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日韩在造船业的新船订单,这几年变化真大,原先2024年上半年,韩国拿了132艘,日本只有49艘,中国数据亮眼,载重吨直接占全球六成左右,按艘数算也远超别人。
可现在全球市场整体凉了半截,新船订单总量只剩647艘,修正总吨1938万,同比下滑54%,这数字一比就知道船东们捂紧钱包了。
中国船企还是稳坐头把交椅,接了370艘,修正总吨1004万,市场份额52%,韩国113艘,日本94艘。乍一看,日本订单多了点,从49艘到94艘,但跟中国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韩国从132艘降到113艘,也没拉开多大距离。
![]()
日本造船历史长,战后靠着卖图纸和技术起家,1956年就坐上全球第一的宝座,那时候订单推动经济飞速增长。
可好景不长,1980年代转向房地产,泡沫一破,造船业就跟资金链断了似的,慢慢滑坡。2025年上半年94艘订单,主要靠国内需求撑着,像散货船这类,船厂集中在濑户内海一带,设备老化,劳动力缺口大。
加上发动机数据篡改的事,2024年曝光的673台发动机测试造假,到2025年还有类似问题冒头,比如IHI电力系统篡改4000多台数据,这让客户直接绕道。
![]()
汽车行业也老出这种事,道歉鞠躬一大堆,可造假停不下来,信任丢了,市场份额就从高峰跌到10%以下。
韩国那边,三面环海,资源少,人口多,早早就盯上外贸这条路,1973年现代蔚山船厂一建,就瞄准取代日本。
2025年上半年113艘订单,修正总吨占25%左右,专注液化天然气船这类高价值货,2020年那笔卡塔尔100艘订单还余热未消。
韩国船企产能强,联合投标时效率高,但市场下滑也受影响,从132艘掉到113艘,主要是全球订单腰斩,竞争更激烈。
中国订单370艘,载重吨4433万,占全球一半多。为什么中国能稳?技术进步是一方面,从落后追到前列,液化天然气船这类难点也能搞定。更关键是交付靠谱,从不拖延,船东算成本时,时间就是钱,所以订单排到2028年。
中国船厂规模大,手持订单23454万载重吨,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虽然同比降了点,但全球第一没跑。军工方面也亮眼,山东舰2019年服役,福建舰2024年海试,海警船独立建造,不再靠海军退役舰。
![]()
经济军事两手抓,海军扩张到395艘,保障贸易安全,民用船话语权更大。差距这么断崖,根子在产业路径不同,日本退步,韩国维持,中国前进。
后续看,2025年下半年市场可能继续低迷,全球订单下滑48%,中国份额降到56%,但手持订单稳。
韩国投资氢能和燃料电池,2023年签欧洲合作,2025年中标越南项目。日本整改造假,开发绿色引擎,但份额难回。
![]()
总的来说,这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日本历史包袱重,韩国专注细分,中国规模和技术双轮驱动。船东选单时,看重性价比和可靠性,中国占优。
未来要提升规模,避免排队长,份额还能涨。
行业波动大,但中日韩垄断九成,竞争在内部转。
![]()
展望后半年,中国要防订单流失,改善产能。
参考资料
29艘、124亿元超级订单! 新浪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