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 图源:AI生成
广州,最早是楚国的疆域,但当时尚未有真正的城市,直到秦将任嚣、赵佗征服岭南后,广州建城的历史,才缓缓拉开了巨幕。
第一次去越秀公园,就遇到一座古朴的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庭”。“楚庭”是广州最早的名字,曾经是楚国的疆域。“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是羊城的源起,今惠福西路五仙观存“仙人拇跡”巨石,越秀山造“五羊雕像”,以纪念“五仙骑羊赠稻穗”。
![]()
越秀山“五羊衔谷,萃于楚庭”雕像 摄影:小重山
越秀公园以越秀山为核心,因越王台而得名,有七岗三湖,风景如画。元宵节时,园里经常举行灯会、灯谜活动,所以我经常来。越秀山是广州的根基,老城的制高点,明人于山顶建镇海楼,本地人叫“五层楼”,现被辟为广州博物馆。登上五层楼,可远眺珠江,古时珠江浩渺宽广,人称“望海”。现在城市扩展,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不过,至少在先秦时,广州还没有真正的城市。
![]()
从南海郡到南海国
公元前214年,秦将任嚣、赵佗率军征服岭南。任嚣首任南海郡尉,节制南海、象郡、桂林三郡,称“东南一尉”,赵佗为南海龙川令。任嚣以番禺为郡治,在今广州人民公园附近仓边路一带修筑“番禺城”,民间称“任嚣城”,这就是最早的广州城。人民公园北面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南广场有“城市原点”标记,与二千多年前的“任嚣城”高度重合,足见广州城的位置一直比较稳定。
秦朝征服岭南,引发第一次移民潮。赵佗任龙川县令时,筑城辟地,劝导士兵在当地生儿育女,以促进南北融合,还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移民五十万至岭南。秦朝“重农抑商”,五十万移民中,除被贬官员,其余多为“贾人”,也就是商人。这种移民举措可谓“一石二鸟”,既惩治“奸商”,又援助岭南。今广东人善于经商,算来也有前世的渊源。清朝时,因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的大佬们得以将他们经商的才华发挥到极致。
![]()
秦代南越国疆域示意 制图:周伊萌
南海郡又向朝廷申请加派三万单身女性“为来自北方的士兵补衣服”,但秦政府只给了一半,最终有一万五千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南下支援边疆。
公元前206年,兵燹四起,咸阳告急,但任嚣、赵佗却按兵不动,坐等秦朝灭亡。任嚣病故后,河北人赵佗接任南海郡尉。他听从任嚣的建议,“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赵佗找个借口,截断前往中原的道路,开始独立。值得注意的是,赵佗当时自立为王,而没有称帝。
我总觉得,南越独立,实际上是秦朝的一个战略失误。帝国横扫六合,完成“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的伟大壮举,但统治基础尚不稳固,就急于向南扩张,结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导致赵佗拥兵自重。
![]()
南越王博物院朱雀屏风铜顶饰 图源:视觉中国
南越国都建立在“任嚣城”基础上,人称“赵佗城”。从1995年到2000年,考古人员分别发现地下石构水池、南越国王宫御苑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后在原址上修建了现在中山四路的南越王博物院。最重要的文物是南越国“曲流石渠”和“南国砖井”遗迹,能清楚识辨两千多年前用砂岩石板铺建而成的皇家园林,里面遍布水渠、水井,组成复杂的饮水工程和排水系统。
王宫下层有秦朝造船遗址,上面又有南越至两宋七个时代的文化层,如一部立体史卷,记载着广州不同时期的信息。此外,北京路还发现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能清楚看到南越国时期广州的城市布局和防洪设施。
![]()
岭南史上第一个国家
赵佗的一生颇为传奇,毛主席称他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他熬倒了秦始皇,熬过了楚汉争霸。刘邦击败项羽,登上帝位,“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吕后专权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禁铁惹怒赵佗,才与汉决裂,“自尊号为南越武帝”。
相传越秀山麓三元宫对面的九眼井系赵佗所挖,因他常饮井水,所以长寿,活过百岁,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驾崩,其孙赵胡继位。从他“行南海尉事”算起,统治岭南六十九年,以致几个儿子都被他熬死,没有机会登上王位。或许活成人精的赵佗对南越国祚有所预知,生前就将自己的后事做了周密安排,所以他的墓葬无人知晓,至今成谜。他更没有料到,他的“赵佗城”如今已演变为国际化大都市,人们在越王台前还时常想起他。
![]()
南越王博物院角形玉杯 图源:视觉中国
南越文王赵胡在位时小心谨慎,十余年后驾崩,太子赵婴齐即位,是为明王。赵婴齐以邯郸樛[jiū]氏女为后,其子赵兴为嗣。至赵兴继位,权臣吕嘉不愿附汉,杀赵兴、樛太后及汉使,立明王长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今天的光孝寺就是原来的术阳侯府,里面有诃林、菩提树、南汉铁塔等。广州人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足见其古老。
南越内乱,汉武帝震怒,出兵十万征讨。元鼎六年(前112)冬,汉军破番禺,获赵建德及吕嘉。《资治通鉴》云:“黎旦,城中皆降。建德、嘉已夜亡入海,伏波遣人追之。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越郎都稽得嘉。”
其间还有个插曲,当时割据福建的闽越国曾答应出兵从征,“兵至揭阳(今潮阳),以海风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对汉武帝首鼠两端,滥发阴招,后果很严重。元封元年(前110),楼船将军杨仆与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剿灭东越,闽越王城被一把大火烧尽。
《古南越国史》说:“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割据政权,也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家。”南越国鼎盛时,疆域包括广东、福建、广西一部分及越南中北部。虽然疆域广阔,但南越国没有如中原王朝那样完备的统治体系和统治基础。而且,一个以北方外来民族为基础的政权,很难有效动员百越各部落。抢夺财物,固然能奋勇争先,当真正面对横扫周围强邻的汉军时,自然一触即溃。
![]()
最早的京广线
1983年6月,几十名在解放北路象岗山作业的工人意外发现南越王墓,政府部门决定就地建设南越王博物院。南越王墓“凿山为陵”,平面呈“士”字形,有七室,随葬15个殉人,以及奇珍异宝和生活用品。主室一棺一椁,出土“丝缕玉衣”一件。据说因墓主尸身及编缀丝线腐朽,玉片散落于地,考古人员花三年多时间才修整复原。
南越王墓陪葬品丰富,出土文物千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角形玉杯”“铜屏风构件”最为珍贵,是探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历史的直接依据。一套“铜提筒”上的船纹,反映船队战后凯旋场景,说明南越国时已经有驾船出海作战的能力,而波斯银盒、乳香、珠襦饰物等舶来品,说明西汉以前,广州与西亚诸国就有了海上贸易,是“珠、玑、犀、玳瑁、果、布”等域外珍奇的集散地。
![]()
南越王博物院“文帝行玺”金印 图源:视觉中国
《水经注》卷三十七泿水条曰:“骘到南海,见土地形势,观尉佗旧治处,负山带海……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迁州番禺,筑立城廓。”公元217年,吴国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所从梧州迁回广州,226 年“分交州置广州”。“广州”由此开始,包括现在的两广、海南及越南中北部。
![]()
广州之窗与对岸的木棉花 摄影:缪强
至唐朝时,张九龄凿穿梅岭,开通最早的“京广线”,使南下更为便捷。但宋以前的“两广”在中原士大夫眼里,还是“蛮夷瘴疠”之地,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人都曾被贬谪岭南。他们同时也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风礼教,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发展。
唐王朝盛极而衰,刘䶮[yǎn]据广州称帝,是为南汉,广州再次成为地方政权的都城,不过很快被宋所灭,留下药洲遗址和南汉二陵。后来的南宋和南明皇室在败亡中也曾依赖广州,但都没有建树,只剩一篇伤心史。直到近代,广州才又涌现出一批搅弄风云的人物。
![]()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邮发代号38-383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王芳丽
美编:李彦霖
校对:段海英
审核:王旭辉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4年第2期 有删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