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汉玉器
1、秦代玉器
秦代国祚短暂,仅15年,且秦国历史上地处偏僻,缺乏优良的制玉传统,秦始皇陵没有发掘,故秦代玉器少见。
青玉高足杯
秦 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阿房宫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院
![]()
这件玉杯应是秦宫旧物,高14.5厘米,青玉质,受沁后呈焦黄色。杯身直口筒形,杯口饰云纹、柿蒂纹,腹部为乳钉阴线连锁卷云纹,杯脚饰如意纹和流云纹。杯足为豆形,豆腹部刻有丝束状花纹。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精细流畅,是秦代玉器中的精品。
![]()
2、汉代玉器
汉代玉器在艺术风格上受楚文化影响明显,形成了雄浑豪放、自由潇洒的风格特色。
汉代玉器精品出自汉代诸侯王墓,以1968年发掘的满城汉墓、1983年发掘的南越王赵眜mò墓为代表。
![]()
张骞通西域后,新疆的和阗玉大量流入中原,汉代玉器的质料大多选用细腻坚实、温润晶莹的和阗玉,其中的上品“羊脂白玉”极受推崇。同时也使用陕西的蓝田玉。
![]()
玉器从用途可分为三类:礼玉、实用器、装饰品。
![]()
![]()
玉璧仍然常用作礼器,汉代丧葬玉达到了顶峰。
![]()
皇后之玺(禁出文物)
西汉 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
玉玺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33克。
通体莹润,螭虎纽,四侧刻云纹,印文篆书“皇后之玺”四字。
因出土在西汉长陵(汉高祖和吕后的陵墓)附近,推测为吕后之印。西汉末年赤眉起义,毁陵盗墓,玉玺被水冲到距长陵1公里的山腰的水沟里,隔了两千多年才重新发现。
![]()
汉印有两种用途:一是作身份的凭证;二是用于封缄。当时玺印是印在泥上以封缄,而非盖在纸上,考古中有不少封泥出土。
据东汉卫宏撰《汉宫旧仪》,汉代“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此印与记载材质不符,别的相符。
![]()
![]()
透雕双龙白玉壁
通高25.9厘米,直径13.4厘米,河北满城县刘胜墓出土,透雕出廓的玉璧是汉代出现的新器型,主要用作装饰,如悬挂在宫室,或者用作随身佩玉。
![]()
![]()
汉代葬玉
汉代人认为玉能保护尸身不朽,葬玉在汉代玉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葬玉主要有玉衣、镶玉漆棺、玉面罩、玉枕、玉九窍塞和玉握等。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