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汽车市场,SUV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选择。
十年前,大多数人买SUV是为了空间足够“能装”;五年前,选择新能源SUV的用户,主要是为了科技“尝鲜”。如今,当买车回归家庭议题,越来越多人的心态变成了“既要又要”。既要空间充裕,又不希望车身显得笨重;既想让家人坐得舒心,又不能让价格超出心理线;智能配置要“有料”,但最好简单好用,开上几年也不落伍。
这就是当下20万级家庭SUV用户的典型画像。他们不盲目追求性能,也不再为新概念买单,而是希望在有限预算下,得到一台“让全家都不挑剔”的车。也正因为这种“理性”,这一细分市场成了中国车市最难打的战场——理想、问界、小鹏、蔚来、比亚迪……几乎所有品牌都在20万至30万元区间争夺同一批买家。
![]()
每个品牌都在强调“全家满意”,但消费者心里都明白:真正能让全家都满意的车,不靠堆料,而靠取舍。这正是焕新极氪7X上市的背景。在2025年的纯电市场,炫技不再性感,理性与均衡才是新的豪华。
去繁就简,跳出同质化内卷
10月28日,焕新极氪7X正式上市。
作为近一年以来极氪品牌销量最好的车型,截至9月中旬,初代极氪7X依然是国内20万以上纯电SUV上险量领先的品牌车型。这款产品一度被认为是极氪继001后,最具代表性、也最能扛起品牌销量大旗的产品。
初代极氪7X在上市一年后焕新,显然是一次“思路大于参数”的改款。整体来看,这款车的外观变化不大,价格也与前款车型基本持平,但产品思路上变得更加“实在”。
当其他品牌用复杂的选配表考验消费者耐心时,极氪反其道而行——只保留三个版本:75度后驱Max版、103度后驱Max版、103度四驱Ultra版。决策成本更低,也更贴合家庭用户的购买逻辑:“一次搞定,不怕买错。”
空间依然是这台车不变的强项。基于SEA浩瀚架构而来的焕新极氪7X,实现了83.34%的得房率、1187mm的后排腿部空间。车内还装载了同级唯一的二排可移动滑轨,解决了安装两个儿童座椅后家长无法通行的尴尬。近90°的二排开门角度,让抱着熟睡孩子上下车的父母不再狼狈。这些设计,明显是真正经历过带娃之苦的设计师才能想到的细节。
补能体验也更贴近生活节奏。900V高压架构下,75度电池版充电10分钟可增加425公里续航,刚好是一顿午餐的时间;103度电池版从10%充至80%仅需10分钟,差不多是停车买杯咖啡、回个微信的工夫,让补能从“计划”变成“顺手的事”
结合20万-30万纯电SUV细分市场的大数据来看,70度左右的电池、两驱、磷酸铁锂占比80%左右,由此可见,焕新极氪7X的75度神盾金砖电池版型或许会是家庭用户的主流选择,也是“性价比”相对更高的车型。
同时在此次焕新中,极氪7X全系标配137项配置,无论是Thor-U辅助驾驶芯片、激光雷达这种科技配置,还是四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麂皮绒包覆顶棚等豪华配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通过提供“全系标配”降低了大家的决策成本。
![]()
将这些曾经区分车型等级的配置全系标配,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维度的跃迁。这一次,极氪不再试图用顶配车型的技术光环来吸引眼球,而是通过确保主销车型的核心体验来赢得市场。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从“堆料竞争”到“体验竞争”的思路转变。极氪意识到,当行业不再缺技术、供应链也趋于同质,品牌的差异化已经不在芯片算力和续航数字上,而在“让用户少焦虑一点”的能力上。
在一个追求“多”的市场里,极氪反其道而行:删繁就简。这是极氪品牌对家庭用户,也是对自己品牌定位的一次调整。
当技术不在新鲜,怎样定义豪华
在智能电动车行业,技术门槛决定高度,但使用门槛决定销量。
极氪7X的核心转变,就是让用户“敢用”。其“硬件预埋+软件免费”的模式,精准把握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为一辆车支付二十多万后,任何形式的“订阅解锁”都容易被视作二次收割。
这套看似牺牲短期利润的策略,实则构建了更健康的体验闭环。因为当更多车主愿意使用智驾系统,系统会获得更多真实数据,算法训练更快、越用越稳。这套“用户数据反哺算法”的正循环,比订阅制更有长期意义。
同时,极氪的智能辅助驾驶思路也不再追求极限场景。基于第一梯队的智驾技术实力,千里浩瀚H7的目标就是让你在早晚高峰时放松一点。它强化的是信任感,因为家庭车的智能系统,首先要“可靠”,其次才是“聪明”。
从竞品格局看,极氪7X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理想的智驾强在场景覆盖,问界依托华为生态,小鹏专注技术全栈自研。而极氪7X追求的是一种均衡的综合素质——智驾够用、补能迅速、底盘稳健、配置全面。这正是20万级家庭市场最需要,却也最稀缺的产品形态。
技术之外,极氪还在做“心理体验”的升级。年轻家庭用户在意的不只是参数,更是车能不能替他们“减压”。7X的车内交互逻辑更扁平,物理按键更清晰,中控系统响应更快。语音交互不再是炫技,而是能听懂自然语言的助手。这些变化不显眼,却直接决定车主的日常驾驶体验。
![]()
智能体验的平衡之道尤为值得称道。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700TOPS算力Thor-U芯片,但并没有过度宣传那些普通人用不到的极限场景。相反,它更注重那些日常高频使用的功能。全车新增的6个辅助驾驶小蓝灯,让周围行人车辆能直观感知车辆状态。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系统,主打“全国都能开,全国都好开”的实用性。
在一个早已被智能化和参数渗透的市场里,“刚刚好”反而成了一种稀缺品质。就像极氪用7X回答了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当技术不再新鲜,豪华的意义是什么?
焕新,告别“身份”焦虑
焕新极氪7X出现的时间点并不偶然。过去两年,极氪经历了一次品牌“身份焦虑”。极氪001的成功让它有了性能标签,但随后的车型虽然叫好,然而能称之为“爆款”产品的却不多。
作为销量担当的初代极氪7X,在上市半年后面对理想、问界、小鹏的挤压,增速也出现了一定放缓。从巅峰时期的每个月超万台,变为每月销量稳定在5000台上下。
对于极氪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力,而是品牌认知。消费者对极氪的印象有点尴尬,不如理想“顾家”,不如小鹏“实惠”,不如问界“智能”那样让人感知更深刻。
这一次,焕新7X就是极氪品牌的“再定义时刻”。它不想再当“新势力里的技术派”,而是想成为“新豪华的主流派”。价格下探、表达收敛、配置拉满,这是一种战略取舍——用更稳健的姿态保核心用户,同时试探更广阔的家庭市场。
同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供应链的完善,背靠老牌车企的极氪能更快速地将供应链的红利,转化为市场竞争的利器。极氪7X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复杂的技术参数转化为了用户可感知的体验价值。900V架构意味着充电更快,激光雷达意味着驾驶更安全,大空间意味着家人更舒适。
![]()
对极氪品牌而言,极氪7X的意义不仅是一款爆款车型,更是整合转型的“试金石”。通过这款车,极氪验证了“传统车企+互联网基因”融合模式的可行性,也找到了在20万-30万家庭纯电SUV市场的生存路径。
“一个吉利”之下,极氪如何转身
极氪7X的产品策略,离不开吉利集团“一个吉利”战略的深层支撑。
2025年,吉利控股集团启动“回归一个吉利”计划,对乘用车板块进行整合,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业务主体。极氪与领克的整合,不仅是品牌合并,更是研发、供应链、制造体系的深度协同。
这种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显而易见。通过协同研发,极氪在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上实现共享,预计研发投入节省10%-20%。在大制造规模效应下,BOM成本节省5%-8%,生产制造环节节约3%-5%。
集团的战略升级,也为极氪全球化布局打开了新可能。据了解,焕新极氪7X将于2026年二季度进入欧洲市场,借助领克在欧洲的200家门店开展销售。
![]()
但增长压力仍在。数据显示,极氪上半年累计销售9.07万辆,同比微增3%。对比2024年22万辆的年销量,这种“低速增长”既是行业常态,也是一场“心态测试”。
在吉利体系中,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主攻30万元以上市场。但随着竞争加剧,它必须在维持品牌溢价和扩大用户基盘之间找到平衡。焕新7X的“家庭取向”,正是这种平衡的起点。
未来,随着“一个吉利”战略的深入,极氪的意义将不止于一款车或一个品牌,而是吉利体系的前沿实验室——验证智能化、全球化、年轻化三条路径的可持续性。
就像转型中的极氪不再只强调速度,而是在学习“如何慢下来”。在一个人人都想颠覆的时代,能看见复杂,也敢选择简单,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