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迪拜生活了一个月,我有一肚子大实话:别再幻想“遍地黄金”了

0
分享至

如果你以为迪拜是遍地黄金,捡垃圾都能月入几十万; 如果你以为这里的人均座驾是兰博基尼,警察开的都是布加迪; 如果你以为这里的宠物不是养老虎就是养狮子,每天的生活就是派对、游艇、晒太阳。

那我劝你,赶紧把这个加了八百层滤镜的幻想给摘了。

我在迪拜结结实实的生活了一个月,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旅游,而是租房、买菜、挤地铁、上班、和当地人打交道的沉浸式体验。 回来之后,我有一肚子的大实话想说。 这个被捧上神坛的未来之城,它的另一面,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甚至有点让人喘不过气。

一、第一盆冷水:账单比哈利法塔还高

刚到迪拜的第一天,我整个人是被一种巨大的魔幻感包裹的。 飞机降落在迪拜国际机场,光是那个T3航站楼,就大到让人怀疑人生,走去取行李的路,感觉比我上班通勤走的路还长。 坐上出租车,窗外的景象就像是科幻电影的预告片一帧一帧在你眼前播放。 一栋栋造型奇特的高楼拔地而起,扭曲的、反光的、直插云霄的,每一栋都像是在宣告自己的独一无二。

尤其是当车子驶上谢赫扎耶德路,那条贯穿全城的主干道,两旁是密不透风的摩天大楼森林,哈利法塔像一把利剑直刺天空。 我当时的感觉是:天啊,我真的到了未来。

这种兴奋感,在我走进一家咖啡馆后,被瞬间浇灭了一半。 我只是想简单喝杯咖啡倒个时差,在市中心随便找了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咖啡馆,点了一杯最基础的美式。 服务员递上账单时,我掏出手机换算了一下:45迪拉姆。 折合人民币差不多90块钱。 我拿着那杯平平无奇的咖啡,手都有点抖。90块,这在国内,我能喝一周的瑞幸了。

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迪拜,你会发现,所有你看得见的繁华,背后都明码标价,而且价格不菲。 想去哈利法塔顶端看个日落?门票起步价是人民币800多。 想在帆船酒店旁边的公共海滩拍个照?免费。但你想进去吃顿饭,人均没有两三千下不来。 想体验一下沙漠冲沙?听起来很酷,但一个套餐下来,从几百到上千,项目和服务天差地别。

我住的公寓在一个叫做JLT(朱美拉湖畔塔楼)的区域,算是比较受年轻白领欢迎的社区。 一个普通的一居室,月租金大概是7000迪拉姆,差不多1万4人民币。 这还是在非核心地段。如果你想住在迪拜码头(Dubai Marina)或者市中心(Downtown)那种能看到夜景的地方,价格直接翻倍。

我开始自己做饭,去超市采购。家乐福、Spinneys是这里常见的连锁超市。 蔬菜水果,尤其是绿叶菜,贵得离谱。一小盒菠菜,十几迪拉姆;几根黄瓜,也要十来块钱。因为这里大部分蔬菜都依赖进口。 反而鸡肉和牛肉价格还算亲民,可能是因为有稳定的供应链。 一个月下来,光是吃饭这一项,即使我顿顿自己做,偶尔在外面吃个简餐,花费也轻松超过了4000人民币。

我才明白,迪拜的“黄金”不是给你捡的,而是用来支付账单的。 这座城市用它无与伦比的奢华景观吸引你,然后用一张张冰冷的账单告诉你:想留下来欣赏风景,先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那种感觉,就像你闯进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水晶宫殿,但宫殿的地板是滚烫的,你必须不停的跳跃,才能避免被烫伤。



二、90%的“外人”和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来迪拜之前,我以为这里满大街都是穿着白袍、戴着头巾、牵着猎隼的阿拉伯富豪。 来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 迪拜的总人口里,阿联酋本地公民(Emirati)的比例,其实连15%都不到。 剩下的超过85%,全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外籍劳工(Expats)。

这座城市,实际上是由一群“异乡人”建造和维持运转的。 而这群“异乡人”内部,又被一条无形的线,划分成了几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金字塔顶端的。 他们是来自欧美的企业高管、金融精英、技术专家。 他们住在棕榈岛的独栋别墅里,或者迪拜码头的高层海景公寓。 他们的孩子上的是一年学费几十万的国际学校,周末的娱乐是开着游艇出海,或者在顶级高尔夫球场挥杆。 他们的薪水是免税的,生活品质极高,享受着迪拜最光鲜亮丽的一面。 你在小红书和Instagram上刷到的那些纸醉金迷的迪拜生活,大多出自他们之手。 但这个世界,离普通人太远了。

第二个世界,是庞大的中产阶级和服务业大军。 他们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及、黎巴嫩,当然也有不少中国人。 他们是工程师、会计、市场经理、房产中介、餐厅服务员、酒店前台、商场导购。 他们支撑着这座城市日常的运转。 我的邻居,一个来自印度的IT工程师,每天通勤一个半小时去上班,他的妻子是全职太太,最大的愿望是能攒够钱,把孩子送进一所好点的私立学校。 他说,在迪拜,公立学校主要是为本地人服务的,外籍人员的孩子要么上昂贵的私立学校,要么就只能选择那些收费相对较低、但质量参差不齐的“本国课程”学校。 教育,是压在迪拜中年外籍员工身上的一座大山。

而我接触最多的,是第三个世界的人。 他们是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建筑工人、保安、清洁工。 他们大多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 他们才是迪拜这座“奇迹之城”真正的基石,但他们却生活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

有一次我深夜打车,司机是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大叔,叫阿里。 他来迪拜已经十年了。 我问他,迪拜好不好? 他沉默了一会,然后叹了口气说:“对有钱人来说,这里是天堂。对我们来说,这里只是一个挣钱养家的地方。” 他告诉我,他每天要开12个小时以上的车,一个月不休息,大概能挣4000到5000迪拉姆(约8000-10000人民币)。 这些钱,他自己只留下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寄回巴基斯坦的家里,那里有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 他和其他五个司机合租在一个叫做“Sonapur”的地方,一个房间里挤着三个人,睡的是上下铺。

“Sonapur”,在乌尔都语里的意思是“黄金之城”,这可能是迪拜最讽刺的一个地名。 这里是迪拜最大的劳工营之一,几十万建筑工人和服务人员居住在这里。 没有摩天大楼,没有豪华商场,只有一排排低矮、拥挤、简陋的宿舍楼。 我和一个在迪拜做纪实摄影的朋友去过一次那个区域的外围,空气中弥漫着咖喱、汗水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穿着蓝色工服的男人们,三三两两的坐在路边,眼神里是化不开的疲惫。 他们白天在45度的高温下建造着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和商场,晚上回到这个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他们用手机和远方的家人视频,这是他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迪拜的繁华,是有代价的。 它像一个巨大的、精密的机器,每一个光鲜亮丽的齿轮背后,都有无数个微小、沉默的零件在燃烧自己,提供动力。 你享受的每一次便捷服务,背后都站着一个像阿里一样的异乡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这片沙漠上的海市蜃楼,却无权分享果实。


三、“堵”在未来之城的魔幻交通

说到迪拜,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超跑呼啸而过的画面。 没错,在迪拜确实能看到法拉利、兰博基尼,尤其是在JBR海滩、City Walk这些时髦街区。 但这些车,就像是城市的“吉祥物”,用来点缀门面的。 迪拜真正的“路霸”,是丰田的陆地巡洋舰和日产的途乐。 这些白色或黑色的庞然大物,在高速上横冲直撞,变道不打灯是家常便饭,车速快到让你怀疑人生。 本地人尤其偏爱这些大型SUV,据说是因为“视野好,有安全感”。

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通勤是一场噩梦。 迪拜的城市规划,是典型的“美国模式”,极度依赖汽车。 整个城市沿着谢赫扎耶德路这条主动脉向两边铺开,各个区域之间被高速公路和沙漠隔开。 “走路上班”或“骑车上班”在这里约等于天方夜谭。 尤其是在夏天,室外温度动辄四五十度,在外面走十分钟,感觉自己就像是铁板上的一块肉,随时要被烤熟。

所以,要么自己开车,要么就依赖公共交通。 自己开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堵”。 谢赫扎耶德路,这条有着12条车道的超级高速,一到早晚高峰,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我曾经在下午六点从迪拜码头开车去德拉老城,短短30公里的路,开了将近两个小时。 车里的空调开到最大,但看着窗外纹丝不动的车流,和远处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哈利法塔,心里只有无尽的烦躁。 那种感觉很奇怪,你身处一个号称“未来之城”的地方,却体验着最原始的拥堵。

迪拜的地铁系统,其实非常先进。 无人驾驶,车厢干净,空调强劲,还专门设有女性和儿童专用车厢。 但它的问题在于,覆盖范围极其有限。 地铁线路基本上就是沿着谢赫扎耶德路的两条主线,很多重要的生活区和工作区,比如JVC、硅谷绿洲,地铁都到不了。 地铁站往往离你的最终目的地还有一两公里的距离,这段“最后一公里”在夏天足以致命。 你需要下了地铁再换乘公交或者打车。

打车,是游客和很多无车族的选择。 迪拜的出租车很规范,全部由RTA(道路与交通管理局)统一管理,打表计费。 但价格不便宜,起步价12迪拉姆,随便去个十几公里的地方,就要花掉四五十迪拉姆。 在高峰期或者偏远一点的地方,用Careem或者Uber叫车,常常要等很久,而且还会动态加价。

我有一个深刻的体验。 有一次周末,我和朋友约在朱美拉古城市集(Souk Madinat Jumeirah)见面。 我查了一下地图,从我住的地方过去,地铁转公交需要一个多小时。开车,谷歌地图显示20分钟。 我毫不犹豫的选择打车。 结果车子刚上路就堵住了,司机一脸平静的说:“这个点,去朱美拉,肯定堵。” 最后,原本20分钟的路,我们花了50分钟才到,车费也比预计的高出了一大截。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由钢铁、玻璃和滚滚热浪组成的巨大迷宫里。 这个城市的宏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疏离感。每一个地点都像是一座孤岛,连接它们的,是拥堵的道路和昂贵的交通成本。


四、空调里的“自由”和玻璃墙外的规矩

在很多人眼里,迪拜是中东地区的一片“绿洲”,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地方。 这话对,但也不全对。

迪拜的“自由”,更多的是一种商业上的自由和消费上的自由。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吃到任何国家的菜系,体验到最顶级的服务。 在特定的区域,比如酒店、酒吧和领有牌照的餐厅,你可以喝酒。 女性可以开车,可以不戴头巾,可以穿吊带短裙(但在商场或政府机构等室内场所,最好还是披一件外搭以示尊重)。 这种世俗化的生活方式,让很多外国人能够快速适应。

但你必须时刻记住,这一切“自由”的背后,是一个有着严格伊斯兰教法和文化传统的国家。 这层底色,决定了迪拜的自由是有边界的。 这个边界,就像一层看不见的玻璃墙,你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一旦触碰,后果可能很严重。

比如,公开场合的亲密行为。 情侣在街上牵手是没问题的,但拥抱、接吻等行为,是绝对禁止的,可能会被视为“不雅”而招来麻烦。 我亲眼见过商场的保安走过去,礼貌的提醒一对过于亲昵的外国情侣。

比如,关于“酒”的规定。 游客可以在有酒牌的场所喝酒,但居民如果想在家喝酒或者去商店买酒,必须办理“酒牌”(Alcohol License)。 没有酒牌私自买酒、运酒,理论上是违法的。 在公共场所醉酒闹事,更是会被直接逮捕。

再比如,斋月期间的规定。 在斋月期间,从日出到日落,穆斯林是禁止饮食的。 为了尊重这一传统,所有餐厅白天都会拉上厚厚的窗帘,或者用屏风隔出一个专门的区域供非穆斯林用餐。 在公共场所(包括办公室),吃东西、喝水、嚼口香糖都是不被允许的。 我刚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斋月尾巴,在办公室习惯性的拿起水杯喝水,被同事友善的提醒,最好去茶水间喝。 那一刻,你会强烈的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还有更严肃的法律。 迪拜对于债务问题是“零容忍”的。 信用卡欠款不还、支票跳票,都可能被视为刑事犯罪,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甚至坐牢和被限制出境。 这导致人们在消费时非常谨慎,也让这座城市的金融系统运行的极为高效。

网络言论也受到严格监管。 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当地政府、宗教、王室不敬的言论,或者传播谣言,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甚至在WhatsApp群里和朋友抱怨几句,如果被人截图举报,都可能惹上官司。

所以,在迪拜生活,你会养成一种“自我审查”的习惯。 说话、做事、甚至在网上发一张照片,都会下意识的想一想:这合规矩吗?会冒犯到别人吗? 这座城市极其安全,犯罪率极低,到处都是摄像头,让你感觉被一张天罗地网保护着。 但这种极致的安全感,也带来了一种无形的束缚。 你就像生活在一个恒温、恒湿、一尘不染的巨大玻璃花房里,很舒适,很安全,但你永远无法忘记那层玻璃墙的存在。

五、“纸醉金迷”是别人的,我只有逛商场

来迪拜之前,我收藏了无数个“必打卡”的网红点。 比如,周五的早午餐(Friday Brunch)。这是迪拜外籍人士最热衷的社交活动,在各大豪华酒店举行,你可以无限畅饮香槟、红酒,享用各种海鲜和美食,一顿饭吃上四五个小时。 听起来很诱人,对吧? 我去查了一下价格,最普通的Brunch,人均也要400迪拉姆(约800人民币)起步,稍微好一点的,动辄上千。 我默默的关掉了预定页面。

再比如,各种高端海滩俱乐部。 在棕榈岛或者风筝海滩,你可以租一个躺椅,喝着鸡尾酒,听着DJ打碟,看着碧海蓝天。 听起来也很惬意。 但一个躺椅的入场费,可能就要花掉你两三百迪拉姆,而且这笔钱通常不能抵扣消费。 点一杯饮料,一份沙拉,一天下来,一千块又没了。

我很快就发现,网上那些光鲜亮丽的“迪拜生活”,是一种需要雄厚财力支撑的“付费体验”。 对于像我这样,拿着普通薪水,需要计算着房租和生活费过日子的人来说,这种生活遥不可及。

那么,在迪拜,普通人周末都干什么呢? 答案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逛商场。 因为外面太热了,商场成了唯一的“避难所”。 迪拜的商场,确实是世界顶级的。 Dubai Mall(迪拜购物中心)大到可以逛一整天,里面有水族馆、滑冰场、瀑布,甚至还有一具巨大的恐龙化石。 Mall of the Emirates(阿联酋购物中心)更夸张,直接在商场里建了一个室内滑雪场,让你可以在40度的沙漠里体验零下4度的冰雪世界。

人们来商场,不一定是为了购物,更多的是为了“蹭空调”。 一家人在这里吃饭、看电影、喝咖啡,或者什么都不干,就只是在里面漫无目的的走来走去。 商场成了这座城市的客厅、公园和社交中心。 我曾经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坐在Dubai Mall的星巴克里,看着窗外音乐喷泉的表演,周围是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语言的人。 那一刻,我觉得热闹又孤独。 热闹是别人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孤独是自己的,你会发现,在这个由消费主义构建起来的巨大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其实非常脆弱。

在迪拜,交朋友很容易,也很难。 因为大家都是“过客”。 你今天在聚会上认识的新朋友,可能下个月就因为工作变动,去了新加坡或者伦敦。 人们很少谈论过去和未来,更多的是聊当下的工作、薪水和去哪里度假。 这种“活在当下”的氛围,一方面让人觉得轻松,没有那么多情感负担; 但另一方面,时间久了,会让人产生一种漂泊无根的空虚感。 你很难在这里建立起真正深厚的、可以持续一生的友谊。 每个人都像是在同一个巨大的中转站里短暂停留,大家礼貌的打个招呼,然后奔向各自不同的下一站。


六、50度的夏天,才是迪拜真正的“老板”

如果你问我,在迪拜生活,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不是高昂的物价,不是文化差异,也不是孤独感。 而是天气。 尤其是从5月到10月,长达半年的夏天。

迪拜的夏天,不是简单的“热”,而是一种全方位的、令人绝望的“炙烤”。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在7月份的中午走出空调房的感受。 门一打开,一股灼热的、潮湿的空气瞬间涌了过来,像一个巨大的热风枪对着你的脸猛吹。 空气是粘稠的,呼吸进去的每一口都带着温度,感觉肺都在燃烧。 太阳光不是照在你身上,而是“砸”在你身上,火辣辣的疼。 戴着墨镜出门,几秒钟后,镜片上就会蒙上一层薄薄的雾气。 从公寓楼走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短短三百米的距离,等我回来的时候,T恤已经完全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在这种天气下,人类的活动范围被极大的压缩了。 你的生活轨迹,变成了一条由空调连接起来的点线。 家(空调)——地下车库(空调)——车(空调)——公司地下车库(空调)——办公室(空调)。 你几乎失去了和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 “散步”成了一个奢侈的词汇。 户外运动更是无从谈起,除非你能在凌晨四五点,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爬起来。

整个城市,都像一个巨大的“反季节”生物。 白天,街道上空无一人,安静的像一座鬼城。 到了晚上十点以后,气温稍微降到35度左右,人们才像“夜行动物”一样纷纷出动。 海边的步道上开始有人跑步,餐厅的户外座位坐满了人,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 迪拜的夜生活,不是从酒吧开始的,而是从太阳下山开始的。

这种极端的气候,塑造了迪拜人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他们对“等待”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因为在户外多等一分钟,都是一种煎熬。 他们对“规划”有着极致的追求,出门前会精确的计算好每一个连接点,确保在空调和空调之间无缝切换。 空调的“嗡嗡”声,成了这座城市永恒的背景音。 我住在30楼,晚上睡觉时,关掉自己家的空调,依然能听到整栋楼成百上千台空调外机汇集而成的巨大共鸣声,像是一头巨兽在沉睡中呼吸。

当然,迪拜也有“春天”。 从11月到次年4月,是迪拜最舒服的季节。 气温在20到30度之间,阳光和煦,微风拂面。 这个时候的迪拜,才真正展现出它度假天堂的一面。 人们会去沙漠里露营,在海滩上烧烤,在公园里野餐。 整个城市都活了过来。 但所有在迪拜常住的人都知道,这段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是“借来的”。 夏天,那个严厉的“老板”,总会准时回来,把所有人重新赶回空调房里。


尾声:一本关于迪拜的人生账本

离开迪拜的那天,飞机在夜空中爬升。 我从舷窗望下去,地面上的迪拜像一片璀璨的星河。 谢赫扎耶德路是一条流淌的金色动脉,哈利法塔在夜色中闪烁,棕榈岛的轮廓清晰可见。 它依然那么美,那么不真实。

这一个月的生活,让我对“迪拜梦”有了全新的理解。 它不是一个关于“一夜暴富”的童话,而是一本关于“选择和交换”的现实账本。

在这本账本上,你得到的是: 可能是更高的、免税的薪水; 是世界顶级的安全环境和城市基建; 是开阔眼界、与来自近200个国家的人共事的机会; 是一种高效、有序、一切都按规则运行的确定性。

但你需要付出的,或者说失去的是: 一个普通人也能负担的起的、有烟火气的生活; 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权利,和四季分明的体验; 一种深植于土地的、有归属感的社群关系; 某些表达的自由和犯错的成本。

把迪拜和我们熟悉的城市放在一起比较,比的不是“好”与“坏”,而是“你要什么”。 如果你追求的是事业上的快速起步,原始资本的积累,一段独特的人生阅历,那么迪拜是一个绝佳的跳板。它像一个高效的职业训练营,逼着你快速成长。 但如果你追求的是安稳的家庭生活,深厚的人际关系,和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松弛感,那么这里可能会让你失望。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迪拜工作了五年,攒够了第一桶金,然后毫不犹豫的回国,在二线城市买房安家。 他说:“迪拜很好,但它不是家。家是那个你随时可以回去,并且想永远待下去的地方。”

我想起了那个巴基斯坦司机阿里。 我问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想永远留在迪拜吗?” 他摇了摇头,目光望向漆黑的前方,轻轻的说: “我只想等我的孩子长大了,就回家。我的国家虽然穷,但那里有我的根。”

“根”,这个我们平时很少提起的词,在迪拜这片用沙子和金钱堆砌起来的土地上,显得异常珍贵。

迪拜旅游出行Tips:

  • 最佳旅行时间:选择冬天!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迪拜的黄金季节,气温在20-30℃之间,非常舒适,适合各种户外活动。千万不要在6-9月来,除非你想体验“免费桑拿”。

  • 穿着建议:虽然迪拜相对开放,但尊重当地文化很重要。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商场、政府机构、老城区),女性建议穿过膝的裙子或裤子,上衣最好有袖子,可以随身带一条披肩。男性避免穿背心和过短的短裤。在清真寺,女性需要从头到脚遮盖严实(清真寺通常会提供免费的黑袍)。但在酒店私人沙滩或泳池,比基尼是完全没问题的。

  • 交通出行

  1. 地铁:最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购买一张Nol卡(交通卡),可以乘坐地铁、公交和有轨电车。注意地铁运营时间,周五上午会停运一段时间。

  2. 出租车:非常方便,随处可见,但价格较贵。车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米色出租车,一种是车顶颜色不同的专营公司出租车,价格一样。还有粉色车顶的,是女性专用出租车,司机也是女性。

  3. 网约车:Uber和本地的Careem是主要选择,价格比出租车稍贵,但服务和车型更好。

  4. 住宿选择

  5. 预算有限:选择德拉(Deira)或柏迪拜(Bur Dubai)老城区的酒店,性价比高,且能体验当地市井生活。

  6. 追求便利和现代感:选择谢赫扎耶德路沿线、市中心(Downtown)或JLT区域的酒店,交通方便,靠近各大景点。

  7. 豪华度假:选择迪拜码头(Marina)、朱美拉海滩(JBR)或棕榈岛上的酒店,可以享受海景和顶级服务。

  8. 换汇与支付:当地货币是迪拉姆(AED),与美元是固定汇率(1美元≈3.67迪拉姆)。在国内换少量美元,到迪拜机场或商场再换成迪拉姆即可。信用卡和移动支付(支付宝/微信在很多地方也可用)非常普及,现金不用带太多。

  9. 文化禁忌

  10. 未经允许,不要拍摄本地人,尤其是女性。

  11. 斋月期间,不要在白天于公共场所饮食。

  12. 不要在公共场合有过于亲昵的行为。

  13. 进入清真寺或本地人家里,需要脱鞋。

  14. 左手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不洁的,递送东西或吃饭尽量使用右手。

  15. 省钱小技巧

  16. 吃饭可以去老城区的巴基斯坦或印度餐厅,人均30-50人民币就能吃的很好。

  17. 很多海滩是免费的,比如风筝海滩(Kite Beach)和JBR公共海滩。

  18. 迪拜的自来水是海水淡化的,可以直接饮用,但很多人还是习惯买瓶装水。超市里本地品牌的瓶装水很便宜。

  19. 想看哈利法塔和音乐喷泉,没必要花钱登塔,在Dubai Mall外面的广场就能欣赏到绝佳景色。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荷兰正式宣布!荷兰管制范围扩大,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荷兰正式宣布!荷兰管制范围扩大,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百态人间
2025-11-04 16:00:18
“阿里味”的山姆,直接把食材精修成菜品“端”给了会员

“阿里味”的山姆,直接把食材精修成菜品“端”给了会员

什么Whatwhy
2025-11-06 14:00:37
美论坛:不管中国承不承认,中国是否已经输掉了关税战?

美论坛:不管中国承不承认,中国是否已经输掉了关税战?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06:11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深圳33个旧改项目被清退!是开发商无能为力,还是业主不愿拆了?

深圳33个旧改项目被清退!是开发商无能为力,还是业主不愿拆了?

深圳买房计划
2025-11-06 21:47:08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时时有聊
2025-11-05 12:01:05
大病来前,喝酒先知?喝酒若有这5个表现,或是大病来临的信号

大病来前,喝酒先知?喝酒若有这5个表现,或是大病来临的信号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6 23:46:06
欧冠爆发内讧!意甲刺头不满被换下 与主帅发生口角

欧冠爆发内讧!意甲刺头不满被换下 与主帅发生口角

球事百科吖
2025-11-06 11:39:03
55岁女演员确认步入更年期,高调宣布不引退:要继续坚持拍到60岁

55岁女演员确认步入更年期,高调宣布不引退:要继续坚持拍到60岁

素然追光
2025-11-07 02:45:03
特朗普和MAGA们遭遇重大失败,纽约市市长易主

特朗普和MAGA们遭遇重大失败,纽约市市长易主

山河路口
2025-11-05 19:28:18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乡野小珥
2025-11-07 00:05:5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小江、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会见中煤能源集团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小江、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会见中煤能源集团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16:43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体面全无?关晓彤和张凌赫“甜蜜互动”,鹿晗却瘦到认不出

体面全无?关晓彤和张凌赫“甜蜜互动”,鹿晗却瘦到认不出

仙味少女心
2025-11-06 01:20:52
千万不要在网上买“这4样”东西,水太深了,看完真后怕!

千万不要在网上买“这4样”东西,水太深了,看完真后怕!

装修秀
2025-10-28 11:55:03
吴彦祖罕晒夫妻合照,47岁Lisa素颜老到认不出,发际线后退像男人

吴彦祖罕晒夫妻合照,47岁Lisa素颜老到认不出,发际线后退像男人

花心电影
2025-11-06 17:16:02
炸裂!曝湖南省人医男院长与女主任的大瓜,热情火辣、拨人心弦

炸裂!曝湖南省人医男院长与女主任的大瓜,热情火辣、拨人心弦

鋭娱之乐
2025-11-06 15:01:03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浙江到处都是,好多人在捡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浙江到处都是,好多人在捡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6 15:15:01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丹徒生
2025-11-06 05:48:09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界面新闻
2025-11-06 17:07:54
2025-11-07 03:56:49
娱乐八卦木木子
娱乐八卦木木子
分享娱乐
178文章数 122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