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是破解教学难题的“金钥匙”,更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核心路径。然而,许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常面临“方向不明、选题宽泛、命名随意”等难题。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2025年10月29日,成都市温江区和盛中学校借助强校工程平台和机会,在学校多功能厅开展了教师重点教学技能专题(教育科研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叶剑,为全校教师带来题为“课题研究的选题与论证”的专题讲座。
![]()
叶院长指出,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既是课堂与学生的桥梁,也是实际问题的解决者,因此必须具备研究思维。从教学特点来看,教育具有回归性、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而研究恰恰能帮助教师把握规律、从容应对。在专业成长方面,赛课锤炼教学技艺,科研则培养系统思维。科研作为团队协作的成长路径,不受年龄限制,无论青年教师还是资深教师,均能参与其中,实现共同进步。
叶院长强调,选题应遵循“来源—研究点—筛选—命名”四步流程。
选题来源主要包括五个方向:参照《课题立项指南》内容、选择合适的《招标课题项目》、从课堂教学或作业设计等实践问题入手、依托总课题确定子课题、围绕重大项目或重点工作展开。
挖掘研究点需运用三种思维:敢于质疑的新领域思维、聚焦“教与学”的新角度思维、以及迁移方法的新应用思维。
筛选课题应依据五项标准:能解决现实问题,具备前沿性、普遍性、时代性和新颖性等研究价值,满足需求、基础和资源等研究条件,以及拥有研究水平、团队和平台等研究能力。选题应结合工作实际,发挥个人专长,并考虑环境因素,同时需有政策与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叶院长还分析了学校现有课题的优势,并提出优化建议。他推荐了五种选题表述方法:“对象+内容+方法”三要素法、“思路+内容”思路导向法、聚焦因素关系的因素关联法、围绕关键词的核心概念法,以及目标明确的目标指向法,每种方法均配有实例,便于理解。(成都市温江区和盛中学校 供稿)
叶院长的讲座深刻阐明,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无论教龄长短,教师皆可从教学实践中的“小课题”起步,在研究过程中持续积累、不断精进,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发展注入科研活力。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段琪琳 责编: 高婷 审核 : 马兰 谭麟 监制 : 钟蓓 总监制 : 李天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