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伊始,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围绕育人目标,系统打造了校本特色课程六大核心群,以期实现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与品格塑造的深度融合。
其中《思想之光》校本课程定位为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什么叫“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它意味着永葆“向上”求索的好奇心,掌握“思维思想”的方法论,怀抱“向善”的人文情怀。
![]()
![]()
2025年10月30日,一场关于“科学、生命与成长”的思想盛宴在南校区启思厅拉开帷幕。初三“1+3”班和高一“1+3”班的6位同学透过两位当代杰出科学家的生命故事,交出了一份关于青春、梦想与成长的精彩答卷。
![]()
![]()
坚守3个保持,科学精神的建华解读
![]()
报告会在任志瑜校长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引用荀子的《劝学》开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调思想之光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的名人名家思想光辉,犹如皇冠上的明珠,令人向往也照耀着人前行。同时,任校长还劝勉建华学子们坚守3个保持:
保持好奇的天真。这是一切研究发现的源动力,因为看见而相信,因为相信而发现。
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只要认定,就要凝神聚魂,要有板凳甘做十年冷的情怀。
保持专注的毅力。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并祝愿科学巨匠的思想光辉能够照耀建华学子们的前程。
![]()
“追寻思想之光,塑造未来之我”
![]()
“思想之光”课程以 “追寻思想之光,塑造未来之我” 为核心理念,坚信与人类最高智慧结晶的对话,是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引领其价值观形成的强大动力。课程负责人曲雯老师说:“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是让学生记住冰冷的科学事实,而是亲身体验和再现巅峰‘大家’的思维过程”。所以,学生们需要关注的是:
他们为何提出此问题?(问题意识与好奇心)
他们如何设计与推进研究?(方法论与逻辑思维)
他们如何突破瓶颈与失败?(坚韧品格与批判性思维)
他们的发现如何改变了世界?(价值关怀与责任感)
创新于“学生主导、大家引领”的实践模式,将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从“听众”转变为“研究者”、“讲述者”与“主持人”,将求知、实践、内化、表达融为一体。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科学巨匠的思想与人生,点燃学生的人生梦想。
![]()
![]()
导师前期指导
本次报告会上,两组同学分别选择了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光彩照人的科学家: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之父奥玛尔·亚吉与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发现Foxp3基因的玛丽·E·布伦科。
“为什么选择他们?”孩子们解释道,“因为他们代表了科学探索的重要品质——持久专注与颠覆创新,这都是我们需要汲取的思维养分。”
01.向上探索向善使命--玛丽·E·布伦科
![]()
![]()
![]()
![]()
初三“1+3”班的耿好、赵颢博、姚叶同学在周芳菲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对Foxp3基因的解读。他们通过探究玛丽完成这一壮举的全过程,分享对于“平凡与伟大”的解读。
面对初一的小听众们,耿好同学以两个有奖问答循循善诱学弟学妹们了解什么是自身免疫疾病?什么是Foxp3基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紧接着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这个小小的基因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研究自身免疫疾病的学者成千上万,为什么是玛丽·E·布伦科发现了这个重要基因并获奖呢?赵颢博同学以科学侦探的视角带同学们走进了玛丽的实验室,一步步还原了玛丽艰难的研究过程。
姚叶同学则从这间普通的实验室中读懂了“平凡与伟大”,告诉同学们英雄不问出身,伟大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属,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孕育震撼人心的力量。小问题里藏着大世界,只要坚持、坚守、坚韧,冷门研究也能绽放出改变世界的力量。她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在玛丽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在成长的路上心怀好奇、坚守严谨、保持坚韧,用行动诠释平凡中的伟大,做一个真人、善人、能人、正人——做最好自己的每个人。
![]()
![]()
![]()
![]()
02.向上逐光向善启智--奥马尔·亚吉
![]()
![]()
![]()
![]()
高一“1+3”班罗启夏、王奕宸、顾翊琪三位同学选择了重建化学世界的奥马尔·亚吉教授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从亚吉的人生轨迹入手,探究奥马尔·亚吉教授为何能够二十余年如一日的钻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王奕宸同学将其人生轨迹分为起点、转折、攀登和突破,从那一间一半住人、一半住牲畜的房子开始讲述,发现奥马尔改变世界的初心,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和热爱,生动展现了这位科学家向上逐光的历程。
罗启夏同学和陈杰老师特意带来了一组球棍模型,利用生活中的小常识发问“活性炭为什么能够除甲醛”,引导学弟学妹们理解MOF材料,直观展示这一革命性材料的多孔结构与广泛应用前景。
最后一位汇报人顾翊琪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努力的意义,不在于你原本是谁,而在于你选择成为谁。凭借自身的奋斗,我们也可以像他构建分子一样,成为自己人生的建筑师。”他认为亚吉教授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主动创造并紧紧抓住机会的过程,并用自己参加未来之城比赛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的过程来激励在场的建华学子们,机会其实就如同空气中的水分子,无处不在,面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一定要把握机遇。而握住机遇后的努力,他说到“真正的努力,是一场成为自己的旅程。”同时分享了如何制定清晰的目标,让自己充满信心与干劲。
报告结尾,顾翊琪同学以Avicii《The Nights》中的歌词“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祝愿建华所有学子:“把握当下,为自己努力,成为自己人生的建筑师,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捕捉住命运中每一个如水分子的珍贵机遇。向上逐光,向善启智,让思想之光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
![]()
![]()
![]()
![]()
“因为看见而相信,因为相信而发现。”
![]()
正如任校长所言:“因为看见而相信,因为相信而发现。”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创新的完整过程。
副校长唐瑞鹤在总结中首先感谢在任校长提议下建华老师们及时为全校学子搭建这个舞台,特别肯定了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光芒、共鸣效应和成长感动。她表示“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探寻科学家背后的真实成长故事,增长阅历;更希望同学们积极勇敢地行动,亲自经历和体验,进而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底气。”这也正是“思想之光”课程设计的初心所在。
![]()
本次报告会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研究成果,更体现了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向上向善、思维思想” 教育理念的落地成效。从知识接受到思维培养,从技能训练到品格塑造,建华学子在探索科学真理的同时,完成了自我成长的美丽蜕变。
报告会最后,为鼓励更多的建华学子、老师们登上“思想之光”课程的展示舞台,还颁发了“思想之光·启明星”和“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鼓励那些在课程中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孩子们,继续于细微处探寻规律,于质疑中坚守真理,用逻辑驱散迷茫,用探索点亮方向。更感谢那些在背后默默托举的老师们,他们以深邃的教育智慧点亮同学们的心灵,用鲜活的教学实践诠释课程初心,引导孩子们在思想的探索中明辨方向、涵养品格,真正践行了“为思维而教”。
![]()
![]()
![]()
![]()
思想的火炬已经在建华实验亦庄学校传递,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在这个下午,科学巨匠的思想之光照进了校园,而更多的光点,正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被点燃。未来,这些光点将汇聚成河,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这个时代的未来。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