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GDP突破13.3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前列;人均GDP达15.9万元,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然而,亮眼的成绩单背后,长期潜伏着“南北梯度”——长江天堑把全省切割成“苏南火车公交化、苏北高铁孤岛化”的鲜明反差:徐州—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五市,面积占全省 51%,人口占42%,高铁运营里程却仅占18%。苏北腹地南下上海、杭州需绕道南京,平均增加90分钟;苏南北上山东,同样“舍近求远”。可以说,补齐纵向高铁短板,成为江苏由“经济大省”迈向“经济强省”的最后一道关口。
![]()
其中,盐泰锡常宜铁路(简称盐宜铁路)的规划建设,正是江苏回应发展需求的战略选择。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的重要南北向联络线,以及江苏 “六纵六横” 高铁网的骨干工程,这条被誉为长三角 “中轴线” 的铁路,北起盐城,南至宜兴,新建正线全长约31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靖江至太湖西段250公里),全线共设盐城、兴化东、泰州南、宜兴等10座车站,其中8座为新建车站,桥隧比高达98.47%,建设工期5.5年,预计2030年7月竣工通车。
线路以 “串联全域、互联互通” 为核心优势,在盐城站衔接徐盐高铁、盐通高铁,泰州南站对接在建的沪渝蓉沿江高铁,江阴站连通沪宁沿江高铁,宜兴站接入宁杭高铁,形成 “北承鲁东南、中连苏中南、南接浙沿海” 的快速客运通道。建成后,苏北、苏中、苏南将实现“2小时快速交通圈”,泰兴等沿线城市将首次实现与北京、上海、南京的高铁直达,彻底打破长江天堑对南北交流的阻隔。
![]()
盐宜铁路自2025年1月正式开工以来,工程进度稳步推进,近期更是迎来多项关键突破。10月23日,泰州市兴化市境内的花沈村特大桥125号墩身顺利完成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成为全线首个完工的墩身,标志着泰州段主体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该特大桥全长5559.76米,需多次跨越重要道路与河道,施工团队采用定型钢模一次浇筑技术,攻克了安全管控与环水保的双重难题,已完成钻孔桩2302根、承台64个,为后续架梁施工打下基础。
在泰兴市,全线首个制梁场于10月27日正式建成投用。这座占地面积175亩的智能化梁场,采用“横向并列、纵向成组”布局,设置10个制梁台座和双层存梁区,将承担903榀箱梁的预制与架设任务,其机械化、信息化的建设标准,为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盐城市境内的站前02标段施工有序推进,项目部通过划分网格单元、梳理风险源、制定专项管控措施,确保34.114公里线路的桩基、承台及管线迁改工作按序时进度推进。
目前,项目最具挑战性的控制性工程——长江隧道已启动科研攻关。这条全长8130米的单洞双线隧道,将以盾构法下穿长江,穿越富水砂层与土岩软硬不均地层,独头掘进距离长且需保护周边建筑物,施工风险与技术难度极大,总投资约44亿元,施工周期预计50个月。截至2025年10月,各标段均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全线形成多点开花、协同推进的建设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