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眼下,宿迁秋粮收获进入尾声,各地正抢抓农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户们弯腰忙碌,收割机在大地上来回穿梭,烘干设备开足马力运转,运粮车满载“丰收的成果”,一路驶向粮仓。近日,记者前往多地,探访秋收时节好“丰”景。
![]()
11月3日,在宿城区罗圩乡水月湾家庭农场的稻田里,5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作业,伴随着阵阵轰鸣,谷穗被整齐收割,脱粒、分离、装车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
该家庭农场负责人臧耕年穿梭在田间,一边紧盯收割机的作业进度,一边用手机记录着丰收场景。“今年我种植了1200亩水稻,受天气影响,水稻收割比往年晚了几天。预计6天,水稻就能全部完成收割,亩产量大概在1400斤!”臧耕年说。
![]()
今年6月,这片土地上的小麦曾创下亮眼成绩,来自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的专家对该家庭农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丰产片进行百亩示范方实收测产,实测面积109.46亩,平均亩产达692.8公斤,创造了江苏省稻茬麦百亩实收产量新纪录。
据了解,宿城区罗圩乡水月湾家庭农场创办于2013年,共有12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同时从事优质稻米加工和销售。得益于统一种植、统一防治病虫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效模式,该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等,已累计示范推广20项新技术、20个新品种。此外,该家庭农场通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稳产增收。
臧耕年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家庭农场拥有农机40余台,基本实现“播、耕、收、存”等全程机械化。“你看这边的烘干房和仓储间,占地5000平方米。最近,农户们的水稻收上来了,不少人担心遇上阴雨天导致水稻受损,我腾出设备帮大家烘干,目前已烘干了1000余吨稻谷。忙完水稻收割,接下来就要开始小麦播种了!”臧耕年说。
在宿豫区来龙镇来龙社区的宿豫区青农稻麦种植场,这里的500亩水稻经过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流程,已经全部抢收完毕。该种植场负责人吴可告诉记者,受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今年,该种植场稻谷水分偏高,晾晒成为一个问题。
“我们提前购入了6台烘干机组,满负荷运转,相关设备的日烘干能力达180吨,稻谷的水分可从25%快速降至13%的储存标准,经过烘干,目前秋粮已经全数安全入库。”吴可介绍。
如今,在宿迁,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正以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篇章。
![]()
11月2日,在宿迁市金恒地方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陈集分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忙碌着开展秋粮收购工作,现场,一辆辆运粮车陆续抵达,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粮食通过传送带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粮仓,繁忙景象随处可见。
据了解,宿迁市金恒地方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陈集分公司的仓储项目占地面积约100.8亩,总投资1.8亿元,该公司建有9.23万吨高标准粮仓,配备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绿色储粮设施设备,应用智慧粮库、绿色储粮等科技储粮技术,可实现粮食保质保鲜存储。此外,该公司还建有日处理300吨粮食的烘干线及冷链物流中心,具备粮食产后服务、冷链物流等综合功能。
![]()
“我们公司的高标准粮仓于2024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5年9月,已实现营收1.19亿元。2025年夏粮收购期间,公司累计收购粮食8.56万吨,其中,商品粮收购1.5万余吨,托市粮收购7万余吨。目前,我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秋粮收购工作,今年预计收购量可达7000吨,实现粮库仓容利用率100%。接下来,我们公司将一如既往管控好粮食质量,不断优化烘干设备布局,强化仓储空间设备维保和扬尘管控,确保粮食储存安全。”宿迁市金恒地方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陈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陈作友表示。
记者从宿迁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前,我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共成立533个服务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干、联乡挂村”,全力发动各方力量开展秋粮抢收抢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围绕秋粮农情灾情全过程,宿迁加密开展监测调度,自今年7月以来累计开展农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调度70次,发布病虫情和土壤墒情简报25期;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631.04万元,迅速采购农药、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1154.45吨,组织“一喷多促”喷施作业1076.7万亩次;实施穗期病虫害防治948.56万亩次,为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
资料图
针对前期连阴雨天气,宿迁以“抢”字当头保颗粒归仓,加强急需农机具调配,做好收割机械、烘干设备需求对接,公布全市453个烘干点位信息,还动员各机关事业单位、工厂企业开放庭院、内部路场等提供适宜晒粮空间,帮助农民解决晾晒难题,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收割机36965台次,批次烘干作业能力已达5.9万吨。
为推动秋收秋种有序开展,我市组织30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包乡包村包主体、到村到户到田头”的手把手指导服务,为秋播质量打牢基础;持续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培训等方式,助力全市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生态河道等基础建设,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有力保障秋收秋种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做好农机人员培训、机具检修、油料配件供应、跨区作业调度等工作,截至目前,已检修保养各类农机具3万余台,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生产;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用于支持秋粮抢收抢烘和秋播整地播种作业,全力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