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13部首演作品,汇聚海内外名家名团
艺术节迎“最忙首演周”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已有80多年历史,创作出一部部彰显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打出一张张响亮的晋城文化名片。”昨天,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系列演出”重要剧目,上党梆子《大汉母子》举行媒体发布会,领衔主演,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大满贯”得主陈素琴感慨道,“这是上海著名编剧李莉老师又一历史剧力作,历经20年沉淀终于完成剧本。”
以《大汉母子》媒体发布会为标志,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来“最忙首演周”。从今天开始,6天13部首演作品,汇聚海内外名家名团、精品佳作。为了“首演剧目”和“唯一一站”,不少外地观众和海外观众专程奔赴上海,开启“看艺术+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经典升级再出发
陈素琴介绍,作为昆、梆、罗、卷、黄五声腔并存的古老剧种,上党梆子最擅展现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风骨,“《大汉母子》首次恢复使用上党铜器,如上党平锣、上党钗、上党小锣,实现武场音乐的本真回归”。明后两天,《大汉母子》将登陆美琪大戏院。
“最忙首演周”中,多部传统戏曲作品用不同声腔书写中国故事。今天起至11月5日,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攒劲女人》唱响乡村振兴女性自强赞歌。11月8日至9日,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菜肉馄饨》将在兰心大戏院勾勒海派市井风情,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英雄儿女》则改编经典作品,以锡剧艺术讲述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史诗。
11月9日,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许忠执棒的上海歌剧院、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歌剧《女人心》半舞台版将迎来中国首演。
扎根传统文化,映照现实生活的作品成为“最忙首演周”一大亮点。11月7日至9日,舞剧《龟兹》将在上海文化广场全国首演。11月8日至11月9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大饭店》铺展近代中国的风云长卷,深挖津派文化和津门历史。
国际名家纷至沓来
本届艺术节55台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约六成,在沪首演率超九成。
11月7日至11月9日,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联合制作的皮娜·鲍什1978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完成亚洲首演,上海也是中国唯一一站。多位初版舞者回归原角,在舞台上与记录他们青春岁月的影像共舞。这不仅再现皮娜的先锋艺术想象,更完成一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对话。同样来上海首演且是中国唯一一站的,还有德国邵宾纳剧院《理查三世》。同一个周末,德国标杆性剧院的柏林剧团《三分钱歌剧》将在西岸大剧院完成其亚洲首演。
乐坛名家新秀在“最忙首演周”接力登台。今明两天,在指挥大师丹尼尔·加蒂的执棒下,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以纯正德奥之声续写百年交响传奇,还有肖赛冠军刘晓禹加盟。11月6日,钢琴家尼古拉·卢甘斯基将以一场独奏音乐会,引领观众漫步于贝多芬、舒曼、德彪西与瓦格纳的音乐世界。11月8日,2025第十七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金奖得主沈靖韬将带来其获奖后的上海首秀。
数据显示,本届艺术节大量观众来自外省市,更有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多国乐迷专程奔赴上海。《交际场:回响1978》成为“最忙首演周”大热门,开票后迅速售罄,其中有大批观众来自长三角地区。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诸葛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