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
敬老仪式现场。陆思茵摄
11月1日,重阳节后的首个周末,不少村屯开启一场场迟来的团聚,既是当地群众对孝道的自发坚守,更折射出西林县深耕孝道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的长期实践,让“孝”从节日仪式化为浸润日常的生活底色。
清晨的那佐苗族乡那讪村央纳屯,早已被暖意包裹。广场上悬挂着五色彩旗,一串串、一排排,顺着广场的回廊蜿蜒舒展,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它们不仅为重阳佳节铺就了一片绚烂底色,更让尊老敬老的温馨氛围愈发浓厚。在县城工作的年轻人、在外求学的学生纷纷赶回屯里筹备活动,大家分工合作,平日里寂静的山村顿时热闹起来。
那佐苗族乡那讪村央纳屯群众陆文忠说道:“我们天没亮就开始准备糯米饭、舂糍粑这些传统美食。虽然重阳节正日已经过了,但我们觉得孝心不能过时。趁周末大家都回来了,正好集中陪老人过节,把尊老敬老的传统好好传承下去。”
上午9点,央纳屯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温馨的敬老仪式、精彩的文艺表演接连上演,让整个山村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老人们的笑容里满是欣慰。
今年重阳节恰逢周三,考虑到多数年轻人在外工作、学生在校上课,难以返乡团聚,不少村“两委”主动牵头,结合群众需求调整活动时间,有的选在重阳节当天,有的选在周末,确保孝心不因时间、距离“缺席”。
那佐苗族乡那讪村央纳屯小队队长陆荣昌说:今年重阳节正好是星期三,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和读书的孩子不能回来。经过屯里一起讨论,我们特意选在这个周末举办重阳节活动,这样可以让更多家人团聚,共同为老人送上关爱和陪伴,让老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
跳竹竿舞。陆思茵摄
除了村屯自发的活动,那佐苗族乡还将“敬老”与“文化惠民”相结合,让传统美德伴着文化魅力浸润人心。今年重阳节期间,该乡组织乡壮戏团,带着精心打磨一个多月的节目,开启“戏曲进乡村”巡回演出。精彩的表演,让台下老人听得入神、看得开心,不时引发阵阵掌声。
那佐苗族乡壮戏团演员陆锦丽说:“我们精心排练了一个多月,已经在全乡6个村屯进行了巡回演出,今天还要赶往另外3个村屯。虽然连续演出很辛苦,但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容,一切都值得了。”
傍晚时分,暖意融融的长桌宴开席了,老人们围坐一堂,品尝着晚辈们精心准备的美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天有这么多人特意回来陪我们老人过节,还有这么多节目表演,又做了很多好吃的给我们,我们很开心,感到很温暖、很幸福。”那佐苗族乡那讪村央纳屯老人黄念军满意地说道。
在西林,重阳节从不是“一天的仪式”,而是融入政策、扎根乡村的生活常态。近年来,西林县积极打造“驮娘十八弯,湾湾孝心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既以重阳节为纽带,推动敬老活动从“节日仪式”变为“日常习惯”、从“政府主导”转为“全民接力”;还将孝道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把孝亲敬老纳入村规民约、评选“孝老爱亲模范”“文明家庭”等举措,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乡风,不仅让“尊老、敬老、助老”成为全县群众的行为自觉与价值共识,更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温暖而持久的精神力量。(黄蓝莹 罗庭贵 王俊东 彭潆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