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病逝,奉安泰东陵。全谥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因乾隆帝事母极孝,言无不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
三是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1776-1850年)。满洲镶黄旗人,礼部尚书钮祜禄·恭阿拉之女。乾隆年间,为嘉亲王永琰的侧福晋。嘉庆元年(1796年),永琰继位,为嘉庆帝,册封为贵妃。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崩逝,晋封为皇贵妃。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诏立为第二任皇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道光帝继位,尊奉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十二月崩逝于寿康宫,年七十四岁,葬于昌西陵。全谥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崩逝时,道光帝已六十八岁。皇太后去世后,道光帝在丧处“席地寝苫”,恪守孝子居丧的礼节。虽经王公大臣屡次奏请还宫,坚持不允。据说,道光帝“哀恸号呼,擗踊无数。”在孝和睿皇后的丧事中,“上(道光帝)凡值供奠行礼,哭必尽哀”。孝和睿皇后的灵柩移置绮春园迎晖殿后,道光帝仍居慎德堂的“苫次”。由于他也是一个很弱的老人,哀毁劳顿,损害了健康。何况,那时他还有病在身。正是这两种原因,让道光帝生病开始卧床不起。在孝和睿皇后逝世一个多月后,道光帝也在慎德堂驾崩。
![]()
题外话:孝和睿皇后的无私之举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突然驾崩,继承人选未及明示。宫内起初,又未找到放在光明正大匾后的秘密立储的小金盒。此时,竞争皇位的共有二人。一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儿子、智亲王绵宁(即道光帝),二是皇后钮祜禄氏的儿子、惇郡王绵恺。钮祜禄氏知道绵宁为乾隆帝指定且是嘉庆帝属意的继承人,当即宣布他为皇帝。
她的无私之举为道光帝所敬服,因而其后母子关系融洽。孝和睿皇后在道光一朝对内外有着相当的影响,《翁同龢日记》同治五年(1688年)四月十六日记载:“醇邸言,宣宗晚年,每披军报,必不怡良久。一日问孝和睿皇后安,适英夷占定海,上强为慰藉。太后厉声日:“祖宗创业,尺土一民皆艰难缔造,何今轻弃之耶?”上长跪引咎。”
四是道光帝的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1781-1808年):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的元配皇后。追封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一等子钮祜禄·布彦达赉之女,清圣祖孝昭仁皇后曾侄孙女,清高宗诚嫔远房堂姐妹。嘉庆元年(1796年),册封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
![]()
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病逝,没有子嗣,暂安于王佐村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绵宁即位,为道光帝,追谥为孝穆皇后。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殡宫从王佐村移葬清东陵宝华峪万年吉地。次年九月,地宫渗水。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将孝穆皇后梓宫由地宫中启出,暂安于宝华峪正殿。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梓宫迁葬入慕陵龙泉峪万年吉地地宫。全谥为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道光帝对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颇有感情,曾先后写诗二首悼念她。一是道光三年的《悼孝穆皇后有感》:送归西麓久含辛,伉俪暌违十五春。痛把椒浆和泪洒,迭迁世事倍伤神。谁云偕老又齐眉,廿八春光一旦衰。已卜宝华百岁室,中宫追谥否能知。二是道光十四年《八月二十五至太平营孝穆皇后梓宫前奠祭怆述》:自西而东又复西,临风三奠倍凄凄。新成吉壤迎先后,回忆平生泪眼迷。
五是道光帝的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1808-1840年):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钮祜禄·颐龄之女。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咸丰帝生母。道光二年(1822年),参加八旗选秀,因姿容艳美被道光帝看中,封为嫔。鉴于她才、智、貌样样俱全,特赐封号“全”字。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晋为全妃。不久怀孕,同年十二月流产。
![]()
道光四年(1824)八月,晋为全贵妃。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生下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夭折)。道光六年(1826年)四月,生下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尽管仍是女儿,丝毫没有影响道光帝对全贵妃的宠爱。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生下皇四子奕詝(即咸丰帝)。母以子贵,地位日隆。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佟佳氏去世,全贵妃钮祜禄氏晋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次年十月,册立为皇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