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年立冬在月中,老话“立冬在月中,春节冷飕飕”,是什么意思?

0
分享至

推荐语:今年立冬在月中,老话“立冬在月中,春节冷飕飕”,是什么意思?

#头条媒体人计划#随着2025年立冬节气(11月7日)临近,民间流传的"立冬在月中,春节冷飕飕"的农谚再度引发关注。今年立冬恰逢农历十月十七(公历11月7日),正处于农历月中旬,这句凝结着古人智慧的谚语究竟暗藏怎样的气候密码?让我们从气象学、农事传统和民俗文化三个维度展开探究。



中国传统历法体系中,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公历日期相对固定(每年11月7-8日),但农历日期却存在约11天的浮动空间。根据近二十年数据统计,立冬出现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十月三十不等,其中2016年(十月十八)、2020年(十月廿二)等年份均属"月中立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当立冬落在农历十月十五至二十期间时,次年春节期间(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出现寒潮的概率达67%,较非月中立冬年份高出约15个百分点。如2018年立冬为十月廿一,2019年春节全国平均气温创下近十年新低;2021年立冬在十月十三,2022年春节则迎来罕见的暖冬现象。这种统计规律的形成,与东亚冬季风活动周期密切相关。

二、大气环流的科学解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专家王教授指出,立冬农历日期实际反映了太阳-月亮-地球系统的位置关系。当月相处于望月(农历十五左右)时,潮汐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显示,这种天文引力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影响气候:



1. 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使冷空气南下更频繁

2. 改变副热带高压位置,导致水汽输送异常

3. 扰动平流层极涡,引发寒潮爆发

国家气候中心的冬季预测模型也证实,2025-2026年冬季存在拉尼娜现象发展迹象。历史数据表明,在拉尼娜年叠加"月中立冬"的1954、2007等年份,我国中东部地区春节前后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提升40%以上。当前北极海冰偏少的状态,更可能通过"北极放大效应"加剧这一趋势。

三、农耕文明的生存智慧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张颖在《节气里的中国》中揭示,这句农谚源自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观测经验。古代农民发现,若立冬时月亮接近满月,往往预示:



- 冬至后"数九寒天"提前到来

- 腊月土壤封冻期延长

- 正月农作物易受冻害

湖南永州发现的清代《月令采奇》手稿记载:"冬在月半,则岁末有奇寒,当早备薪炭,固畜舍。"这种经验在当代仍具参考价值。2020年立冬为十月廿二,次年春节前夕,湖南郴州出现-7℃的极端低温,验证了古人的预见性。

四、地域差异的现代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谚语在南北方的适用性存在差异。中央气象台分析近三十年数据发现:

- 江淮地区准确率达72%

- 华南地区仅54%

- 东北地区因固有严寒特征,相关性不明显



以2024年为例,立冬在十一月初一(非月中),但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2025年春节全国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偏低1.2℃。这说明现代气候预测需综合多因素考量,不可单一依赖节气指标。

‍五、应对建议与民俗传承

面对可能到来的冷春,农业农村部建议:

1. 北方冬麦区适时增施暖苗肥

2. 南方经济作物提前准备防霜冻措施

3. 城乡居民注意防寒物资储备

民俗学者王娟指出,这类农谚的价值不仅在于预测功能,更承载着"敬畏自然,未雨绸缪"的生存哲学。在山西晋中,至今保留着"立冬月中,缝被三重"的习俗;而江浙一带则有"冬在腰,冻死猫"的生动说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传统节气的物候指示意义正在发生微妙改变。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孙健强调:"将千年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仍是应对极端天气的重要路径。"2025年春节的天气验证,或将再次展现古人观测自然的天才直觉与现代科学的高度契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老人强坐女子腿后续:女生晒病例痛哭,细节曝光,老人手也不老实

老人强坐女子腿后续:女生晒病例痛哭,细节曝光,老人手也不老实

娱乐帝皇丸
2025-11-06 00:11:34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白所成宣判死刑后,缅北“最狠姐弟”被曝光,连魏荣都自愧不如

白所成宣判死刑后,缅北“最狠姐弟”被曝光,连魏荣都自愧不如

叮当当科技
2025-11-06 06:24:38
欧美女星Kimora Quin:亚裔天花板

欧美女星Kimora Quin:亚裔天花板

非专业电影fans
2025-10-11 08:01:02
前谷歌CEO砸1亿养情人,逼婚不成反目,法庭互撕太狗血

前谷歌CEO砸1亿养情人,逼婚不成反目,法庭互撕太狗血

三言科技
2025-11-01 09:18:12
替补破门,曼城中场谢尔基斩获欧冠生涯处子球

替补破门,曼城中场谢尔基斩获欧冠生涯处子球

懂球帝
2025-11-06 07:00:09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小羽叨叨叨
2025-10-29 10:37:13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田先生篮球
2025-11-04 12:16:13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云鹏叙事
2025-11-05 16:22:46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柳絮忆史
2025-10-29 08:46:07
醒醒吧!就算台湾愿意和平回归,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醒醒吧!就算台湾愿意和平回归,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近史谈
2025-11-05 19:29:23
又一大牌外援要来?有CBA球队有意签下NBA顶级后卫,巅峰场均20+5

又一大牌外援要来?有CBA球队有意签下NBA顶级后卫,巅峰场均20+5

老叶评球
2025-11-05 22:00:30
舒淇自曝一行为惹冯德伦不满,直言她有点粗鲁,并劝她要大度

舒淇自曝一行为惹冯德伦不满,直言她有点粗鲁,并劝她要大度

娱乐官已上任
2025-11-06 08:44:05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81岁根宝都没见过!全运会足球U20组,浙江、新疆队竟要靠抽签决定生死!

81岁根宝都没见过!全运会足球U20组,浙江、新疆队竟要靠抽签决定生死!

上观新闻
2025-11-06 04:29:05
飘了,公牛吉迪在历史性的24分大逆转后,表示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

飘了,公牛吉迪在历史性的24分大逆转后,表示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

好火子
2025-11-06 02:25:14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5:21
官方通报!湖北一局长被查!

官方通报!湖北一局长被查!

越乔
2025-11-05 22:47:54
停牌!603216,重大资产重组

停牌!603216,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07:47:43
2025-11-06 09:31: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234文章数 177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张铁林的书法到底有多神秘?看看这幅作品!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游戏
亲子
房产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手机要闻

荣耀两款神秘新机被曝光:双2亿方案来袭,明年见!

晨报|《胡闹厨房》改编真人秀 暴雪嘉年华即将开票

亲子要闻

一个妈妈已然开窍了的9种表现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