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抢一根冰棍都能打起来,长大后抢一套房可以三年不说话。
![]()
2023年,最高法院把 sibling 告 sibling 的案子数出来:多了两成三,七成五是为房子。
![]()
我盯着这行字,脑子里蹦出一句话——原来“亲兄弟明算账”不是老话,是预警。
我家里也刚演完这出。
老爹去年走,留下老城区一套老破小,市价不到三百万,可也够把两家人同时逼成斗鸡。
哥哥说当年他装修出了十万,要按增值算利息;妹妹说爸妈最后五年她跑医院最多,得算劳务费。
我坐在中间,像看一场慢动作车祸,谁都不想撞,可脚都踩着油门。
最后谁也没让,案子排期排到今年秋天。
律师费先掏了六万,老爹存的那点丧葬补贴全填进去,还不够。
我妈走早,要是她在,估计能一句话镇住:都别吵,房子卖了钱三一三十一。
可老人一走,主心骨没了,剩下的就是算盘珠子噼啪响。
不是我一家这样。
![]()
社科院的同事告诉我,他们去年问了六千个成年人,四成二跟兄弟姐妹一个月都说不上一次话。
不是恨,是没时间——加班、带娃、还房贷,一天二十四小时被切成碎片,先顾自己的小命,再顾别人的情分。
偶尔群里有人@你,点进去发现是砍一刀,顺手帮砍,感情就算续过费了。
更尴尬的是“独二代”。
我表姐的孩子今年大二,跟堂妹的儿子同校,俩人硬是在食堂碰见才认出来,之前连微信都没加。
没有共同回忆,自然谈不上牵挂;小时候没抢过玩具,长大了就不会让利益。
他们更乐意把室友叫“亲哥”,至少一起熬过零点ddl,比血缘实在。
可你说感情真没救了吗?
也不见得。
腾讯那帮做数据的扒了十万份问卷,发现一周视频两三次的,满意度高出两成多。
![]()
别小看这三分钟废话,把镜头对准娃,让他叫一声“大伯”,很多气就消一半。
我试着照做,把老爹的相册扫成电子版,发群里,当晚哥哥回了个大拇指,妹妹发了个笑脸,这是半年来第一次同时在线。
当然,真要把雷排掉,还得把账算在前面。
我们最后找了公证处,把老爹房按出资、赡养、继承拆成比例,白纸黑字,谁也别事后哭坟。
签完字那天,大家一起去吃了顿火锅,油碟里没掺别的东西,也没人提利息,那一刻居然有点像小时候分冰棍——一人一半,谁也别嫌少。
兄弟姐妹最残忍的地方在于:父母是把伞,伞一收,雨点直接砸脸上。
最暖的地方也在于: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跟你一起淋,你就不会那么快感冒。
房子最后会不会涨价、官司谁输谁赢,其实都会过去;真正留下来的是你想起来时,愿不愿意给他打个电话。
血缘只是入场券,能不能坐到散场,要看你敢不敢先把算盘放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