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各位读者朋友,今天这篇文章由言叔执笔,带大家深入剖析安世半导体这场牵动全球芯片格局的跨国博弈。一家由中国资本全资控股的荷兰企业,靠着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实现了业绩腾飞,却突遭东道国政府强行接管股权。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强势举动非但未能如愿以偿,反而被中国迅速祭出出口管制措施反制得寸步难行。事件中不仅有高管背主求荣的暗流涌动,更有国家间精准较量的战略博弈,堪称近年来半导体行业的“高能大戏”。荷兰为何胆敢铤而走险?中国又是如何一招制敌、反守为攻的?
![]()
2
中资企业遭强抢
要理解这场风波的根源,必须回溯到安世半导体的转型之路。这家起源于荷兰的功率器件制造商,主营汽车电子芯片,在被中国企业接手之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几乎成为行业内的废弃资产,无人愿意接盘。
转机出现在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果断出手,斥巨资完成对安世100%股权的收购。这笔交易不仅让安世摆脱了经营困境,更开启了爆发式增长——短短数年便跃居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第三位、国内首位,占据近15%的全球份额,奠定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
3
此后,双方构建了一套高度协同的全球分工体系:研发中枢设在荷兰总部,负责核心技术与产品设计;晶圆制造分布于欧洲多国工厂,承担前端工艺环节;而最关键的封装测试及最终成品组装,则全部集中在中国东莞的生产基地完成。
这种“欧洲出图纸、中国出成品”的协作模式成效显著,安世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比亚迪、蔚来等本土车企的需求,更打入大众、宝马、奥迪、奔驰等国际豪华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原本稳定的商业生态,却因外部政治干预骤然生变。
![]()
4
转折发生于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突然将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理由是所谓“潜在军事用途风险”。尽管此次制裁未直接波及安世主体,但位于荷兰总部的三位核心管理人员却率先动摇。
他们出于规避美方连带处罚的考虑,绕过实际控制人张学政,秘密联络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策划推动安世脱离中资控制,试图由荷兰政府重新主导公司走向。本质上,这是在危机面前选择背叛合作伙伴以自保的行为。
![]()
5
更为严重的是,这三人并未向上级汇报,而是擅自推进股权变更流程,企图实现悄无声息的权力转移。然而,这一系列动作很快被张学政察觉。面对内部背叛,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将涉事高管全部解职,终止了这场内部夺权行动。
本以为风波就此平息,未曾料到这只是更大风暴来临的前奏。荷兰方面的意图显然不止于个别人员的操作失误。今年9月,美国正式将安世半导体纳入出口管制范围,于29日发布禁令限制其芯片生产活动。
![]()
6
紧接着,荷兰方面展现出惊人默契——就在第二天即30日,迅速启动行政干预机制。当局冻结了安世在全球范围内30家子公司的所有资产,并通过所谓“企业特别法庭”裁定,单方面撤销张学政的首席执行官职务。
最激进的一环在于,荷兰政府强制从闻泰科技手中剥离98.23%的股份,交由第三方机构托管。事后披露的信息显示,其所依据的法律竟是1952年颁布的《商品供应法》,一部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的陈旧法规,竟被重新启用作为剥夺外资权益的工具。
![]()
7
明眼人都清楚,此举绝非依法治理,实则是借美国施压之势,公然实施资产掠夺。荷兰或许以为掌控股权即可掌握全局,但他们忽略了一个致命现实:安世真正产生价值的终端环节——封装测试和成品交付——几乎全部依赖东莞工厂完成。这一步战略误判,注定了后续被动局面的出现。
中国商务部“一剑封喉”
面对荷兰单边主义式的粗暴干预,中方反应迅速且精准有力。10月4日,商务部正式宣布: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向境外客户出口任何已完成的元器件产品。这项看似克制的行政命令,实则直击对手软肋。
![]()
8
原因在于,东莞工厂在整个安世全球链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所有由荷兰设计的芯片方案,需经欧洲晶圆厂加工成裸片后运往东莞,再经过封装、测试、质检等工序转化为可交付使用的成品。如今出口通道被关闭,意味着整条价值链的最后一环彻底中断。
欧洲整车制造商随即陷入焦虑。安世供应的二极管、晶体管类产品在全球同类市场中占比高达40%,奔驰、宝马等品牌短期内根本找不到同等性能与认证资质的替代供应商。荷兰本想借助外部力量压制中方,结果反将自身与整个欧洲汽车产业推入断供危机。
![]()
9
眼看产能受制,荷兰方面竟采取更加短视的应对策略——切断晶圆供应。10月26日,安世荷兰单方面声明停止向东莞工厂提供晶圆材料,并指责中方管理团队“违反付款协议”。
然而这一说法很快遭到驳斥。11月2日,安世中国公开发布官方函件,明确指出所谓“拖欠货款”纯属捏造事实。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截至当时,荷兰安世尚欠东莞基地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应付账款未结清。
10
更具震慑力的是,安世中国同时宣告:目前库存充足,足以保障现有客户订单延续至年底甚至更久。此番表态彻底粉碎了荷兰以断料施压的图谋,也暴露了其违背基本商业伦理的形象。
这场冲突被形象地比喻为面包店老板与面点师傅决裂:老板拒绝提供面粉,却忘了店内售卖的所有面包都是师傅亲手制作。自己不具备成品转化能力,还想通过原料卡脖子反制对方,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
11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在11月1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荷兰政府对企业正常治理结构的非法介入,才是导致当前全球供应链紊乱的根本原因。这一表态切中要害——原本运转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因政治操弄而全面失序。
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显现。首当其冲的是本田汽车,其位于墨西哥的主力SUV生产线因缺芯被迫停产。该产线年产能达20万辆,每日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以百万元计。
![]()
12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紧急发出警告称,若芯片供给持续中断,欧洲多地装配线或将面临全面停摆。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也发声表示,安世元器件短缺已影响多个关键车载系统的量产进度。
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抢购潮,众多车企纷纷寻找替代货源。但现实极为严峻:车规级芯片更换需经历长达半年以上的严苛认证周期,即便找到兼容型号,也无法立即投入装车使用,难以缓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
13
复刻华为式自救
荷兰之所以敢于如此强硬,或许是认为离开了他们的技术设计和晶圆支持,中国企业将无法独立运作。但他们严重低估了中国企业的战略前瞻性。安世中国的应对方式,几乎完美复刻了华为当年突破封锁的经典路径。
安世中国现已宣布进入独立运营状态,明确表示不再接受荷兰总部发布的任何指令。这意味着,尽管对方拿走了法律意义上的控股权,但在实际生产层面已完全失去影响力。那98.23%的股份,实质上已沦为无法行使功能的“空壳股权”。
![]()
14
针对晶圆供应可能中断的风险,安世中国早已布局备用渠道,正快速与中芯国际、华宏半导体等本土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虽然新供应链需要进行工艺匹配和产能验证,但公司高层公开表示,有信心在明年实现平稳过渡,确保客户需求不受影响。
这背后是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多年积累的实力体现。过去我们确实在高端领域存在短板,但近年来持续投入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本土企业在功率器件市场的占有率已达35%,已不再是任人拿捏的弱势一方。
![]()
15
闻泰科技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中也提及此事:尽管安世控制权暂时受限,但股东应享有的经济收益并未丧失。且前三季度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稳健,若荷兰方面继续拖延解决争端,最终受损的将是安世自身的营收与利润水平。
回顾类似案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华为遭遇制裁后的突围历程。2019年被切断先进芯片供应时,外界普遍预测其业务将崩溃。然而华为凭借自主研发与国产化替代,不仅存活下来,还在5G通信、鸿蒙操作系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16
安世当前处境与彼时华为何其相似:同样是外部势力以国家安全为名进行打压,同样是企业早有预案、沉着应对。这类外部压力虽带来短期阵痛,但从长远看,反而加速了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
以功率半导体为例,曾经我们高度依赖进口设备与材料,如今中芯国际的8英寸晶圆工艺日趋成熟,华宏半导体的先进封测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安世此次切换供应链,或将带动更多国产厂商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协同发展。
![]()
17
这似乎已成为一种规律:每当遭遇“卡脖子”打击,相关产业往往迎来一轮爆发性成长。美国与荷兰原指望通过制裁遏制中国半导体崛起,却不料成了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催化剂。
结语
荷兰此次操作可谓满盘皆输。原本可以安心分享中国市场红利的合作关系,却因追随美国的地缘政治节奏而毁于一旦。强行夺取股权之后才发现,没有东莞工厂的生产能力,所谓的“控制权”毫无意义。
![]()
18
如今欧洲车企催货不断,自身还积压着10亿元人民币的未支付款项,全球供应链混乱加剧,荷兰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抢来的股权非但没有带来利益,反而变成了烫手山芋。
反观中国方面,从亮明库存实力、实施出口管制,到启动备选供应链,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环环相扣。这份从容不迫的背后,是多年来在关键技术领域提前布局所积累的战略底气。
![]()
19
归根结底,商业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掺杂政治算计只会破坏信任基础。任何试图用权力手段取代市场规则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建议荷兰尽早归还股权,重启对话协商机制。否则拖延越久,欧洲汽车产业承受的损失就越沉重,最终买单的仍是自己。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唯有手中握有备份方案,遇事方能处变不惊;心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