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号立冬,“上午立冬十栏九空,下午立冬单衣过冬”,今冬很冷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斗转星移,节气更低向前,今年的11月7号,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北”,太阳的位置也刚好到达黄经225°时,立冬就来了。
![]()
立冬一到,意味着秋天结束了,正式开启冬天。届时,气候特点将有降温、冷空气入侵、时有伴有雨雪的寒潮等。
立冬不仅是冬季里的第一个节气,还是我国古代社会“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人们就非常重视这一天,通常会举行迎冬、观风向、祭祖祭天等仪式,部分地区也有饮宴、吃饺子、酿黄酒、吃甘蔗、吃生葱等一些习俗活动。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自古以来,立冬就是一个标志着冬季开启的节气,就承载着人们对时序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期盼。
到了现代,已经没有古时候那种迎冬大典了,但老祖宗留下的“天气谚语”仍然比较广,虽然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作为笼统的参考还是值得去了解的。
例如,在《田家五行》中,就有“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的记载,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的话,往往预示着当年冬天里雨雪天气少,相对暖和一些。反之,则预示着冬天可能雨雪频繁,天气寒冷。
还有在《农政全书》中也记载说:“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好晴天”,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当天刮得风以北风为主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天的冬天里,可能冰雪天气会比较频繁,天气寒冷。
反之,如果当天刮的风以南风为主的的话,则预示当年的冬天里晴朗的天气将成为主导,相对暖和。
![]()
这些口耳相传的农谚,虽然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但藏着古人观天察地的智慧,也成了后人提前备冬的实用指南。
今年公历11月7号,农历九月十八,就是立冬了,在民间有“上午立冬十栏九空,下午立冬单衣过冬”的讲法。什么意思?今年冬天会很冷吗?
这句话农谚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就能大致看出来。
大意是说,立冬到来的时间要是在中午12点之前,那么按照老祖宗的经验总结,说明今年冬天来得比较急,也比较迅猛,天气降温会降得很快,冬天会比较寒冷。
那么,寒冷到什么地步呢?
根据老祖宗“上午立冬十栏九空”的说法,冷到耐寒的牛都受不了,说明可能是个寒冬。
相反,如果立冬到来的时间过了中午12点后,那么,按照老祖宗总结的经验,说明今年冬天会来得慢悠悠,温度降得很慢。
这样一来,预示着接下来的这个冬天会过得很暖和,穿着单衣也能过冬(夸张的说法)。
![]()
那么,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呢?
从今年立冬节气的交节时间来看,是交节时间在12点3分48秒,属于过了12点的情况。因此,按照民间的说法,今年算是“下午立冬”。
所以,按农谚中的说法,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应该会是一个暖冬,有利于大家出行。
此外,今年的立冬,还是民间说法中的 “早立冬”、“立冬在月头”、“白天立冬”和“双春遇早冬”。
民间谚语说:“早立冬过年穿单衣,晚立冬冷到三月中”、“早立冬晴,一冬暖;早立冬阴,一冬冷”、“早立冬遇雨,整个冬天雨不稀;早立冬雪,一冬雪堵门”;“立冬在头,冻死老牛;立冬在中,单衣过冬;立冬在尾,二月才寒”;“白天立冬,穿单衣;晚上立冬,冻死牛”、“双春遇早冬,冷热两头冲”,也都预示着今年冬天多半可能是个暖冬。
对此,大家是怎么判断的?您认为,今年的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