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黄主任,我已经回到青海了,一切都好,谢谢您!”一条简单的报平安微信,连接起四川成都与青海两地,也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娜主任与哮喘患者王女士之间一段跨越千里的健康守护。
千里奔赴:源于信任的执着求医
青海的王女士,长期受到哮喘的困扰。每当季节交替或气温波动,频繁遭受胸闷、气促的折磨,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质量。在当地多次求医,治疗效果却始终不尽人意。
![]()
王女士通过网络得知黄娜主任在治疗呼吸系统疑难杂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怀着希望,王女士决定跨越千里,从青海前往成都,寻求一份专业的解答。
诊室里,黄娜主任耐心地倾听王女士数年的病史,并细致地审阅了她从青海带来的检查报告。黄主任并未急于作出诊断,而是为她安排了系统的检查,以精确评估其哮喘的控制状况及可能的诱发因素。
“您的哮喘状况被判定为中度持续性,需要制定一个长期且规范的控制方案。”黄主任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她为王女士制定了一个以单抗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吸入药物、环境控制及健康教育,并对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
“请放心,只要我们坚持规范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您的病情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的。”黄主任的话语如同一颗定心丸,让王女士久违地感受到了安心。
线上守护:跨越山河的“安心热线”
王女士带着治疗方案返回了青海。治疗期间,王女士通过微信和黄主任建立起一条24小时在线的“安心热线”。
三月底的一个晚上,王女士发现身上起了小红疹,腹部还有一片荨麻疹。她立刻想到几天前注射的药物,心中忐忑,便尝试着给黄主任发去微信询问。尽管已是晚上九点多,黄主任的回复却很快到来:“27号打的针,现在才出现皮疹,药物过敏的可能性不大,更像是接触了其他过敏原。最近春天花粉多,要特别注意。如果难受,可以先口服一片抗过敏药物定观察。”
![]()
八月底,王女士的一位家人因咳血、咳嗽住院,初步检查提示白细胞减少、肺部感染,情况不明。情急之下,王女士再次求助黄主任。“主任在吗?我想帮我一个大姐咨询个病。” 尽管无法看到住院的详细报告,黄主任依然根据描述,对“白细胞减少”、“肺水肿”、“细菌感染”这几个关键信息进行了梳理,提供了专业的分析思路,并叮嘱要尽快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明确后续诊疗的关键方向。
从药物副作用的解惑,到家人急症的初步研判,黄娜主任通过微信这个小小的窗口,一次次为远在青海的王女士送去了专业的医疗支持和巨大的心理安慰。
目前,王女士的哮喘症状控制良好,但依然坚持每月从青海到成都治疗随访,她表示“有黄主任在线上,心里特别踏实,就像在成都有了可靠的‘医靠’,没想到这么远来看病,还能享受到这么持续、温暖的照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