敏感区持续作业,被指“以救援为幌子测绘水文数据”;中方则顺势在黄岩岛展开海警常态化巡航,用国际法框架内的执法行动反制军事挑衅 。
然而,当一方的“秀肌肉”式的军事强悍与对手的精心的“落子布局”相互撞击时,南海的这一盘棋局就已经悄然地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
福建舰入列后,中国海军将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这支力量不属于任何人的演兵场,只属于守护和平的深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