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有位八路军营长受重伤,治了整整一年,动了7次手术,伤情还是没好转。上级决定,把他送到延安去治。谁也没想到,就这一路,他的伤竟然自己好了。
如果当年没有那场枪战,张中如的人生也许完全不一样,他是晋绥军区21团1营营长,1943年3月,带兵在山西交城沟口山打伏击。
突围时,子弹从左胸穿了过去,那一下,他感觉胸腔像被锤子砸碎,没有时间害怕,也没人能安慰他,前线只有简单的包扎和止血。
医疗条件极其简陋,连麻药都没有,德国医生米勒赶来,简单消毒后直接开胸,灯光下,米勒一边操作一边用生硬的中文安慰:“坚持住,不让你走。”
张中如手攥着担架,额头全是汗,麻木地感受着刀刃和手指在自己身体里翻找,米勒清理掉碎骨、脓液后,插了根引流管,那会儿,谁都没把握他能不能熬过去。
术后,张中如被送回后方医院,可伤口反复感染,高烧不退,胸腔里天天积脓,左肺几乎废掉。
他自己说过,那个时候,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喘不上气”,每次呼吸都像刀割,咳嗽时能感觉到血和脓在肺里晃,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脸色灰青,躺在床上,眼睛总是盯着天花板。
一年时间里,后方医院的医生们一共给他做了八次手术,切除了三根肋骨。
张中如的左胸塌陷得厉害,整个人瘦得脱了形,身体虚弱到连坐起来都得人搀,没有亲人陪在身边,医生们轮流守着,夜里最怕的就是他突然高烧不退。
他躺在病床上,经常盯着窗外发呆,心里盘算着这日子还能熬多久,每当夜深,病痛让他辗转反侧,他心里清楚,能再撑过一天就多赚一天,比起喊疼,他更怕自己哪天再也醒不过来。
到1944年夏天,伤势突然失控,某个晚上,他感觉胸口像被什么东西压塌了一样,整个左胸塌了下去,连背后的骨头都歪了,整个人一下就虚脱了,医生见状不敢怠慢,急忙上报。
很快,组织决定要立刻把他送到延安,说延安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或许还有希望救他一命,这一决定,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次生死转折。
送去延安的路非常远,四名战士用担架抬着他,穿越吕梁山,夜里走,白天藏,得躲避封锁,张中如在担架上,胸口的痛和颠簸混在一起。
每过一个山头,他都要忍着咳嗽,不敢发出声音,途中一度高烧不退,几次咳嗽得喘不过气。
年轻的担架兵会悄悄问:“营长,行不行?”张中如嘴唇发紫,还是点点头。他知道,大家都在用命护着自己。
最离奇的事发生了。随着一路的颠簸,张中如感觉胸闷慢慢减轻,最初只是觉得呼吸顺畅了些,后来连高烧也渐渐退了。
引流管里流出了更多积脓,有时候咳嗽时还会排出脓块,陕北的空气干燥,山路把积在胸腔深处的脓液一点点“晃”了出来。
张中如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竟然慢慢恢复了,每天醒来,身边的战士都很惊讶:“营长,今天精神多了!”
二十多天后,他们终于到了延安,医院的医生检查后,发现他胸腔积脓几乎排净,肺部也在自我修复,医生一边庆幸一边感慨:“你这是被命硬给救了。”张中如笑笑,说:“颠过来的。”
他不是没怕过,但更清楚,自己不能就这么倒下,那时的张中如身体虚弱,左胸塌陷,只有一只肺能用。
但他没有多休息,组织上安排他去晋绥军区司令部任作战科科长,他没迟疑,拄着拐杖就上了岗。
1945年8月15日,延安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张中如和战友们激动得一夜未睡。
延河边篝火燃起,大家围着火堆唱歌,张中如坐在人群里,手里握着一块石头,心跳得厉害,他觉得,这一夜比任何一天都长。
后来,张中如继续随部队南征北战,他身体一直不算好,跑步只能靠右肺支撑,但干起活来,没人觉得他比别人差。
解放后,他参与创办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亲自制定校训和训练大纲,有人觉得他要求太严,他却说:“部队就是要严,命是这样拼出来的。”他从不夸自己,只是经常叮嘱年轻人:“遇到难,先别认输。”
张中如活到100岁,晚年,他很少提起当年那八次手术和担架上的日子,偶尔有年轻人问起,他只是淡淡地说:“那时候大家都不容易,我只是命硬点。”
旁边的人都明白,这种“命硬”,不是光靠运气,更靠那股子不服输的劲。
他一生没写过回忆录,也没讲什么大道理,可他的故事,是无数抗战老兵的缩影,没有奇迹,只有咬牙坚持。
那些在枪林弹雨里挣扎出来的人,从不把苦难挂在嘴边,却用行动把生命的分量撑得很重。
张中如的经历没有传奇色彩,但每一个细节都扎实得让人心疼,他不是主角,也没谁为他专门写歌,可他的名字,永远刻在历史的褶皱里。
你或许记不住他的官职,但你一定记得,有个人被八次手术和山路颠簸救了回来,以一只肺撑起了余生。
有时候,命运的转机,就藏在最难熬的那段路上,张中如用整整一年和八次手术,再加上一段颠簸的山路,把命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他没说过“我一定要活”,但每一次睁开眼、咬牙坚持,就是最响亮的回答,这,就是八路军营长张中如的故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