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1968年的越南战场,至今仍让许多人感到费解——北越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为何最终却是美军黯然撤离?答案就藏在那年年初一场大胆而极具算计的战略行动之中。
2编号:1968年1月,北越以西山战役为起点,掀起了震惊世界的春节攻势。超过八万名越南人民军士兵与南方游击力量同时出击,对美军驻守的西山要塞以及南越境内几乎所有主要城市展开全面突袭。
3编号:这并非单纯的军事进攻,而是武元甲大将精心策划的一次心理战。彼时美国社会已因战争陷入分裂,随着彩色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前线断肢残骸的画面每日直击美国家庭客厅,民众反战情绪持续升温。北越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试图用一次震撼性的大规模攻击彻底摧毁美国继续作战的决心。
![]()
4编号:西山基地地处广治省西北边缘,距离越老边境仅19公里,距老挝境内胡志明小道的核心补给枢纽“车邦”约40公里。这一位置堪称咽喉之地,控制着北方向南方输送兵力与物资的关键通道。
5编号:由于情报泄露,美军提前增兵至约6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并层层加固防御体系,构筑起密集的地堡群和雷区。然而北越的战略意图极为明确:集中主力猛攻西山,诱使美军主力驰援,趁机派遣精锐部队渗透南越大中城市,实现声东击西的战略布局。
6编号:1968年1月21日凌晨5点30分,越军炮兵部队突然发动猛烈轰击,短短一天内向西山倾泻了高达1500吨的炮弹。火力密度前所未有,美军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通讯中断、油库爆炸、跑道损毁,整个基地陷入火海。
7编号:随后长达77天的拉锯战中,双方展开殊死搏斗。美军依靠绝对制空权苦苦支撑,累计出动战机逾2万架次,投下总计达8万吨的炸弹——其能量相当于五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总当量,堪称现代战争史上最密集的空中支援之一。
![]()
8编号:军事失败却赢得政治胜利的教科书案例
9编号:真正动摇美国战争根基的,并非西山的血战,而是春节期间北越武装对南越上百个城镇及美军设施发起的突然袭击,甚至包括位于西贡市中心的美国大使馆也遭到敢死队冲击。
10编号:这些攻击者伪装成返乡过节的平民,悄然潜入城市内部。南越安全部门毫无预警,等到枪声响起才意识到危机降临。尽管北越部队未携带重型武器,攻势很快被美军镇压,但这场出人意料的全面暴动在美国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11编号:西山战役从战术角度看,北越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但从战略层面审视,这次进攻成功制造了巨大心理冲击,直接打击了美国政府与公众对战争前景的信心。
12编号:美国各大媒体轮番直播西山战况,画面中满目焦土、伤员哀嚎,公众开始担忧这片土地是否会成为“美国的奠边府”。约翰逊总统面临空前压力,反战示威从校园蔓延到街头,甚至波及欧洲盟国首都,形成全球性舆论风暴。
![]()
13编号:数据不会说谎。北越官方承认在此次战役中伤亡7477人,美军评估其实际阵亡人数约为5550人;相比之下,仅西山一地,美军陆战队就有274人牺牲,2541人受伤。在整个春节攻势期间,北越正规军死亡高达4.5万人,地方游击队几近瓦解,军事上的溃败显而易见。
14编号:但结局令人意外:1968年7月5日,美军正式宣布关闭西山基地并主动撤出。约翰逊政府随即终止“滚雷行动”,启动逐步撤军计划,总统本人更宣布放弃连任竞选。同年年底,理查德·尼克松以“结束越南战争”为核心承诺赢得大选,标志着美国对越政策的根本转向。
![]()
15编号:这场战役完美诠释了克劳塞维茨那句经典论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北越以巨大的人员牺牲换取了战略主动权,自此之后,美军在越南再也未能掌握真正的主导地位。
16编号:那些曾在西山坚守77个日夜的6000名陆战队员,最终目睹自己用生命捍卫的基地被轻易放弃,内心的失落与荒诞感难以言表。
17编号:战争有时就是如此悖论重重:一方虽赢下每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民心与意志;另一方纵然流尽鲜血,却赢得了最终的退场权。历史证明,决定战争结局的,往往不是地图上的推进线,而是人心深处的动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