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顺天、敬人,茅台酒节上的拜师礼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29日,乙巳年重阳节。

9时09分,以“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为主题的茅台酒节启幕。

“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茅台酒节延续着二十余年的传统。在秋雨中,茅台一众管理者缓步上前,向周总理塑像与茅台先辈敬献花篮、三献礼敬酒、恭读敬文……这一整套仪式,早已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充满敬意的表达。

顺应天时,方得酒魂。重阳之际,恰是茅台酒新一轮酿造“下沙”的起始节点。因此,“茅台酒节”也被茅台人视为一年之始。既然是“新年”伊始,一场文化盛典必不可少,今年来自各界的嘉宾近800位观摩典礼,盛况空前。这已经是茅台第22次举办酒节。

顺天

每年农历九月,赤水河谷迎来一年中最珍贵的酿造时节。夏季的暴雨过后,河水由浊返清,水质达到最佳;酷暑散去,秋意渐浓,气温回落并趋于稳定,适宜微生物繁育;为酒醅发酵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温度过高易生杂菌,过低则发酵迟缓。

仁怀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高,是酿造茅台酒不可替代的原料。此时投料,高粱在适宜的温湿度中开启发酵,微生物群落活跃而稳定,整个酿造周期便能踏准自然的节拍,从容展开,为后续长达一年的酿造周期,奠定了坚实的开端。

因此,茅台酒总是从重阳起步,历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直至来年功成,每一个环节都与时令气候紧密相连。

其实,“下沙”伊始,细雨笼罩着赤水河两岸,整个茅台镇都沉浸在一种独特的香气里。茅台人也以重阳为节点,用礼乐交融的盛典诠释茅台的文化信仰。

多年来,在茅台酒产量逐年递增、茅台酒品牌远播海外的同时,茅台特意在茅台酒节加入了庄重的拜师仪式,用庄重的仪式感来定格酿酒人的匠心传承。

今年的拜师礼,来自制酒、制曲、勾贮等关键环节的弟子,恭敬地向师父呈上拜师帖、奉上拜师茶。师父则回赠信物,并举行寓意深远的“戒尺加身”仪式:一敲头,警醒“头脑清醒,质量先行”;二敲肩,寓意“勇挑重担,传承工艺”;三敲身,嘱托“身心示范,德艺双馨”。

庄严肃穆的仪式背后,是为了让新一代的年轻工匠建立起身份的认同与职业的自豪,最终让茅台的质量生命线在代际之间绵延不绝。这些庄重的仪轨,通过一年又一年的举办,内化为酿酒匠人牢记的契约,让难以言传的神圣感完整传承。

师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符号。师傅授艺是“传”,徒弟接续谓“承”。其中,有技艺的传承、理念的传承、学说的传承,而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

国营茅台酒厂自1951年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师带徒”制度,将老祖宗的工艺原原本本地传下去。而在中国的国企中,茅台也始终最强调师徒传承文化,这种在工业化时代建立的传承谱系,正是茅台非遗保护的关键。

可见,茅台酒的酒魂是匠人赋予的,传续这些传统技艺,就是将这些酒魂注入到一代一代茅台人的精神信仰中。诚如季克良先生曾说的一句话:“我最喜欢的称呼,是工匠,还有‘非遗’传承人。”

敬人

自2006年5月茅台酒酿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截至2025年3月,茅台已拥有季克良、严刚、任金素三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鲜活的口传心授相呼应,茅台正将这些无形的经验系统凝练为可传播、可溯源的文本资产。

10月29日下午,《茅台酒酿制技艺传承人口述史》也正式发布,为茅台源远流长的技艺传承再添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该书通过对23位技艺传承人开展多轮深度访谈,以口述实录、实物印证等方式系统梳理技艺脉络,整理了深植于匠人记忆的实践智慧,为茅台酿造技艺留存信史。

据了解,茅台自2024年4月启动编撰工作,成立了14个采访组,对23位涵盖制曲、制酒、勾调、品评等岗位的传承人展开多轮采访,采集文字75万字,成书25万字。这本口述史的发布,也标志着茅台完成了从“人传人”的感性承续,到“文传世”的理性传承的历史性跨越,使茅台的工匠智慧真正转化为企业可沉淀、可延续的宝贵资产。

这也是茅台第一次将技艺传承的镜头对准个人,形成匠心的对话。该书记录的不仅是“如何做”的技艺经验,更是“为何如此”的心路历程,将老中青三代传承人的记忆,梳理成生动的工艺词典。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文联原副主席余未人在该书的序言中说,细读受访人的口述内容,对传统工艺的研习与传承,是他们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该书23名传承人的工作笔记,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他们字迹不一,虽不如官方文书成体系、更全面,但在微观层面却是更为个性化的技术档案。其背后,是不同时代、一个又一个血肉丰满的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该书的发布会上应邀作主旨发言,在他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茅台人的事,也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物质、以及我们民族品牌的一种弘扬和传承。

著名学者刘长焕围绕《茅台厚德赋》展开了深度解读,他从文化内涵、精神传承等维度阐释了茅台的厚德基因。他认为,茅台地名本身即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根与魂,仰古贤之祭天,礼白茅于高台,“礼”的本质是天理与做人准则。茅台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赋能,“唯有文才能化成天下”。

刘长焕还呼吁当代茅台人“与天地同心、与生命同命、与往圣同续、与万世同太平”,以赤诚之心酿制承载中华文明的精神琼浆。

宣言

还是10月29日这一天,贵州茅台生物科技研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茅台科技大楼也落成启用。这不仅是茅台贯彻国家生物制造战略、响应贵州省科技创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茅台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现代科技,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茅台高层在揭牌仪式上发言时,希望全体科研人员始终保持务实超越精神,不断书写新成绩。要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潜心钻研,攻坚克难。要传承“格物致知”的求实精神,沉心静气,夯实科研根基。要弘扬“敢为人先”的开拓勇气,勇闯“无人区”,追求新突破。要秉持“开放协同”的共赢理念,汇聚创新思想,绽放智慧火花。

在茅台酒节前一日,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的2025赤水河论坛如期举办,近400位全球酒业代表会聚于此。与会者聚焦“酒+”概念,围绕深化跨国合作、推动技艺创新、共享行业资源、共筑品质标准等话题,积极探讨为中外酒文化互鉴注入新活力,为全球酒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的可靠路径。

赤水河论坛还启动了“世界酒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并发布了标志性的《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这份宣言的签署方,既包括了远道而来的老友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酩悦轩尼诗、卡慕世家、英国爱丁顿、日本宝酒造、波兰肖邦伏特加等7国代表性酒企,也包括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郎酒、习酒等13家中国知名酒企。

天地位育,取自《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中华文明对宇宙秩序与生命共生的深刻洞察。赤水汤汤,奔涌千年,两岸山川相契、气候相宜,正是“天地各安其位”的自然馈赠。

从一场雨中的酒节大典上,可见茅台人顺天敬人的企业根魂,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传承茅台的技艺,茅台酒香才飘向了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经济观察网 incentive-icons
经济观察网
以“理性、建设性”为基本价值观,赋能中国商业全球决策的财经资讯平台
10978文章数 768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