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薪养不出忠诚心!”当年董明珠痛斥“白眼狼”的言论,如今在华为这起案件中被彻底验证。
2. 华为14人集体获刑的真相曝光后,令人不寒而栗。主谋张琨的身份背景尤其耐人寻味。
![]()
3. 他出身北大,却早已加入美国籍,在华为期间年薪加股权收益轻松突破千万大关。
4. 按理说这样的人生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但他偏偏选择在离开公司后上演一场“掏空老东家”的戏码,还顺带拖垮了13名同事。
5. 原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技术、另起炉灶,最终结局却是天网恢恢,令人拍手称快!
![]()
6. 白眼狼张琨
7. 在无线通信芯片领域,张琨曾是业内公认的顶尖人才。
8. 北大本科打底,中科院硕士深造,更拿下美国两所名校的双硕士学位,学术履历堪称豪华。
9. 早年任职高通时还斩获过“最佳技术创新奖”,谁也没料到这位技术精英日后会走上背叛之路。
![]()
10. 2011年,华为以600万元年薪将他引进,并授予21级高管职级——距离核心技术岗天花板仅一步之遥。
11. 更重要的是,公司将耗资十亿、集结数百人历时三年研发的Wi-Fi 6芯片项目全权交由其主导。
12. 如此重托之下,本应全力以赴回馈信任,可他在危难时刻动的却是私利的念头。
![]()
13. 2020年底美国对华为实施全面封锁,海思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14. 全体研发人员坚守岗位,昼夜奋战试图破局。
15. 而身为核心负责人的张琨,心中盘算的却是如何把这份十年积累的技术成果据为己有。
![]()
16. 他对华为投入巨资打造的核心技术垂涎已久,认为与其在制裁下挣扎求存,不如自己单干更快致富。
17. 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悄悄联络最信赖的下属刘某试探口风。
18. 这位刘某,竟成了推动整个泄密链条启动的关键人物。
![]()
19. 刘某早年考入北京大学,却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多门课程不及格,最终被校方劝退。
20. 当众人以为他会就此沉沦时,他竟重新参加高考并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21. 可见此人虽行为叛逆,但头脑极为聪慧。
22. 正因如此,当张琨向他抛出合作邀约时,刘某虽略有迟疑,内心更多是跃跃欲试。
![]()
23. 他自认能力远超薪酬回报,对华为待遇早有不满,因此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场阴谋。
24. 然而两人力量有限,于是开始秘密拉拢周某、顾某某等多位关键技术骨干,逐步构建起一个内部“策反联盟”。
25. 他们系统性地对华为团队进行整建制挖角,覆盖从设计到测试的全流程环节。
26. 新成立的尊湃通讯刚满一年,来自海思的前员工比例就高达六成。
27. 可这还不是他们恶行的终点,真正的卑劣手段还在后面。
![]()
28. 双面团队
29. 这群人均是华为资深老兵,对公司安全机制了如指掌,因而策划出一套极其隐蔽的“蚂蚁搬家式”窃密方案。
30. 2021年2月,张琨正式离职,随即在南京注册成立尊湃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31. 而仍留在华为的同伙,则立即开启长达半年的技术外泄行动。
![]()
32. 为了规避风险,13名合伙人分批次办理离职手续,避免集中变动引发警觉。
33. 离职后他们并未收敛,反而使用化名继续参与非法研发:周某改名为“胡某”,顾某某更名为“杜某某”,在新公司暗中运作。
34. 尚未离职的工程师则利用职务便利,将芯片版图截图后通过企业内部通讯工具秘密传输出去。
35. 更有甚者,白天在华为正常打卡上班,完成窃取任务后晚上直奔尊湃加班赶工。
![]()
36. 整个团队化身“双面人”,将华为多年积累的核心知识产权洗劫一空。
37. 为了让盗取成果合法化,他们甚至将华为源代码伪装成开源项目上传网络,再下载回来修改注释,谎称系自主开发。
![]()
38. 2022年11月推出首款芯片原型后,迅速迭代出第二版本,紧接着便启动融资计划。
39. 凭借“前华为技术总监”的光环,张琨成功吸引大量资本涌入。
40. 2021年5月,高榕资本牵头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2年5月,小米集团与湖杉资本联合注入数亿元Pre-A轮资金。
![]()
41. 到2023年1月,又顺利完成A轮融资,两年内累计融资超3亿元,公司估值一度冲上10亿元人民币。
42. 或许是财富来得太快太容易,张琨逐渐忘乎所以。
43. 他公开宣称自家团队“研发效率比华为高出三成”,言语间充满挑衅意味。
44. 但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偷来的东西,终究经不起专业拆解。
![]()
45. 东窗事发
46. 张琨的高调言论很快引起华为海思技术团队的高度警觉。
47. 尊湃芯片一经发布,海思专家立即购入样品进行逆向分析,结果令所有人震惊。
48. 经鉴定,该芯片包含的40项核心技术指标,与华为商业秘密的匹配度超过九成。
49. 此次泄露直接造成华为三年心血付诸东流,多项技术优势被彻底瓦解。
![]()
50. 掌握确凿证据后,华为果断向公安机关报案。
51. 2023年4月19日,就在尊湃准备量产之际,上海与江苏两地警方同步出击。
52. 七台服务器当场查封,账户内9500万元资金被依法冻结。
53. 所有核心成员无一漏网,包括藏身幕后的张琨也被当场控制。
54. 警方在其个人电脑中发现惊人信息:他不仅是美籍华人,更是高通公司的前技术骨干。
![]()
55. 这一细节引人深思——就在张琨落网前后,高通突然宣布解散其在上海的WiFi 7研发中心。
56. 一个刚刚投入巨额资源建设的研发中心,为何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
57. 若非背后另有隐情,怎会做出如此反常决策?
58. 据调查,张琨察觉到华为已启动调查程序,正紧急销毁相关电子证据,可惜动作慢了一步。
![]()
59. 2025年7月28日,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罚款三百万元,并被禁止五年内从事芯片行业。
60. 其余13名涉案人员中,4人获实刑,9人适用缓刑,合计罚金达1350万元。
61. 尊湃通讯被强制解散,所有侵权资料现场销毁,投资人血本无归,纷纷发表声明切割关系。
![]()
62. 结语
63. 张琨等人本应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中坚力量,却选择了最短视也最肮脏的道路。
64. 他们幻想靠剽窃实现弯道超车,殊不知这条路根本没有出口。
65. 9500万资产冻结、1350万罚金难以偿还、六年铁窗生涯无法逃避,近百名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毁于一旦。
66. 这起案件为所有妄图走“捷径”的从业者敲响警钟:捷径看似诱人,实则是通往毁灭的单行道。
![]()
67. 信息来源:
![]()
68.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