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阳气内收,阴气渐盛,正是人体蓄势养精的关键时期。对于马尾综合征患者而言,这一季节恰是调理身体、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宝贵时机。中医强调“天人相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有助于精气内守、濡养筋骨,若能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科学调养,可事半功倍。
许多马尾综合征患者入冬后常感觉症状反复:下肢麻木加重、肌力减退、二便控制困难,甚至出现持续性疼痛。
急于求成者尝试各种疗法,却往往收效甚微。
究其根源,马尾综合征在中医理论中并非孤立之症,而是与经络阻滞、气血失调、肝肾亏虚密切相关。
若只针对单一症状而忽视整体调理,犹如治标不治本,难以触及病机核心。
![]()
那么,何为调理马尾综合征的根本?答案在于——通调经络、滋养肝肾。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贯穿周身、联络脏腑。而肝肾二脏,一主筋、一主骨,共同维系下肢运动与感觉功能。当跌扑损伤、寒湿侵袭或久病耗损导致经络瘀阻、肝肾不足,便会引发肢体痿废、二便失司等典型症状。
正如古医籍所言:“经络不通,则筋脉失养;肝肾亏虚,则骨弱髓空。”因此,通经活络、补益肝肾成为中医调理此病的核心思路。
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属于经络瘀阻、肝肾不足?
下肢麻木乏力——经气不达,筋失所养
患者常觉双下肢麻木冰冷,站立不稳,步行艰难。此因督脉受损,膀胱经气受阻,气血无法濡养四末。如《黄帝内经》所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经气不通则筋弛无力。
![]()
二便功能障碍——肾司二便,气化失权
小便潴留或失禁、大便困难等症状,与肾气亏虚、膀胱气化不利直接相关。肾为水脏,主司开阖;肾气不足则固摄无权,水道失调。
持续性疼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腰骶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多为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若兼见畏寒喜暖,则为寒凝经脉;若入夜痛甚,属瘀血内停。
肌肉萎缩——肝肾亏虚,精血不充
病程日久者常见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肝血虚则筋弱,肾精亏则髓枯,终致肢体失于濡养而渐至痿废。
由此可见,马尾综合征的调理需以“通经活络、补肝益肾”为纲,激发人体自愈能力。经络通畅则气血得行,肝肾充盈则筋骨得养,方能使神经功能逐步恢复,步入良性循环。
![]()
调理方药参考:中药生经方加减
组方:黄芪、当归、川芎、牛膝、杜仲、续断、地龙、全蝎、熟地黄、山茱萸、桂枝、炙甘草
益气活血,通行经络——黄芪、当归、川芎、桂枝
黄芪补气升阳,助血行而通利经脉;当归养血活血,为血中气药;川芎上行下达,活血兼行气;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四药合用,使气充而血行,经络得通。
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杜仲、续断、牛膝、熟地黄、山茱萸
杜仲、续断为壮骨续筋要药;牛膝引药下行,兼活血通利;熟地黄、山茱萸滋肾填精,益髓养骨。此五味共奏补肝肾、强筋骨之效。
搜风通络,破瘀开结——地龙、全蝎
虫类药善走窜,地龙通络利水,全蝎搜风解痉,二者深入络脉,破除瘀结,缓解麻木疼痛。
调和诸药,补中益气——炙甘草
甘草调和药性,兼补中焦,助生化之源。
![]()
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顾。既通经络之瘀阻,又养肝肾之亏虚,对改善下肢感觉障碍、肌力减退、二便功能失调等症有积极意义。临床适用于马尾综合征恢复期见肢体痿软、麻木冷痛、步履艰难者。
需强调的是,药物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结合个体体质与病情阶段灵活化裁。冬季调养还可配合艾灸肾俞、命门、环跳等穴,或予药膳调理(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以温通经脉、扶助阳气。
马尾综合征的康复如同修缮通路:既要清除障碍(通经络),也要夯实根基(养肝肾)。唯有二者并举,方能重建功能,迎接春日的生机勃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