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当地时间11月2日,随着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的专机缓缓降落在河内内排国际机场,一场高密度、高强度的战略对话迅速展开。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与国防部长潘文江接连出席会晤,接待规格之高凸显此次访问的重要性。贯穿多轮会谈的核心议题,正是围绕军事装备供应展开的深度磋商,其背后牵动的是整个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的潜在变动。
一边是寻求突破武器依赖困局的越南,另一边是意图深化亚太军事布局的美国,这场看似“各取所需”的互动,不仅标志着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升温,也悄然撬动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稳定性,区域军力对比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
越南主动向美国靠拢,实则是现实压力下的战略抉择。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其最主要的军事装备来源国。
根据法新社披露的数据,越南武装力量超过80%的武器系统源自俄罗斯,涵盖从轻武器到苏-30MK2战斗机,再到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在内的关键平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俄制装备生态链。
然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实施的全面经济与技术制裁严重冲击了其军工生产能力,导致生产线停滞、零部件断供等问题频发,越南已订购装备的交付周期不断延后,现役系统的维护保障亦陷入困境。这种被“卡脖子”的窘境,迫使河内加速推进军购渠道多元化进程。
![]()
与此同时,越南正全力推动军队现代化改革。Global 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024年国防预算达约78亿美元,其中武器采购专项拨款高达15亿美元,较2018至2022年的平均支出水平显著提升,雄厚的资金实力为拓展对外防务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而美国对此轮合作表现出强烈意愿,背后有着清晰的地缘政治考量。自2016年正式解除对越致命性武器禁运后,华盛顿便持续尝试通过军事协作增强与河内的战略黏性,特别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双方在防务领域的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
对美方而言,向越南出售先进装备不仅能创造可观的军火收益,更可借此渗透东南亚腹地,扩大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前沿存在,形成对中国战略空间的有效挤压。
此类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近期,美国已计划在琉球群岛西南诸岛及菲律宾吕宋岛部署陆基导弹部队,并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安置于菲北部基地,美越之间的军事协调正是这一系列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拼图。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美方还试图以军售为杠杆,换取对金兰湾港口的部分使用权。这座扼守南海咽喉要道的战略枢纽若向美军开放,将极大增强其在南海海域的情报搜集、快速反应与兵力投送能力,成为影响地区权力天平的重要支点。
本次高层会谈所涉及的具体合作项目,早已历经多年酝酿。三位匿名知情人士透露,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已成为谈判焦点,该信息已获美国政府官员间接确认。
![]()
此外,双方还在就采购S-92通用直升机以及波音CH-47“奇努克”重型运输机构成事宜进行深入探讨。越南警方拟引进2至3架奇努克直升机用于特种救援任务,而河内近郊新建的一处航空设施已被证实具备起降CH-47D等大型旋翼机的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已先行一步。
事实上,美越在军备领域的接触早有端倪。路透社曾在2023年报道过两国关于C-130飞机出口的初步磋商;2025年7月再度披露,越南公安部队已与美方就两架S-92直升机达成非约束性协议。
早在2024年11月,美国已向越南移交首批5架T-6C“德克萨斯II”初级教练机,这是越南此前分批订购12架中的组成部分,预计所有订单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这批教练机将成为越军熟悉美式操作规范和训练体系的“先导力量”,为未来引入更复杂作战平台奠定基础。
![]()
尽管合作前景看似明朗,但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多重结构性障碍。首当其冲的是装备体系兼容问题——目前越南军队约九成主战装备来自俄罗斯,其人员培训、后勤补给、维修保养乃至弹药标准均围绕俄式体系建立。
一旦大规模引入美式武器,整个国防链条必须重新适配:飞行员需接受全新飞行程序训练,地勤团队要掌握不同检测工具与流程,燃料与零配件供应链亦需重构,极易陷入“新装备难用、旧体系难舍”的两难境地。当前,越方尚不具备完全驾驭部分高端美制装备的技术能力,即便完成采购也可能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
![]()
其次,美国对外军售往往伴随附加政治条款,包括要求接受美方监督、限制与其他大国开展军事合作等内容,这与越南始终坚持的“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外交原则存在根本冲突。
越南奉行被称为“竹子外交”的灵活策略,强调在中美俄之间保持战略弹性,既不愿过度倚赖任何一方,也不愿因外部合作而丧失自主决策空间。因此,如何在获取美援的同时守住政策底线,成为河内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越南与俄罗斯的传统纽带依然牢固。2024年第一季度,两国间贸易采用本币结算的比例攀升至接近60%,能源、核能及联合勘探等领域合作持续推进,使得越南难以轻易疏远莫斯科。如何在美俄之间精准拿捏尺度,避免引发战略失衡,考验着越南领导层的政治智慧。
![]()
无论此次高层对话能否促成最终签约,美越加强防务协作的趋势已然显现,这一动向对中国周边安全态势构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美国通过军售手段拉拢越南,实质上是其“以武促控”亚太战略的延续,与在日本、菲律宾强化军事部署、构建多边联盟网络等举措遥相呼应,意在编织一张覆盖西太平洋的遏制之网。
原本相对稳定的东南亚军备格局,可能因美制武器的逐步渗入而出现倾斜,区域内主要国家的安全互动模式也将随之调整。
![]()
对越南来说,推进军购来源多样化本是为了增强国防韧性、降低单一依赖风险,但这条转型之路充满荆棘。既要应对跨体系整合带来的技术难题,又要承受来自大国博弈的政治压力,还需维系与传统伙伴的深层联系,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战略被动。
从长远视角看,美越军事关系的深化将使东南亚地缘竞争更加错综复杂。美国的战略野心与越南的现实需求相互交织,既推动两国从历史宿敌走向所谓“全面伙伴关系”,也在合作表象下埋下了信任缺失与利益冲突的隐患。
越南能否在中美俄三角博弈中实现国防独立与外交平衡,美国的亚太围堵构想是否真能落地生根,仍有待时间验证。
但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正经历新的结构性变化,相关动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唯有持续跟踪研判、精准把握节奏、提前布局应对,才能在这场由美越联手掀起的军备浪潮中稳住阵脚。这场风波最终将如何重塑地区秩序,仍需密切观察后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